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3.2 气压带和风带.pptx
    • 教案
      3.2 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设计.docx
    • 视频
      麦哲伦海峡.mp4
    3.2 气压带和风带第1页
    3.2 气压带和风带第2页
    3.2 气压带和风带第3页
    3.2 气压带和风带第4页
    3.2 气压带和风带第5页
    3.2 气压带和风带第6页
    3.2 气压带和风带第7页
    3.2 气压带和风带第8页
    3.2 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设计第1页
    3.2 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设计第2页
    3.2 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设计第3页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完整版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32气压带和风带pptx、32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docx、麦哲伦海峡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19)地理高二年级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课题3.2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目标1、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的形成于分布特征。2、运用示意图,说明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特征。3、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和实例,说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教学重点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教学难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参学生准备:导学案,课本,笔记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麦哲伦带领的帆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船队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风大浪高。船队进入30° S附近海域时,平静无风,炎热少雨。离开该海城后,沿途一直吹着东南风。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进入赤道附近海域时,风平浪静。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  哪段航程最为轻松?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讲授新课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概述①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②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热量差异。③意义:使高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影响全球的气候。④特点:全球性、规律性、长期性2.大气环流的组成(一)单圈环流(理想状态)1.形成条件(假设):①地表均匀(无海陆之别、地势高低之分)②地球不自传(无地转偏向力)③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不移动)2.成因:地表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大气水平运动垂直方向赤道地区:上升气流两极地区:下沉气流水平方向北半球:北风南半球:南风(二)三圈环流1.形成条件(假设):①地表均匀(无海陆之别、地势高低之分)②地球自传(产生地转偏向力)③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不移动)赤道低压带(热力原因)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这样赤道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赤道低压带。低纬环流副热带高压带(动力原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北流的一支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高空时偏转成了西风,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一部分向南流向赤道低压带,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中纬环流盛行西风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带向北流出的气流,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副极地低压带(动力原因)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气流之上,形成一个相对的低压带,称为副极地低压带。高纬环流极地高压带(热力原因)北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少,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从极地高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每个气压带约占10个纬度,每个风带约占20个纬度①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③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一样,与西风带风向相反。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①原因: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②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气压带、风带移动幅度约10个纬度,小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 麦哲伦船队航行至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受盛行西风影响,船队逆风航行 。哪段航程最为轻松?船队航行至东南信风带时,顺风航行,这段航程最为轻松。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航行至30°S附近海域时,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平静无风,加之天气炎热,航行十分艰难。课堂练习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B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B  )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3~4题。3.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D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4.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 C  ) 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B.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9月份  C.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D.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1月份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5~7题。5.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是( B  )A.①  B.③ C.⑤  D.⑥6.⑤表示的近地面气压带名称为( C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7.④表示的近地面风的名称是( C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8.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①~⑦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_赤道低气压带___,②_副热带高气压带_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⑥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2)该图为___北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3)若①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夏_______季。(4)在全球气压带中,属于热低压的是赤道低气压带,属于热高压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冷高压的是极地高气压带,属于冷低压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填名称)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显著,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分布(1)冬季   从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以看出,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大陆的冷高压以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2)夏季    从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看,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大陆上的热低压以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显著,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气压带基本上呈块状分布。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3.季风环流(1)季风: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强大的亚洲高压与北太平洋副极地低压和赤道低压之间,形成势力强大、干燥寒冷、范围很广的冬季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夏季,北太平洋副高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就沿着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即东亚的东南季风。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月,澳大利亚北部的西北季风,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转形成的。7月,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夏季的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3)典型分布区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原因是其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东亚季风区: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冬季温差打,气压梯度大,夏季温差小,气压梯度小。南亚季风区:夏季风强于冬季风。距离冬季风源地远,青藏高原阻挡使冬季风势力减弱。活动:理解海陆差异对气压带的影响1.如图所示,冬季(图a)和夏季(图b)大陆上各有一个空气柱。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在空气柱上标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然后完成下列要求。(1)冬季,大陆上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高气压。因为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2)夏季,大陆上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低气压。因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2.如果图a和图b中,以空气柱为中心各绘几条闭合的等压线,该纬度范围的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块状。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气压中心会切断附近的气压带。自学窗: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西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东部季风气候由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这是对我国气候分布的描述,这段描述使用用“东部”“西北部”、“西南部”、“自南向北”等表示方位词汇,清晰的勾勒出我国气候分布的空间格局。类似的方法,还见于对地形分布、人口分布等的描述中。可见,按照方位描述特定区城内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地理描述的常用方法。       方位包含方向和位置两层含义。当按照方位描述特定区城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时,实际上已将该区域作了空间的划分,关注了不同分布区的位置关系和邻接关系等,因而可以准确地概括该地理事物在区域中的分布特征。    仔细分析关于我国气候分布的描述,还能归纳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的常用方法:有主次,即由人口、城市、经济等密集且所占面积最大的“东说起;分层次,即先描述全国,再描述下一层次的东部;按顺序,如“自南向北"。此外,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时还常用到“中部”“四周”,以及“在…周围(附近)”"“以……为中心”等。例如,亚洲的寓原、山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四周。课堂练习1.当亚欧大陆被大陆高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C.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D.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2.7月份亚洲大陆分布的主要气压中心是( C )A.亚洲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印度低压   D.夏威夷高压3.下列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4.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图2-19),回答下列问题。(1).A为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2).B为西南季风,C为东南季风。(3) .比较澳大利亚西北部和C处两地风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东南 季风不同点:C处为夏季风,性质热湿;而澳大利亚西北部是冬季风,性质冷干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概2.大气环流的组成(一)单圈环流(二)三圈环流①低纬环流②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分布3.季风环流教学反思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说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影响气候的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及其南北两侧,终年高温多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气运动,海洋和陆地,地转偏向力,赤道低压带,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盛行西风,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东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有规律,地转偏向力,低纬度环流圈,中纬度环流圈,高纬度环流圈,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极地高压,②风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