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上海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PPT+练习题全册
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3.2 溶液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3.2 溶液习题,文件包含322溶液的组成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322溶液的组成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3.2.2 溶液的组成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单选题1.要配制0.5%的苯甲酸溶液,下述方法正确的是( )A.称取0.5 g苯甲酸,溶于100 g水中 B.称取5 g苯甲酸,溶于995 g水中C.称取50 g苯甲酸,溶于950 g水中 D.称取0.5 g苯甲酸,溶于1000 g水中2.要把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是( )A. B.C. D.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溶解的质量C.将10%的蔗糖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将25g KCl溶液蒸干得到5g 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4.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B.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量取5.0mL浓硫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5.对“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100g水中含有10g食盐B.该食盐溶液中食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9C.把溶液平均分为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D.再向其中加入10g食盐就可得到20%的食盐溶液6.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3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ω)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B.C.D.7.某硝酸钾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判断错误的是( )A.n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n、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同C.p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p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n中溶液的溶质质量8.现有的硝酸钠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采取了以下方法:①再加入硝酸钠②蒸发掉一半溶剂③蒸发掉水④再加入的该溶液⑤与的该物质溶液混合其中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9.木糖醇那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产品,小陈用它和50g的水配制了一杯约为50℃的溶液给患糖尿病爷爷应用,结合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 )温度℃305070溶解度/g708493 A.爷爷又想要糖水再甜一点,小晨可以把糖水降温或加入木糖醇B.若想把这杯糖水配制到最甜,最多可以溶解木糖醇42gC.小晨又配制了70℃和50℃最甜糖水各一杯,两者溶质质量分数之比为93:84D.爷爷拿到糖水后发现杯底无固体,小晨判断糖水还未饱和10.20℃时,氯化钠(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加入NaCl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①10212②10313③10413.6④10513.6A.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B.②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D.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11.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A点对应的硫酸锌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B点对应的硫酸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D.4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为4lg/100g水1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两种物质都属于易溶性物质B.t2℃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a比b多C.t1℃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13.下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t3℃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14.有w(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溶剂的B.加入w(g)的硝酸钾C.蒸发掉(g)溶剂D.加入w(g)的硝酸钾15.盐水选种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坏种子分开来。20℃时,技术员将一包氯化钠(20℃,S(NaCl)=36g)放入容器中,分三次加入水,充分搅拌,记录情况如下: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水质量1000g1000g 1000g 烧杯内NaCl晶体剩余情况有无无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的范围是A.10.71%<ω≤19.35%B.12%<ω≤24%C.10.71%≤ω<21.43%D.12%≤ω<24%16.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100g60℃的KNO3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后,,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变化结果完全正确的是选项操作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的溶解度A升温变大变大不变变大B降温变小变小不变变小C加入KNO3固体不变变大变大变大D恒温蒸发部分水变小变小不变不变 A.A B.B C.C D.D17.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 t1℃饱和的 c 溶液升温到 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B.将 t2℃,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C.t2℃时,将 50g a 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 的溶液D.t1℃时 a、c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二、多选题18.要使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此时溶液仍未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的方法有(双选)A.蒸发掉50g溶剂B.蒸发掉100g溶剂C.再加入20g溶质D.再加入25g溶质19.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大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2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 g 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00 g 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三、填空题21.现有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的硝酸钾溶液,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加入_______或蒸发_______。22.(1)在t℃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则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2)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3)在一定温度下将a g氯化钠放入于b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c g食盐水,则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4)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小伟从日常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分析得出:物质溶解性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23.t2°C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所示,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2)M点的含义___________。(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b 两溶液质量:甲<乙c 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d 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24.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两种物质中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小。(2)若将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 ℃,此时溶液为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小明和小霞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台做实验,小明同学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充分反应后,小霞同学将残渣全部取出放入烧杯中,在20℃时连续三次向烧杯中加水,操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制取氧气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3)充分反应后制得氧气_________g;(4)实验结束后,过滤出残渣将所得的滤液蒸发0.4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5)若将100g20%KCl溶液稀释成10%KCl溶液,需要加蒸馏水_________g26.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t1℃时,将10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并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4)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这三种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27.NaCl、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温度(℃)102030406080100溶解度(g/100g水)硝酸钾20.931.645.864110169246氯化钠35.83636.336.43738.439.8①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②20℃时,称取 60g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用_______(写出仪器名称)搅拌,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此溶液升温至 6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③从含有84.5g硝酸钾和8g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不考虑各种损耗)I、操作1的名称_______。II、溶液1、2、3中关于溶质硝酸钾质量的大小关系_______(用“1”、“2”、“3”表示)III、固体M的成分及质量是_______。IV、对整个实验过程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A、40℃~60℃开始析出晶体B、氯化钠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不饱和状态C、上述方法不能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完全分离D、若溶液1直接降温至20℃,析出硝酸钾的质量不变 四、实验题28.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温度(℃)10204060溶解度(g/100g 水)20.931.663.9110①20℃时,称取 10.0 克硝酸钾固体加入到 40 克水中,用_____(写出仪器名称)搅拌,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②将上述溶液升温至 6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③将 60℃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将溶液 I 降温,开始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温度介于_____℃(选填编号之间。A.40-60 B.20-40 C.10-20 D.低于 10为得到 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将溶液 II 恒温蒸发 15 克水,请分析该操作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说明理由_____。 五、计算题29.要配制5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5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2.6g),回答下列问题:(1)25g氯化钾应溶解在多少克水里?(2)在25g水里能溶解多少克氯化钾?(3)配制71.3g的饱和溶液,需氯化钾和水各多少克?30.农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进行选种.小明家现有某浓度的氯化钠溶液50kg,为了确定该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小明取出70克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下列数据蒸发水的质量/g1020304050冷却到室温时析出氯化钠的质量/g0002.86.4 (1)原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2)在50kg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多少千克氯化钠刚好成为该室温时的饱和溶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1.3 物质的提纯课后测评,文件包含13物质的提纯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13物质的提纯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4.2 碳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421碳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421碳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3 溶液的酸碱性课堂检测,文件包含33溶液的酸碱性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33溶液的酸碱性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