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素养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梳理重点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探究句式规律,培养文言语感。
2.梳理故事情节,补充相关背景,探析文本的细节疑点,提升思维能力。
3.赏析说辞艺术,理清烛之武的说理思路,感受强大的逻辑力量,品读其人物形象。
4.拓展文外视野,感悟春秋士人的爱国情怀。
学习任务一 破解古语密码
情境任务
《文史春秋》的“经典记忆”栏目将围绕“烛之武退秦师”事件开辟专栏。作为本刊的文学编辑,你将负责撰写专题稿件。《左传》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本次事件的经过,文本记述以古汉语方式呈现。作为文学编辑,你需要具备良好的古代汉语知识基础,如此才能读通文本、理解文意。
活动1:梳理古文中的重点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可以充实自己的文言词库,逐步培养文言语感。请根据相关例句,填写下面的卡片,扫清文言障碍。
通假字 | |||
原句 | 通假字 | 本字 | 词义或词性 |
①无能为也已 |
|
|
|
②共其乏困 |
|
|
|
③秦伯说 |
|
|
|
④失其所与,不知 |
|
|
|
参考答案 ①已,同“矣”,句末语气词
②共,同“供”,供给、提供
③说,同“悦”,高兴
④知,同“智”,聪明、明智
古今异义 | |||
原句 | 古今异义词 | 古义 | 今义 |
①敢以烦执事 |
|
|
|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
|
|
③行李之往来 |
|
|
|
④共其乏困 |
|
|
|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
|
|
参考答案 ①敢以烦执事
古义: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今义:旧时俗称仪仗;管家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③行李之往来
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④共其乏困
古义:缺少的资粮
今义:疲倦,没有精神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续表
参考答案 文言实词
A.师
①名词,军队 ②名词,老师
B.辞
①动词,推辞 ②动词,告别
C.许
①动词,答应 ②动词,赞同 ③数词,表约数 ④名词,处所
D.鄙
①动词,以……为边邑 ②形容词,庸俗、鄙陋
E.济
①动词,渡河 ②动词,成功 ③动词,帮助
F.微
①动词,没有 ②副词,暗中 ③形容词,地位低
G.敝
①动词,损害 ②形容词,疲惫
文言虚词
A.以
①连词,因为 ②介词,拿、用 ③连词,表目的,来 ④介词,把 ⑤介词,用
B.之
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代词,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③结构助词,的 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焉
①语气词,表陈述 ②兼词,相当于“于之” ③兼词,从哪里 ④代词,指《捕蛇者说》这篇文章
D.其
①语气副词,表祈使 ②代词,他 ③代词,自己的
重点词语 | |
词语 | 解释 |
①夫晋,何厌之有 |
|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
③夜缒而出 |
|
④敢以烦执事 |
|
⑤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
|
⑥既东封郑 |
|
⑦阙秦以利晋 |
|
⑧失其所与 |
|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 |
|
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
|
参考答案 ①厌:满足
②犹:尚且
③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④敢:自言冒昧的谦辞
⑤尝:曾经。赐:恩惠
⑥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⑦阙:侵损,削减
⑧与:结交,同盟
⑨因:依靠
⑩陪:增加
词类活用(活用词语自行标出) | ||
原句 | 类型 | 解释 |
①晋军函陵 |
|
|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
|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
|
|
④越国以鄙远 |
|
|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
|
|
⑥且贰于楚也 |
|
|
⑦与郑人盟 |
|
|
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
|
参考答案 ①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②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④鄙,活用作动词,以……为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国家
⑤朝、夕,均为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⑥贰,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⑦盟,名词用作动词,结盟
⑧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资粮
活动2:文言文中有一些句式特点鲜明,平时要注意观察,梳理归纳,逐步掌握句式规律。请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总结句式特点。
特殊句式 | ||||
原句 | 类型 | 正确句型 | 翻译 | 规律 |
①以其无礼于晋 |
|
|
|
|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
|
|
|
③晋军函陵 |
|
|
|
|
④夫晋,何厌之有 |
|
|
|
|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
|
|
|
⑥是寡人之过也 |
|
|
|
|
参考答案 ①状语后置 以其于晋无礼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介词“于”领起的状语,后置
②状语后置 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介词“于”领起的状语,后置
③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晋军驻扎在函陵 省略介词“于”
