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003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003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003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同步训练题
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下题。
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8~9亿B.约15~16亿C.15.1或16.6亿D.约14~15亿
【答案】A
【解析】人口的合理容量应是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该是约8—9亿,故选A。
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国家人口政策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地区开放程度
【答案】B
【解析】影响人口合理容易的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等,国家的人口政策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但与人口合理容量无关,故选B。
3.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消费水平
B.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
C.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成正比,与消费水平成反比。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重要影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程度。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A错。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资源的利用率越高,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B错。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C对。由于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资源总量影响不大,只能间接地影响消费水平和资源开发效率,因此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没有重要影响,D错。
据中国科学院《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下题。
5.据该报告,我国人口的合理容量是( )
A.7亿B.9亿C.16亿D.23亿
【答案】A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所谓的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据此进行分析,材料中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应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为协调我国人地关系,谋求人口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扩大对外开外,加强国际合作D.超前消费,拉动内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相当于减少了对资源的利用,有利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正确;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B正确;扩大对外开外,加强国际合作,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协调人地关系,C正确;而超前消费,拉动内需,将会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会减少了资源丰富程度,可能会造成资源危机的到来,不利于可持续发展,D错误,根据题意,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7.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 )
A.矿产资源B.水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
【答案】B
【解析】根据木桶理论,容量由短板决定。图示省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水资源,B对。其它资源较多,不是最主要制约因素,A、C、D错。
8.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新疆B.湖北C.山东D.广东
【答案】C
【解析】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河北省,C对。新疆水资源、生物资源短缺,土地资源丰富,A错。湖北、广东的水资源充足,B、D错。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回答下列两题。
9.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即最大人口数量,读图表可知为16亿,故选A。
10.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答案】C
【解析】最适宜的人口容量为人口合理容量,影响因素有资源状况、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故A错;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故选C。
据广州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广州市人口已超过1400万,离该市15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已迫近“临界点”。据此完成下题。
11.“1500万”的数值是( )
A.人口合理容量B.最适宜人口数量C.环境人口容量D.确定不变的
【答案】C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1500万是广州市的人口最大承载量,即是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有临界性和警示性的作用,C正确。人口合理容量也即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广州人口已迫近临界点,说明已经超出人口合理容量,AB错误。环境人口容量短期是稳定的,但也会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故选C。
12.当广州市的人口超过这个“临界点”时最不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土地过度开发B.就业岗位紧张C.大量排放废弃物D.科技发展缓慢
【答案】D
【解析】人口超载,会造成就业紧张、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但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等的需求可能会推动科技发展,D正确,故选D。
13.下列措施可以使“150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 )
A.控制外来人口的增长B.增加区域外资源输入
C.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D.开发地下水资源
【答案】B
【解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开放程度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其余呈正相关。控制外来人口的增长并不能使环境人口容量增大,A错误。增加外来资源输入,可以扩大环境人口容量,B正确。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使环境人口容量减少,C错误。一个地区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淡水资源的开发,不能使环境人口容量变大,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
1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新闻网报道,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的是( )
(4)造成我国环境承载力呈上述变化趋势的直接因素是( )
A.土地资源数量增加B.开放程度提高
C.环境质量改善D.消费水平提高
(5)分析材料,谈谈我国目前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途径。
【答案】(1)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2)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
(3)D (4)C
(5)我国目前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人与环境矛盾较突出,因此应稳定低生育水平。要提高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
【解析】(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2)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资源越丰富,科技水平越高,人类文化水平越高,开发资源、利用资源的能力越强,环保意识越强。
(3) 我国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是随着时间变化,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加重,环境人口容量先减小。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自身的努力,环境质量好转,环境人口容量增大。图D符合,A、B、C错。
(4)造成我国环境承载力呈上述变化趋势的直接因素是环境质量改善,随着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治理,得到保护,C对。我国土地资源数量没有明显变化,A错。开放程度提高,易加重环境恶化,B错。消费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减少,D错。
(5)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人与环境矛盾较突出。因此,我国目前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途径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要提高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提高人口素质,保护资源、环境。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9亿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中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以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以内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精品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