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上海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PPT+练习题全册
化学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评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两位科学家的“争论”,密闭装置,敞口装置,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注意事项,天平不平衡,氧化镁,化学反应的实质,质量守恒的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其他变化现象,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
让我们用实验和智慧来求证吧
红磷在密封的锥形瓶中燃烧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1、在锥形瓶底部铺细沙的目的是防止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2、在玻璃管上端系一个小气球的目的是防止红磷燃烧放出的大量热使瓶内气体迅速膨胀而冲开橡胶塞。3、玻璃管下端与红磷接触的目的是引燃红磷。4、小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的原因:因为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加快了分子运动的速率,使分子间隔增大,气球体积变大;待冷却到室温,红磷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所以气球体积缩小。5、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3.“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4.“各物质”是指所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包括固态、液态、气态、 所有的物质。5.“质量守恒”是指物质的总质量守恒,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质量守恒。
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了空气中
产生大量气泡,粉末逐渐减少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2CO3 HCl NaCl CO2 H2O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参加反应的氧气没有计算在内,使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镁 + 氧气
Mg O2 MgO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现象;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6.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实验装置( 部分天平未画出 )能直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微观解释2.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 D )A.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D.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C )A.蜡烛燃烧时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C.10 g冰融化之后,得到水的质量还是10 g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质量减少
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 )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增多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5.将a g氯酸钾和b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置于大试管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充分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c g氯化钾,则生成氧气 a-c g。 ( 2 )充分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c g残余物,则生成氧气 a+b-c g。 ( 3 )加热一小段时间后,得到c g残余物,则生成氧气 a+b-c g。
6.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会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由此得到的关于煤的组成的推论正确的是( D )A.一定含有C、H、O、SB.一定含有C、S,可能含有H、OC.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SD.一定含有C、H、S,可能含有O7.A、B、C三种物质各10 g,加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 其中B是催化剂 )。当A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D的质量为16 g,则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B )A.5∶1B.5∶2C.5∶3D.4∶1
A.等于( a+b ) gB.小于( a+b ) gC.大于( a+b ) gD.不大于( a+b ) g【解析】X和Y充分反应,有两种情况:①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即两者均无剩余,此时Z的质量等于( a+b ) g;②X和Y其中一个有剩余,此时Z的质量小于( a+b ) g。综上,D项正确。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①写:根据实验事实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右边写出生成 物的化学式,不止一种物质的用“+”号联结。 例:P+O2——P2O5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两边的原子种 类与数目相等,使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 方程式后,要检查。 4P+5O2—— 2P2O5
③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 “△”表示)、 高温、催化剂等,生成物状态,气体用“↑”符 号,沉淀物质用“↓”符号表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方法呢?
从左右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较大的元素入手配平,然后依次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
左右两端的原子总数为一奇一偶,在其含有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前配上一个偶数2,变奇数为偶数,然后依次配平与其相关的其他元素原子。
FeS2+ O2 Fe2O3 + SO2
最基本、常用的配平方法,任何特殊的配平方法都离不开观察法的配合。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学反应,配平时可直接观察看出结果。
(1)臆造不存在的反应。(2)写错物质的化学式。(3)反应条件出错。(4)未配平。(5)漏标或多标“↑”或“↓”符号。
化学方程式书写常见错误:
1.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或步骤中,叙述错误的是 ( )
A.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
C.要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沉淀)
D.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需要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角码,这样配平容易一些
2.化学方程式不能表达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速度 B.反应物与生成物C.反应的条件 D.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3.在化学反应:2X2 + 3Y2 2R中,用X、Y表示R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X2Y2 B.X2Y3 C.X4Y5 D.X3Y2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条件,符号“↑”、“↓”等
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书写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 浩瀚的大气2.2 神奇的氧气教案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沪教上海版化学九上222制取氧气课件PPTpptx、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 (上海)2.3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课前预习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g·mol-1,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H2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2.2 神奇的氧气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沪教上海版化学九上222制取氧气课件PPTpptx、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