④宾语前置 “夫晋,有(之)何厌”或“夫晋,有何厌(之)” 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⑤省略句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如果舍弃郑国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省略代词“之”
⑥判断句 — 这是我的过错 “……也”表判断
学习任务二 专题内容研究
情境任务
本刊专栏将围绕“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专题写作。专栏设置“故事·悦读”“人物·印象”两个板块。作为本刊编辑,请你通过分析文本内容,搜集历史资料深挖细研、拨云见日,为撰写专题稿件做好内容研究。
活动1:探究事件“疑惑点”——情节分析
为了给“故事·悦读”板块撰写导语,编者首先要对事件进行全面把握,分析情节中隐藏的细节,探究事件背后的“疑惑点”。结合课文内容和背景链接,思考下列问题。
(1)“退”字是整个文章的线索,串联起烛之武、佚之狐、郑伯、晋侯等人。请在横线上填一个字,把握事件的主要情节。
佚之狐举荐烛之武退秦师—— 退
郑伯请求烛之武劝退秦师—— 退
烛之武善用智谋劝退秦师—— 退
晋侯分析局势后被迫退兵—— 退
参考答案 荐 求 智 逼
(2)秦晋为何联合行动,共同围郑?
答:
参考答案 秦晋两国历史上互通婚姻,关系密切。两国都想要向外扩张、争夺霸权,晋国要出兵攻打郑国,秦国自然参与其中,想趁此分得“一杯羹”。
(3)烛之武为何选择劝谏秦军而非晋军?
背景链接一:
重耳过郑
重耳路过郑国,郑文公不按礼接待他们,郑国大夫叔瞻劝告郑文公说:“晋公子贤明,他的随从都是栋梁之才,又与我们同为姬姓。”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拒绝对重耳以礼相待。叔瞻说:“您若不以礼相待,就不如杀掉他,免得成为咱们的后患。”但郑文公对叔瞻的劝告不予理睬。
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结果楚军大败,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于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因之前无礼于重耳,所以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国战败后,郑文公内心恐惧,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成为盟主,郑国也参与此次会盟。但晋、郑之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国既出兵帮助楚国,又盟于晋国,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的“贰”。
背景链接二:
秦晋之好
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姬诡诸继承君位,即晋献公。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了齐桓公的女儿齐姜,齐姜则与当太子的姬诡诸有私情。姬诡诸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在后来的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所谓“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要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从而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于是,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梁国和翟国避难。再后来,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帮助,做了晋国国君,即晋惠公。但是不久,夷吾就与秦国失和,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最后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穆公为了笼络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外公家又被秦国灭亡,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跑回晋国。
秦穆公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于是把逃到楚国的重耳接过来,还要把女儿怀嬴改嫁给他。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成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秦晋之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答:
参考答案 原文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两点:“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由背景链接一可知,重耳流亡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由背景链接二可知,晋楚争霸时,郑国出兵帮助楚国。这两件事都与晋国有关,秦、郑之间没有直接矛盾冲突,因此烛之武成功劝退秦军的可能性更大。
(4)在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请为“故事·悦读”板块撰写一段导语。要求: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不超过150字。
答:
参考答案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群雄争霸,战争纷起,外交频繁,诸侯国形势错综复杂。公元前630年,秦晋两国结成盟军,围困郑国。兵临城下,大战一触即发,郑国危在旦夕,存亡之际烛之武挺身而出……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看年逾古稀的烛之武如何拨开表象迷雾,洞悉国家局势,巧借三寸之舌,纾解国难,智退秦军。
活动2:聚焦人物“闪光点”——形象赏析
烛之武是此次历史事件的主角,专题报道中要对人物的才能和品德进行挖掘。请根据烛之武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为“人物·印象”板块积累素材。
(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揣摩其话语中“危”“必”两字传达出的语气和心情,从中可看出烛之武具有何种才能?
答:
参考答案 危:急切;紧张、担忧。
必:坚定;自信、果断。
烛之武的形象:国家存亡之际,佚之狐胸有成竹地向国君举荐烛之武,认为如果派烛之武面见秦君,秦军必定撤退。态度坚决,语气果断。烛之武虽未正式出场,但从佚之狐坚定的言语中已经侧面烘托出烛之武有杰出的外交才能,“必”字表明只有烛之武能拯救国家的危难,凸显其重要性。
(2)面对郑伯的请求,烛之武先辞后许,这是否有损烛之武的英雄形象?
