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七上历史4.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素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pptx
    • 视频
      淝水之战.mp4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第1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第2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第3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第4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第5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第6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第7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第8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pptx、淝水之战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说出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重点)
    2.记住北魏统一的时间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影响。(重点难点)
    3.记住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及其历史意义。(难点)
    317年,司马睿 建康
    何时哪个民族由谁建立的?
    4世纪后期氐族 苻坚
    (351 - 394年)
    (317 - 420年)
    强大后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前秦企图灭东晋统一中国。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
    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陷分裂和混战状态
    阅读课文,结合视频内容完成表格内容
    强大起来的前秦没能实现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前秦社会矛盾尖锐政权不稳
    1.北魏的建立
    (1)北方民族处于杂居状态民族聚落已经不多见。而且,很多少数民族都学会了汉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图中是吹吹打打的戴着卷荷帽穿着裤褶服的乐队
    图中的人在采摘桑叶,从事种桑养蚕
    图中的人有扬场、犁耕和耕耙,从事农耕生产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观察三幅图片,从中发现当时的社会风貌。
    刘(注:刘渊,匈奴族)、石(注:石勒,羯族)、苻(注:苻坚,氐族)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
    孝文帝说:“朕自幼承蒙太后抚育,慈严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无不谆谆教诲。 ——《魏书》
    (2)鲜卑族入主中原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
    (3)孝文帝是在改革和民族交融中长大的。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此间(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威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进了北魏的实力。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1.民族交融主要表现:
    汉人席地而坐—“胡”床,“胡”椅,“胡”凳。
    内迁各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学习北方民族的畜牧经验和食物、服装、用具。
    北方民族沿袭中原得君主专制制度
    内迁各族使用汉语。汉族人民喜爱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
    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减少。
    2.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1.《魏书.任城王传》记载:“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 A. 平城文化落后 B. 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强 C. 平城中守旧势力强大 D. 洛阳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
    2. 他力主迁都洛阳,并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使得北方礼乐行政、民情俗尚与汉族封建社会无异,致使江南人士有“衣冠士族并在中原”之叹。他是( ) A.北魏孝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3.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 书法艺术成熟 B. 北方民族交融C. 江南经济开发 D. 南北政权对峙
    4.右图所示,是公元443年鲜卑族祖先在嘎仙洞石璧上所留石刻的拓片。它可以用来说明( ) A.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B.小篆成为全国通用文字 C.王羲之的行书冠绝天下 D.鲜卑族受汉族文化影响
    5.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国家以汉语为正音,三十岁以下的在朝官员,强令改说汉语,禁说鲜卑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理。孝文帝推行的这类措施(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 削弱了北魏实力 C. 沿袭了鲜卑习俗 D. 实现了南北统一
    6.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相关课件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魏的建立和统一,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人物简介,改革措施,北魏文官俑,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内容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优秀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秦──东晋,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政权的建立,拓跋珪,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①迁都洛阳,②汉化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习题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1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民族交融,君主专制,孝文帝,精神文化,见习题,答案B,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