![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4 少年闰土 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975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4 少年闰土 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975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4 少年闰土 部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975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5 少年闰土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5 少年闰土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文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少年闰土》是“初识鲁迅”主题单元的第一课。课文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表现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本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了“我”印象中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场景。 第二部分(第2至5自然段):写了“我”和闰土相识的原因,以及初次见面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6至18自然段):写了“我”与闰土相处的过程,重点写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四件新鲜事。 第四部分(第19自然段):写了“我”与闰土分别的情景,表现了两人难舍难分的友情。 从结构安排看,本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接着按“相识——相见——相处——相别”的顺序叙述,详写了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看瓜刺猹”这一事例,条理清楚,详略分明。 从人物塑造看,既有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来表现人物,也有通过抒发“我”的感受来侧面烘托。 课文还为本单元习作“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提供了范例,除了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人物特点外,还借助场景描写表达了主观情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聚焦场景,揣摩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迁移运用。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原文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在封建政权压迫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原文进行课外阅读,以更好地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和他的写作意图。 二、学情分析 从内容上看,因为课文主要写的是农村少年的儿时趣事,情感真挚,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容易激发阅读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读。 从语言来看,由于作者写文章的年代与当代距离较远,文章中有许多陌生的词语,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形式与现在的习惯不同,因而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的障碍,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较难理解,需要教师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读去感受、概括闰土的人物形象。但该年龄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对文章的结构梳理、内容概括、写法揣摩等方面的学习还缺乏敏感性和准确性,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另外,本课是“初识鲁迅”主题单元的第一课,要求学生对鲁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鲁迅做一些了解,但要避免学生照搬大段“人物简介”,可以借助单元导语页的材料,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把握鲁迅的人物特点。 三、教学目标 1.会写“郑、拜”等12个生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词句,并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4.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四、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体会他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2.能说出“我”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鲁迅 1.出示鲁迅照片,导入: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子呈一个隶书的“一”字。他是谁?(鲁迅) 2.学生快速阅读篇章页上的鲁迅资料,圈出关键信息: ◇原名,主要作品,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3.过渡: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来走近这位伟人。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节选自《呐喊》中的《故乡》。(出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疑问的词语。 2.初读反馈 (1)结合图片理解:“祭祀”“供品”“祭器”等词。 (2)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3.梳理课文内容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根据学习单提示梳理课文内容。 (2)交流反馈。 (三)初识闰土 1.自学第2至5自然段,填写人物信息卡。 2.小组交流:看信息卡,介绍闰土。 3.各小组选代表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4.聚焦外貌描写,点拨:“作者描写闰土外貌时为什么没有写五官?” 5.交流后小结:作者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只用寥寥数笔,就让一个来自绍兴农村的健康可爱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四)记忆中的闰土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圈出句子中描写的景物。 天空 圆月 沙地 西瓜 学生读词语想象画面,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夜?是一片怎样的天地?(宁静辽阔) 引导学生加上写颜色的词,把这些景物连起来说一说,感受色彩美。 (2)引读:在这样宁静的夏夜里,正在发生一件什么事?(学生读描写闰土的句子,抓住动词,指导学生读出少年闰土的活泼矫健,与前面的“静”形成对比。) (3)小结:好一个( )的闰土。 (4)借助插图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有层次的朗读中获得审美体验,为后面的场景描写练习作好铺垫。 (五)拓展练笔 1.一边指板书,一边引导:第一自然段的场景描写让一个矫健、富有生气的少年闰土形象在我们的心中定格。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一些难忘的瞬间定格成永恒的画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照片,回忆当时的情景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出示课后练习题“小练笔”) 2.看照片同桌互相练说。 3.学生写照片画面。 4.交流评改:着重点评环境和动作描写。 第二课时 (一)听写巩固 1.听写课后词语 2.抽取学生作业,师生合作批改 3.学生自评,订正 (二)概括“新鲜事” 1.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生气勃勃、朴实羞涩的闰土。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听听闰土所说的那些新鲜事,继续发现在“我”心里,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2.学生默读第6-18自然段,照样子用小标题概括“新鲜事”: (雪地捕鸟)( ) ( ) ( ) 3.交流反馈,相机板书。(如: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三)再识闰土 1.学生选取最感兴趣的一件“新鲜事”练习朗读。 2.交流展示,相机指导。 (1)“雪地捕鸟”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②学生口头完成填空: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 )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就( )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③出示动词,引导学生练说雪地捕鸟的过程。 扫、支、撒、缚、拉、罩 (2)“月夜刺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会成为“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③小结:夏日的夜晚,在广阔的沙地里,手拿胡叉,与伶俐的猹斗智斗勇,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件多么新鲜奇特的事。难怪多年后“我”回忆起闰土时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3)“夏日拾贝”“潮汛看鱼” ①引导学生思考 :相比其他两件事,这两件事写得比较简单,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②追问:能不能直接把这两件事去掉不写?(去掉不能体现“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3.概括闰土形象 (1)过渡:闰土给鲁迅讲了这么多的新鲜事,这个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小男孩身上的什么深深地吸引了鲁迅? (2)引导学生小结:他真是一个( )的少年。(板书: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3)引读:难怪“我”从心底里发出感叹——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4)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阿”包含了“我”怎样复杂的情感?(对闰土的羡慕、对自己只能困在院子里的不满……) (四)质疑交流,读懂“我”的内心世界 1.过渡: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而当时的“我”呢? 2.出示课后题句子,说说体会 3.讨论后小结:文中多次出现“不知道”,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自由生活的向往;“并”“素”等词语在句子中起到强调的作用。 (五)感受分别 1. 过渡:闰土就要回家去了,“我”依依不舍——(指名读第19自然段) 2.提问:“我”和闰土分别时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友谊的?(哭)同样是哭,有什么不同吗?可不可以换过来? 比较“大哭”和“躲到厨房哭”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虽然两人在聊天玩耍中没有隔阂,但两人的身份是不同的。 3.指板书,小结:虽然他们哭的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真挚的友情。他们相处的时间很短,但闰土的勇敢机敏、聪明能干、见多识广……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六)拓展阅读 这样一个富有生气的男孩长大以后会是怎样的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读一读鲁迅先生写的《故乡》。 六、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揭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识闰土,小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5 少年闰土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入,树单元意识,导入新课,初识闰土,深识闰土,探究深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拓展,激励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设计24少年闰土(含答案)教案,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