答:
参考答案 烛之武年轻时未受重用,才能不得发挥。他的牢骚和委屈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郑伯诚恳认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烛之武放下过去,扛起责任,出使秦军。这更凸显出烛之武在国家危难时不计个人得失,深明大义,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义勇精神和爱国情怀。
(3)前人曾说“烛之武一言,贤于十万师”。据前期调查了解,在跌宕起伏的事件当中,读者最想得知烛之武究竟是如何凭借三寸之舌,成功消弭一场战争的。请细读文本,划分层次。填写下面表格,梳理烛之武的说理思路,赏析其说理技巧。思考烛之武的这番话究竟“高明”在何处?
背景链接:
惠公背约
(晋献公之子)夷吾使人请秦,求入晋。於是(秦)缪公许之,使百里奚将兵送夷吾。夷吾谓曰:“诚得立(立为君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及至,已立,而使丕郑谢秦,背约不与河西城……
——《史记·秦本纪》
(晋)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郑谢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
——《史记·晋世家》
说理内容 | 说理思路 | 说理技巧 |
|
|
|
|
| |
|
| |
|
|
|
|
|
|
高明之处:
参考答案
说理内容 | 说理思路 | 说理技巧 |
秦晋围郑, 郑已知亡 | 现实:目前形式上郑国脱困无望;地理位置上攻郑有害;长远战略上舍郑有益 | 以退为进,消除戒备(示弱) |
越国鄙远, 亡郑陪邻 |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述害) | |
舍郑无害, 共其乏困 | 替秦着想,拉拢利诱(陈利) | |
秦为晋赐,背信弃义 | 历史:晋国过河拆桥 | 以史为鉴,挑拨秦晋(引史) |
阙秦利晋,唯君图之 | 未来:晋国贪得无厌,恐将阙秦 |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申患) |
高明之处:①巧施攻心术:善抓对方心理,见到秦穆公后,烛之武既无据理质问,又未苦苦哀求,而是坦言郑国必败,迎合秦王心理。甚至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对方分析利弊,利于秦王接受。
②善察矛盾处:善于从秦晋联盟的表象中观察利用二者历史中的过节、现实争霸的矛盾,把过去晋惠公的事联系到眼前晋文公的身上,看似无理,实际有内在关联。揭示过程中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③态度不卑不亢,诚恳慷慨;言辞委婉透辟、柔中带刚;思路清晰缜密,富有逻辑。
(4)“人物·印象”板块将着重围绕烛之武进行写作,主标题为“临危受命纾国难,巧言论辩智退敌”。根据上述分析,挖掘烛之武身上的“闪光点”,从品德才能方面为文章拟写三则小标题,并简要概括每则标题下的主要内容。
答:
参考答案 ①志士爱国心不移
深明大义,忠诚爱国。年轻时虽不得重用,但关键时刻烛之武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前嫌,出使秦营,以一己之力化解国难。爱国情怀令人感佩。
②勇士无畏赴敌营
知难而上,勇敢无畏。此番出使,成败难料,生死未卜。烛之武不顾性命之忧,勇赴国难。选择在夜晚用绳索吊出城,以掩人耳目,秘密行动,“勇士”形象彰显无疑。
③辩士机智巧攻心
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烛之武仅用125个字,就成功化解了一场事关郑国存亡的战争。他巧于攻心,善于言辩。劝谏过程中态度不卑不亢,诚恳慷慨;言辞委婉透辟、柔中带刚;思路清晰缜密,富有逻辑。“辩士”形象深入人心。
学习任务三 读者互动交流
情境任务
专题发表后,引起了读者的讨论热潮,专栏为此特地开辟了“互动·释疑”和“读者·漫思”两个板块,请你分别以编辑的身份和读者的身份写信,进一步分享阅读研究的收获。
活动1:“互动·释疑”板块收到了一封读者来信。下面是一位中学生在信件中提出的问题,请查阅相关资料,以编辑的名义就此问题进行回复。
读者问题:秦穆公听完烛之武的劝谏后选择退兵。烛之武游说成功,仅仅是靠巧妙的辞令吗?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背景链接:
践土之盟
秦晋围郑前两年(前632年),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当时衡雍附近,今河南省境内),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等国,晋被推为盟主。周天子也派出代表参加。该会盟与各国约定要求尊重周王室,是晋文公霸业的代表事件。
【编者回复】
参考答案
亲爱的读者朋友:
您好!很高兴收到您的来信,也感谢您参与互动交流。您提出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确实,烛之武能成功劝退秦军,除了其辞令技巧外,更关键的在于他敏锐地抓住了秦晋和谐的表面关系下引而未发的矛盾——争夺霸权。
