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 第4章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课件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2节 地球的自转.pptx
    • 视频
      傅科摆.wmv
    • 视频
      地球自转.swf
    • 视频
      地球自转.wmv
    • 视频
      昼夜更替.swf
    • 视频
      极地上空看自转.swf
    第2节 地球的自转第1页
    第2节 地球的自转第2页
    第2节 地球的自转第3页
    第2节 地球的自转第4页
    第2节 地球的自转第5页
    第2节 地球的自转第6页
    第2节 地球的自转第7页
    第2节 地球的自转第8页
    当前视频格式暂不支持在线播放,请下载使用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当前视频格式暂不支持在线播放,请下载使用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浙教版第2节 地球的自转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2节 地球的自转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节地球的自转pptx、傅科摆wmv、地球自转swf、地球自转wmv、昼夜更替swf、极地上空看自转swf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下列图片中的现象你看到过吗?
    人们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
    古人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的缘故。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如果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连续曝光照相,你就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动轨迹的照片。
    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
    星星的视运动照片(夜晚连续曝光)
    (1)太阳月亮星星东升西落 。
    (4)地球自转,使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水 流、气流)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偏右。
    ①放水的时候,会出现漩涡,北半球逆时针。
    ②龙卷风台风旋转的方向,北半球逆时针。
    ③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较严重,南半球相反。
    (3)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
    恒星日:23h 56m 4s
    恒星日:它是根据地面上某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同一恒星的连线来计算的。由于恒星距离遥远,相对位置可认为是不变的,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是地球上某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太阳中心连线所需的时间,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自转一圈时在公转轨道运行了大约59’,因此地球必须自转360°59’太阳才能通过同一地方。
    由于太阳离地球非常遥远,人们把照到地球上的太阳光看成平行光。
    1.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
    2.用硬纸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3.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 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经 线、纬线一致。
    4.按由西向东方向(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 方位的变化。
    ① 假如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图中 A 位置时,你看到的太阳方位是:________。
    ② 地球旋转到图 B 位置时,你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_______。
    ③ 地球旋转到图 C 位置时,你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_______。
    ④太阳方位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
    6. 图 A、B、C 中,示意正午、早晨和黄昏的分别是 ____、____ 和____。
    通过模拟实验,你知道了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了吗?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原因。
    在同一时刻,地球表面一半是白昼(昼半球)另一半是黑夜(夜半球)的现象。
    (1)太阳光照射地球。
    (2)地球是一个不发光 又不透明的球体。
    为什么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里会出现白昼和黑夜之分呢?你知道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吗?
    1.假如地球是透明的, 是否有昼夜现象?
    2.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是都有昼夜现象?
    恒星自身发出可见光,没有昼夜现象。
    慧星大部分是透明的,没有昼夜现象。
    3.假如地球是不会自转的,哪会出现何现象?
    对着太阳的一边永远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边永远是黑夜。
    右图中,北美洲处于白昼。利用地球仪推测非洲和南美洲的昼夜分布状况。
    北美洲是否一直处于白昼,非洲一直处于黑夜的现象?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同一地方白昼与黑夜交替出现的。
    昼夜不断地更替的现象。
    24小时,叫做一太阳日。
    一个平太阳日24小时,这是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被采用的时间单位。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晨线是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昏线是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图中晨昏线中哪一段是晨线?哪一段是昏线?
    行星昼夜交替周期长短差异很大,金星是243天,地球是24小时。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短,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有益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周期比较短,使得地球上昼夜温差比较小,气温不至于过高或过低,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使赤道略鼓。
    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又不停地自转,才有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间相差1小时。
    4、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个记号,记住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最好在10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好像是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在北半球,牙签作顺时针转动(地球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方向转动的)。
    如:在纬度40°的地方,在离地面200米高处自由下落的物体,偏东的数值约为4.75厘米。
    2.地球自转的证据:
    同一时刻,地球表面一半是白昼一半是黑夜
    (2)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1.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个国家位于我国的 背面?现在我们正在教室里学习,那个国 家中的大多数人正在干什么?
    处在晚上,睡觉或休闲娱乐。
    2.根据图回答:图上的A、 B、C、D四地中,处在深 夜的是____,处在白天的 是_____。A地在_____上(填“晨线”或“昏线”)。
    3.地球上昼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A.太阳在不停地绕地球转动 B.地球不停地绕地轴自转 C.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D.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4.地球上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A.太阳在不停地绕地球转动 B.地球不停地绕地轴自转 C.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D.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相关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2节 地球的自转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2节 地球的自转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讨论与交流,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实验,收集事实与证据,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节 地球的自转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节 地球的自转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2《地球的自转》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2《地球的自转》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2节 地球的自转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2节 地球的自转背景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模型法,活动1步骤,活动1,思考与讨论,想一想,假如地球是透明的,假如地球本身发光,只有白天,活动3,夜半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