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上好课】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2)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山东省阳谷县盛世农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秸秆利用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山东省阳谷县盛世农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下列关于山东省阳谷县盛世农场循环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修建食用菌培养材料处理中心,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农业经济效益
B.菌渣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土壤肥力
C.与秸秆还田相比,该农场秸秆利用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
近几年旧衣物回收箱更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般是通过市慈善总会在城市社区设立回收箱,志愿者对废旧衣物统一回收、分拣,较好的衣物经清洗、消毒、熨烫、包装后捐给公益组织,不能捐助的经分解处理后再次加工成拖把、毛毡制品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图示意工业区位选择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衣物回收并捐赠的处理属于图中的哪种指向型( )
A.科学技术 B.原料 C.市场 D.劳动力
3.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意义有( )
①减少对人们生活空间的占用 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臭氧层
③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④为部分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世纪90年代,日本针对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即一种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模式,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农作物产量 B.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C.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 D.振兴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5.下列我国农业模式最接近“第六产业”内涵的是( )
A.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精准农业 B.集种植、加工、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庄
C.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杂交水稻种植 D.以林、草、粮、鱼为核心的立体农业
下图为2010—2018年江苏省碳排放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2010—2018年,江苏( )
A.碳排放总量基本不变 B.第一产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D.第三产业碳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7.为减少碳排放总量,江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优化工业生产结构 B.控制农作物种植面积
C.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D.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
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 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9.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有利于保护环境
乙醇被称为“绿色燃料”。据统计,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需耗用7.5吨甘薯,同时产生12.44吨酒糟、0.75吨二氧化碳和0.004吨杂醇油等。下图为燃料乙醇生产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燃料乙醇的生产属于( )
A.动力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市场导向型工业
11.图示产业联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
③提高了甘薯种植技术水平 ④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018年4月19日,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被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历史上住地先民们开山造地,把坡地整为梯田,依山就势而造,小如碟、大如盆、长如带、弯如月,形态各异、变化万千,宛如天上瑶池、人间仙境。下图为新化紫鹊界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先民们开山造地的时期与该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采猎时期—神灵主宰 B.农业时期—因地制宜
C.工业时期—人定胜天 D.后工业化时期—可持续发展
13.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紫鹊界梯田的系统保护,其生态意义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传承梯田农耕文化 C.发展旅游,增加收入 D.保护梯田生物多样性
近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循环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读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循环经济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黑 B.琼 C.鄂 D.新
15.下列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②生物质发电解决了工业生产用电需求
③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 ④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动力,下图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17.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追求绿色GDP ④禁止碳的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 B.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大力植树造林 D.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9.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大化原则
20.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缺乏优惠政策 B.资源短缺 C.缺乏高素质人才 D.资金严重短缺
21.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减轻了环境污染
C.提高了经济效益 D.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去
下图为内蒙古北部呼伦贝尔高原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该区域重点发展了重化工产业,其主要优势有( )
①科技发达 ②交通便利 ③资金充足 ④原料丰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3.该区域典型的生态问题是( )
A.矿产枯竭 B.水土流失 C.草场退化 D.滥伐森林
24.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途径是( )
A.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B.重点建设坑口电站
C.禁止煤炭的开采与使用 D.提高煤炭出口量
读某农副产品循环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5.图中箭头( )
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B.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26.该图体现了( )
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②清洁生产 ③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④高能耗、高产出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PLA(聚乳酸)是可降解塑料产品,在吸管、一次性餐具、购物袋等领域需求较大。PLA的传统生产模式多以玉米、木薯等为原料。2019年11月,浙江某公司的PLA项目落户广西,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甘蔗渣和作物秸秆等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27.该公司PLA项目落户广西,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技术 B.原料 C.市场 D.交通
28.与玉米相比,该公司采用甘蔗渣、秸秆进行生产的有利影响有( )
①降低生产难度 ②保障粮食安全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某家具制造商在挪威森林中建造了一家工厂,外墙由原生的松树和玻璃制成,将绿色景观引入室内。屋项配备1200个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热量将用于建筑供暖。工厂建筑由4个呈放射状排列的生产车间组成,车间尾端汇入中心。中心核心区为圆形公共庭院,陈列着家具,访客可从车间旁倾斜的屋顶缓坡步行至此参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影响该家具制造工厂设计理念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环境 D.技术
30.圆形公共庭院的建设有利于( )
A.美化厂区环境 B.丰富顾客体验 C.方便生产生活 D.加强生产协作
31.与传统工厂相比,该工厂的运营将( )
A.提高生产成本 B.拓宽销售市场 C.实现节能减排 D.方便产品运输
二、综合题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日光温室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通过墙体对太阳能的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日光温室通常作为低温温室来应用。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四位一体”(大棚—沼气—猪—菜)生态农业模式图。
(1)简述我国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的生态意义。
(2)有人建议将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到东北的辽宁盘锦市,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表明态度并简述理由。
3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电视剧《山海情》讲述的是从贫困落后的西海固搬迁到闽宁镇的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西海固地区是宁夏中南部山区的统称,这里山大沟深,植被稀少,长期干旱,严重缺水。为了谋求生存,人们大量垦殖土地,直至25度以上不适合耕种的山坡地也被大量开垦。1972年西海固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1997年,国家把林占熺的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闽宁村(2002年闽宁村撤村建镇)陆陆续续建起了一百多个大棚,利用菌草种植蘑菇。下示意闽宁镇、西海固地区的地理位置。
(1)分析西海固地区严重缺水的自然原因。
(2)例举西海固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要说明产生的根源。
(3)与西海固地区相比,分析闽宁镇创建新家园的优势条件。
34.阅读下列资料,资料回答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转变发展模式,推行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图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3)说明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精品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5吨甘薯,同时产生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优秀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