秦国历史上曾多次帮助晋国,秦晋两国在晋惠公时期发生过战争,惠公被俘,在秦穆公帮助重耳成为晋文公后,秦晋保持密切关系,此间没有发生战争。但在秦晋围郑前两年(前632年),晋文公在践土之盟上受周天子册命,成为霸主,秦强晋弱的形势已经悄然改变。而亲历了从晋惠公到晋文公这段历史的秦穆公不可能没有想法。烛之武的高明之处绝非仅仅是设辞巧、口舌利。他深刻洞察到大国关系的实质,在劝说过程中直击秦王心中的“隐忧”,这才是烛之武成功的关键。
再次感谢您的积极参与,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顺颂
学祺!
活动2:“读者·漫思”板块为读者创设了讨论话题,请你以读者的身份给编辑部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下面这个问题的见解。
话题中心:秦军败盟毁约,临阵撤退。子犯怒而请攻,晋侯却以“不仁”“不知”“不武”为由理智劝说,最终撤军。有人称赞晋文公此举合乎“礼”,有人认为晋文公此举是为“利”,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背景链接一:
关于“礼”: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左传·桓公二年》)
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战国时七个大诸侯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言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册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背景链接二:
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逐群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於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於是欲得叔詹为僇(lù,侮辱)。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於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原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於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史记·郑世家》)
【读者来信】
参考答案
尊敬的《文史春秋》编辑:
您好,读完贵刊“经典记忆”专题对“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分析,我收获良多。这个专题不仅加深了我对烛之武的认识和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我探究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我对贵刊在“读者·漫思”板块中创设的话题很感兴趣,特此写信分享自己不成熟的思考,以期与文学爱好者们一同交流。
春秋相比战国而言,仍较为尊礼重信。“礼”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是一种道德归依,成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的文化力量。《左传》中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可见“礼”的重要性。《左传》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重视儒家倡导的“礼”,在历史叙述中多次强调“礼”的观念。大国之间交往要合乎“礼”,晋文公正是以郑国无礼为由,出兵围郑的。秦穆公在历史上曾帮助晋文公成为国君,秦国对晋国有恩,此时出兵攻秦是不合仁义的,也是不合“礼”的,因此有人称赞晋文公撤兵的举动合乎“礼”。
但是,“春秋无义战”。晋国看似是在尊“礼”的前提下撤军的,但仔细推敲,实则是以“利”为出发点进行权衡。《左传》叙事简洁,部分细节未做记载,阅读《史记》相关内容会发现,晋文公此番围郑并非没有收获,他一方面使郑国杀了贤明的大臣叔詹,一洗前恨,同时迫使郑国立亲近晋国的子兰为太子,长远布局,可谓是“收益颇丰”。如果讲“仁”,晋国当初就不会对秦国言而无信,现在也不必出兵灭郑,日后更不会在崤函之地伏击秦军,致使其全军覆没。“不仁”只是晋文公的借口而已。秦晋联盟,实力强大,攻打郑国轻而易举。但此刻秦国变卦,秦郑结盟,晋国凭一己之力恐怕难以对抗,强硬出击不仅可能面临失败,更会彻底割断与秦国的友好关系,化友为敌,此举显然是不明智的。秦国已然撤退,晋国继续发动战争,只是为了逞一时之气,达不到出兵攻郑的目的,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不知”“不武”才是晋国撤兵的真实原因,撤军是晋文公对现实情况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冷静判断后做出的选择。晋文公此举既避免了晋国贸然出兵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尊礼重义的良好形象,巩固了地位,收获了人心。因此可以说晋国的撤军是在权衡“利弊”下做出的明智选择。
最后,感谢贵刊创设话题供文学爱好者们漫思畅谈,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理解和思考,期待您的批评指正。
敬祝
编安!
