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上 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上 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第1页
    高中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上 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第2页
    高中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上 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第3页
    高中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上 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第4页
    高中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上 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第5页
    高中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上 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第6页
    高中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上 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第7页
    高中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上 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第8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朝建立,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废宰相,胡惟庸个人性格,为了后代统治安全,朱元璋个人性格,中书省,枢密院,高度集权,心力交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兵入关
    据几乎所有的明朝正史和野史来看,胡都是一个有野心、专横跋扈、结党营私之人。“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辙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张增江《朱元璋杀戮元勋宿将原因之我见》胡惟庸的本身品格,据明人诸书所记是一个枭滑阴险专权树党的人。以明太祖这样一个十足地自私惨刻的怪杰自然是不能相处在一起。一方面深虑身后子懦孙弱,生怕和他自己并肩起事的一般功臣宿将不受制驭,因示意廷臣,有主张地施行一系列的大屠杀,胡案先起,继以李案,晚年太子死复继以蓝案。胡惟庸的被诛,不过是一大屠杀的开端。——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第328页
    1380年,即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和他的党羽陈宁和涂节以及几千名忠实的追随者都一起被处死。中书省被废除,同时被废除的还有御史台和大都督府。 ——[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第153页朱元璋的理想是,公卿互相牵制,大权集于皇帝。但明初的中书丞相,实际上是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一制度与朱元璋的理念有很大反差,所以,明初主持中书省省务的大臣无一善终。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后来,还把不许设相的规定写进了《祖训》。 ——肖立军《明代内阁的设立、职掌及地位》
    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深层原因)
    朱元璋是如何来弥补废除宰相制后的权力真空的?这种做法对朱元璋的好处是什么?同时会给他造成什么麻烦?如何应对?
    身兼宰相,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部门
    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朱元璋
    殿阁大学士(内阁雏形)
    朱元璋是何来弥补废除宰相制后的权力真空的?这种做法对朱元璋的好处是什么?同时会给他造成什么麻烦?如何应对?
    明太祖——侍从顾问(奠基)
    明成祖——参与机务(确立)
    明宣宗——票拟权(成熟)
    明神宗——批红权归内阁(全盛)
    浏览教材,梳理明朝内阁的发展历程
    明太祖置殿阁(华盖殿、英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明史·职官志》 解缙,明代著名才子,18岁中解元,19岁中进士。永乐元年明成祖设立内阁,解缙为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是内阁七人中官品最高者。解缙等人随侍成祖,“从容献纳”,“朝夕左右”,“勤慎”有加。内阁并没有固定官署,没有属员。 ——《明史·解缙传》
    思考:内阁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充作顾问,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
    票拟:阁臣收到奏章后,替皇帝拟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在各奏章上面。
    批红:阁臣将票拟后的奏章呈给皇帝审定,皇帝用朱笔做批示。(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审阅无误后发有关机构执行
    由内阁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1380年,明朝建立者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不过,他的继承者则将实际上的宰相权力,赋予了内阁大学士。然而,大学士们的地位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个人选择,即便16世纪70年代权重一时的大学士张居正也不例外。因此,他们也无法对皇权形成有效的监督。 ——[美]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第64页
    “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 ——《明史》
    讨论: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不同?
    参与决策,统领百官
    侍从顾问,无决策权、不能统领百官、受宦官牵制
    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皇权加强的产物
    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权力大,出现首辅专政;皇帝信任宦官时,司礼监权力大,出现宦官专权
    无论阁臣当政还是宦官弄权,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以武慑之。 ——《明史·郑和传》
    郑和第一次航行有船只62艘,有水手、船师、卫兵、工匠、医生、翻译共27800多人。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丈,可以容纳1000多人,是当时航行海上最大的船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明朝官员刘大夏曾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殊域周咨录》
    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日促,转而从盗。——(明)赵文华
    修筑长城,战争、和议、朝贡贸易
    封授,行都指挥使司,任用藏族上层人士
    意义:巩固了边疆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归纳明朝中央政府处理与蒙古、西藏、东北等地关系方式、意义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示范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废宰相,亲自掌管,“幸福的烦恼”,设内阁,“批红”,“票拟”,公务递交,宦官参政,司礼监,特务机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朝的边疆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图片ppt课件,共1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