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内容
北师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52~56页内容。
内容简析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板块一,我学到了什么,是对前三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回顾,包括数的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比较,10以内数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等。板块二,我的成长足迹,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进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板块三,我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后提出问题。板块四,巩固应用,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具有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2.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教学难点
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具有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成长的足迹及收获。
2.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练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谈话导入法:时间过得真快啊,半个学期过去了,同学们学会了什么呢?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学生可能回答: 我学会了数1~10各数。 我学会了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 我学会了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存在的问题:在作比较的时候,我有时分不出来,有什么好办法呢?加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减法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
师: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对于你们的问题,我们结合具体事例大家一起来解决吧!
【品析:整理自己的所学,形成系统知识,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小兔请客。
师:瞧!小兔要请客了,我们去给它帮忙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小兔请客”情境图)
师:有几只小兔?椅子够吗?杯子呢?谁想到办法解决了?
生1:画“○”表示小兔的只数,画“√”表示椅子数,画“△”表示杯子数,画的时候一个一个对齐。很容易就比较出来了,椅子不够,杯子够了。
生2:可以分着数一数,小兔有6只,椅子有5把,杯子有8个,小兔多,椅子少,这样就知道椅子不够;小兔少,杯子多,这就说明杯子够了。
师:同学们说的这两种办法都很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就能很好的解决。
师:说一说,3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0呢?
生1:数字3可以表示3个小朋友,3棵树,3盆花……
生2:数字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生3:数字0还可以表示开始,表示起点,比如直尺上的0。
生4:数字0还可以表示基准,比如温度计上的0。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前面学的知识全部都掌握了。
【品析:本环节通过解决“小兔请客”这一情境图中的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复习“数的认识“的内容,主要是数的意义和数的大小比较,同时复习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比一比。
师:那怎么比轻重、高矮呢?来帮淘气解决一下问题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比一比”情境图)
生1:从第一幅图中的天平上看出,3个西红柿和1个萝卜一样重,说明萝卜重,西红柿轻。
生2:从第二幅图中的天平可以看出,3个萝卜和1个菠萝一样重,说明萝卜轻,菠萝重。
生3:这样可得出西红柿比萝卜轻,萝卜比菠萝轻,也就是说西红柿最轻,菠萝最重。
师:分析得很有条理,真棒!再看看这三个小朋友谁最高?谁最矮?
生1:小红和小明都在跟淘气比。
生2:淘气就像一把尺子,是他们比较的依据。
生3:小红比淘气矮,小明比淘气高,说明小明最高,小红最矮。
师:小红、小明都是以淘气为标准,跟淘气作比较,这时候我们可以说淘气成了作比较的标准尺度,跟他比就能知道谁高谁矮。
3.回家。
师:你们知道算式3+7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9-1呢?(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回家”情境图)
生1:算式3+7可以算有3个女同学和7个男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生2:也可以计算有3朵黄花和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生3:老师我知道了,这个加法算式是解决“一共有多少”的问题的。
师:真棒!总结得真好!那9-1呢?
生4:算式9-1可以算树上有9只小鸟,飞走了1只,还剩多少只?
生5:还可以计算9个苹果,吃了1个,还剩下几个?
生6:哦,原来这个减法算式是解决“还剩下多少”的问题的。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好!继续努力。来做几道计算题吧!
学生完成计算后,集体订正。
【品析:本环节通过送小鸟回家的情境,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巩固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4.我的成长足迹。
师:同学们,看看这几位同学在激烈地讨论什么呢?我们也一起参加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一)
生1:他们在互相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生2:他们在说自己最满意的是什么。
师: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大家肯定也有很多收获吧,你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吗?先思考一下,再和大家交流。
学生经过思考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足迹。
师: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呢!这说明你们在长大,这些成绩都是大家的成长足迹,只要我们每天都努力,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品析:本环节通过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进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从中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
5.我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有些进步,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要记住学无止境,意思就是说学习是学不完的、是不能停止的。想想还有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吗?你有哪些疑问呢?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慢慢找答案。
师:看看这些同学的疑问,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二)
生:加法可以换成减法,减法也可以换成加法。就像我左手伸出3根手指,右手伸出2根手指,一共是5根手指,写成算式是3+2=5,也可以写成2+3=5;还是这5根手指,我收回右手的2根,就剩左手的3根,写成算式就是5-2=3,同样如果收回左手的3根,剩下右手的2根就是5-3=2。
师:说得真好,知道加法和减法是互逆的,还举出了实例,真棒!举例子也是我们学习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你也可以用事例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
师:这些问题如果现在你还没有找到答案,那就要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一个一个攻破这些难题。
师:同学们真是长大了,知道自己的成功之处,更难能可贵的是发现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坚定了自己今后要努力学习攻克这些难题的信念,加油哟!
【品析: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应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领悟“学以致用”的道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完成教材第54~56页巩固应用的题目。
第1题,可以先鼓励学生说说如何判断“同样多”。学生可以先数出各有几个,再进行比较,或者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独立解决。
第2题,鼓励学生先说明图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独立解决。
第3题,鼓励学生先独立完成,并要求学生进行检查,保证正确。
第4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结果是10就可以。
第5题,鼓励学生先说明图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独立解决。
第6题,鼓励学生先说明图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独立解决。 在左边的图中,提醒学生注意是“爬得最高”,而不是比较学生的身高;在右边的图中,鼓励学生讨论如何比较长短。
第7题,结合情境图数一数,比一比,再填空。
第8题,看图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交流时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情境图说说加减法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第9题,先引导学生看懂情境图、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如解决的方法,用什么方法来标记青蛙跳到的荷叶等。
第10题,本题是结合游乐场的情境,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结合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11题,本题为拓展题,要引导学生弄清楚题意。理解“在每个式子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的意思,再尝试独立解决。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总结得真好,练习得也不错,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提出如下问题:你会把自己生活中的物品分类整理吗?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以谈话导入的形式开始复习,激起学生复习整理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了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对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进行了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通过这种相互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整理结果的多样性。对于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漏掉,学生说出了要按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来写,这样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要充分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可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把数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实实在在地自己动脑,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自身的需要,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作比较 > = <
一共有多少? +
还剩下多少? -
0:表示一个也没有、起点、基准。
【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 教案: 这是一份【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 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导入课题,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巩固应用,内化提升,课末小结,融会贯通,教海拾遗,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6)-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6)-北师大版,共6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提出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