借助工具书,阅读拓展篇目,感悟春秋士人的家国情怀,领略古代使者的外交风范。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选文一:
申包胥哭秦庭
《左传》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边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昼夜不尽声,勺饮不进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选文二: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左传》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选文三:
展喜犒师
《左传》
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齐侯乃还。
探究任务:
1.阅读上面三篇文言短文,概括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申包胥:忠君爱国,勇敢坚毅。
简析:国君流亡在外,楚国面临倾覆。身为臣子,他未受国君托付,放下颜面在秦庭放声大哭是需要勇气的。七天七夜滴水不沾用诚心打动秦王是需要毅力的。支撑他的是植根内心忠君爱国的坚定信念。他忠诚不移的品德和挺身而出、纾解国难的家国情怀令人感动。
(2)屈完:坚毅果敢、沉稳冷静、机智灵敏,随机应变。
简析:楚国面临危机,屈完奉命出使。面对齐桓公表现出来的友好态度,他谦虚谨慎地应对,尊重对方,以礼相待;面对齐桓公突然转变的霸道态度和蛮横语气,他沉稳冷静、机智应对,言辞慷慨,展现了楚国誓死抗敌的决心,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3)展喜:谦和有礼、机智善辩、从容镇定。
简析:齐孝公率军攻打鲁国,展喜却要犒劳齐师,绝口不提进犯一事,反而以礼相待,礼数周到,神态举止不慌不忙,从容镇定。齐侯狂傲自大,居高临下,展喜不卑不亢,机智应对,以史为鉴,捍卫了祖国尊严。
2.比较烛之武、屈完、展喜三人的辞令艺术。
答:
参考答案 (1)说理角度:烛之武:从对方角度出发,站在秦王立场上,替秦着想,分析利弊。洞悉晋秦间隐而未露的矛盾,直击秦王内心的“隐忧”。
屈完:从对方对待本国的不同态度入手,表明应对措施。
展喜:从历史和孝义入手。吃透孝公急于称霸、重温父亲霸业旧梦的心理,以史为鉴,以孝公父亲桓公为例,表明称霸靠的是广修仁义而非动用武力。动用武力会叛逆孝道、失去人心。
(2)态度言辞:三人都使用敬辞,谦和有礼,语气和态度不卑不亢。
烛之武的言辞相对委婉诚恳。
屈完则言辞慷慨,更加针锋相对、刚柔相济。
展喜则在平淡的叙述中透露出激烈的抗争。
附:自主学习空间
生平 |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约公元前422),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为姜子牙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 |
作品 | 《左传》和《国语》。 |
评价 | 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唐太宗封左丘明为“经师”,明嘉靖帝封左丘明为“先儒”,明崇祯帝封左丘明为“先贤”。 |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使者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素结“秦晋之好”(即两家联姻),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要争夺霸权,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自然形成了。
1.史书体例
我国古代史书主要有以下六种体例:
体例 | 特点 | 示例 |
编年体 |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 如孔子《春秋》、左丘明《左传》、司马光《资治通鉴》 |
纪传体 | 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 如《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纪事本末体 |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兼有编年体与纪传体的优点 | 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
国别体 |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 | 如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
通史 |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 如《史记》《资治通鉴》 |
断代史 |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 如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 |
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
2.《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是《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3.晋侯、秦伯围郑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第三等。爵位,君主国家封贵族的等级。
4.是寡人之过也
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时民间宴请款留宾客的主人。客人从西方来,则称主人为东道主;客人由南方来,则称主人为北道主。后来借以泛称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
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作为公子出亡时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节接待他。贰于楚: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扎。函陵:郑国
段解:首段虽只有25字,却包含多层意思,作用甚大:①写出了当时郑国危急的形势(两大国围攻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②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③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推辞。之(臣“之”壮也):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层解:佚之狐推荐烛之武,而烛之武婉辞拒绝。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交代了烛之武目前的境况,即一个久不为重用的老臣。
层解:郑文公贵为国君,诚恳道歉,引咎自责,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
段解:烛之武先是婉拒,后又承担起说秦重任,这就使这篇说理性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毫不呆板。一个“许”字,点明烛之武的深明大义,他以国家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一部分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行为做了铺垫。
经。若:如果。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可不译。益:好处。敢以烦执事:这是客气的说法,意为“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敢,自言冒昧的谦辞。以,介词,拿,后面
层解:以退为进,使对方放松戒备。
邑。焉用:何用,为什么用。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薄:削弱。若:如果。以为:以之为,把它(郑国)当作。行李:外交使者。原写作“行吏”,后习惯写作“行李”。共
层解:阐明利害,动摇秦君;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这句话是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济:渡河。厌:同“餍”,满足。既:已经,……之后。封:第一个“封”,名词用作动词,理解为“使……成为疆界”。第二个“封”,疆界。肆:延伸、扩张。阙:侵损、削减。焉:兼词,于何,从哪里。之:代指土地。以:表目的的连词。利:使动用法,让……受益。唯:句首语气词,表希望、祈请。图:考虑。说:同“悦”,高兴。盟:
层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段解:烛之武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并不乞怜。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使人信服。最后秦伯不仅答允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的假设或条件。夫(fú)人:那个人,指秦穆公。及:到。此:代词,指晋文公回国继任君位。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因:依靠。敝:损害。所与:所结交的人(或国家)。与,结交、同盟。知:同“智”,明智、聪明。以:介词,用。易:替代。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其:语气助词,这里表祈使语气,
段解:在秦穆公背叛同盟、单独和郑国媾和的情况下,晋军并未向秦军进攻,可见晋文公并不昏庸。他向子犯解释理由的一番话,更显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不愧为一代明君。倘若进攻秦军,势必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一、古诗文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共其乏困 B.郑既知亡矣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 B
解析 A项,“共”同“供”;C项,“说”同“悦”;D项,“知”同“智”。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削减
D.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答案 B
解析 济:渡河。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项,均为介词,对。A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项,代词,指郑国/语气助词,表示祈使,还是。C项,连词,因为/介词,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答案 C
解析 C项,有益:古今意义相同,有益处。A项,夫人:古义为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是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B项,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指出门带的包裹。D项,东道主:古义是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
5.下列句子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晋军函陵
C.夜缒而出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答案 B
解析 B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驻扎/结盟。A项,名词作状语,在东面。C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D项,动词作名词,恩惠。
6.下列各句为省略句,补上的省略成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公从之。(烛之武)辞曰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
C.若不阙秦,(晋)将焉取之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晋侯)乃还
答案 D
解析 省略的主语应为“秦伯”。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B.《左传》善于描写战争,也精于刻画人物。其笔下人物形象,往往是寥寥几句,就能跃然纸上。文中的秦伯、晋侯、郑伯,佚之狐、子犯皆着墨不多,但都立体可感,栩栩如生。
C.春秋时,秦晋两国在外交上保持同盟关系,同进同守,互相支持和帮助。后就用“秦晋之好”来指两国关系非常好。
D.“暮春”即“季春”,指春季的末尾阶段,即农历三月。古人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表示,“孟”是第一,“仲”是第二,“季”是第三,即最后一个月,所以“暮”又可用“季”表示。
答案 C
解析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结为“秦晋之好”。后来“秦晋之好”泛指两家联姻。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将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 。
(2)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 , ”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3)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 。 ? , 。
答案 (1)秦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 君之薄也
二、主题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赤壁之战
司马光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请为将军筹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进,与操遇于赤壁。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选自《语文读本1》,有删改)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B.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C.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D.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答案 B
解析 本题要注意“孤”“君”“此”等代词作主语的情况,据此断句,第一个“孤”前有“惟”字,不可断开,而应在“惟”前断开;第二个“孤”与第一个“君”前可断开;“此天以君授孤也”,典型的判断句,其前应断句,排除A、C两项。“甚”修饰“与孤合”,中间不能断句,排除D项。故选B项。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柴桑,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而得名,治所九江。
B.中国,即中原地区,与现代汉语的“中国”不同。
C.北面,是北方,意思是投降以后要迁往北方。
D.会猎,表面意思是一同打猎,实际上是会战。
答案 C
解析 北面,是面北,意思是面朝北,俯首称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明察形势,说话讲究艺术。他先用激将法激孙权,而后指出孙刘方面有实力,曹操方面有诸多不利因素,劝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
B.孙权手下的人物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态度不同,他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张昭为代表的主降派,一派是以鲁肃、周瑜为代表的主战派。
C.鲁肃面对众人之议却默然不语,是因为其早为自己做好了战后的打算——跟随曹操,一样能够享受高官厚禄,可见其高瞻远瞩,老谋深算。
D.周瑜主张抗击曹操,态度坚决。他劝说孙权坚定战胜曹操的决心,自己则有必胜的信心,果然在赤壁和曹操刚一交锋,就占据了上风。
答案 C
解析 “是因为其早为自己做好了战后的打算——跟随曹操”无中生有,“默然不语”是想要另找时机劝孙权迎战;“老谋深算”说法不妥,言过其实。所以选C。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译文:
(2)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译文:
(3)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译文:
答案 (1)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受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
(2)将军您迎顺曹操,想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3)各位文武官员敢有再说应当迎顺曹操的,就和这奏案一样!
13.诸葛亮劝说孙权“孙刘联合抗曹”的理由是什么?
答:
答案 ①刘备的精锐士兵还有一万。②曹操的士兵远道而来疲惫不堪。③北方的士兵不习惯水战。④荆州的民众不是真心归附曹操。
参考译文
曹操将要从江陵顺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于是与鲁肃一起去见孙权。诸葛亮在柴桑见到了孙权,劝孙权说:“英雄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所以刘豫州逃遁到这里,希望将军估量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这个局面!如果能用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决裂;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朝拜称臣侍奉他呢!”孙权发怒说:“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受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除了刘豫州就没有(同我一齐)抵挡曹操的了,可是刘豫州在刚打败仗之后,怎能抵抗得住这个大难呢?”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但是)现在归队的士兵加上关羽率领的精锐水兵还有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疲惫不堪,听说追逐刘豫州,轻装的骑兵一日一夜跑三百多里,这就是所谓‘强弓发出的箭到了尽头,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所以兵法上忌讳这样做,说‘一定会使主帅遭到挫败’。况且北方的士兵,不习惯在水上作战;还有,荆州的民众之所以归附曹操,是被他武力的威势所逼,不是发自内心地顺服。现在将军当真能派猛将统领几万大军,与刘豫州协同规划、共同努力,攻破曹操的军队就是必然的了。成败的关键,就在今天!”孙权听了非常高兴,就同部下们谋划这件事。
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说:“(我)现在训练了水军八十万之多,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会战。”孙权将这封信拿给部下们看,没有一个不像听到巨响一样失去了常态。长史张昭等人说:“我以为最好的打算不如迎顺他。”(这时)只有鲁肃沉默不语。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的来意,握着他的手说:“您要说什么?”鲁肃说:“刚才我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不值得与(他们)谋划大事。现在我鲁肃可以迎顺曹操,只有将军不可以。为什么这样说?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得(让我做一个)最低等的曹里的小差事,坐牛车,吏卒跟随,交往士大夫们,然后逐渐升官,仍然不低于州郡一类的职位。将军您迎顺曹操,想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孙权叹息说:“这些人所持的议论,非常让我失望。现在你阐明利害,正与我的想法一样。”
当时,周瑜奉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周瑜回来,对孙权说:“请(允许我)为将军谋划这件事。将军捉拿曹操,应当正在今天。我周瑜请求率领几万精兵,进驻夏口,保证替将军打败他!”孙权说:“老贼想废除汉朝自立为帝(已经)很久了,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我罢了;现在那几个雄杰已被消灭,只有我还存在。我和老贼势不两立,你说应当迎战,很合我的心意。这是苍天把你交给我啊。”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说:“各位文武官员敢有再说应当迎顺曹操的,就和这奏案一样!”于是散会。
于是任命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兵与刘备同力迎战曹操;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计划作战的策略。
(孙、刘联军)进军,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
刚一交战,曹操的军队(就)失利,(曹操)率军退到江北驻扎。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确定场地,挑选角色,确定时间,准备道具,安排场次,揣摩语气 朗读+翻译+语气,给主角说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走进作者,了解左传,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故事背景,重耳过郑,城濮之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走进作者,了解左传,故事背景,重耳过郑,城濮之战,秦晋之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