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上海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PPT+练习题全册
初中化学4.4 化学燃料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4.4 化学燃料达标测试,文件包含44化石燃料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44化石燃料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4.4 化石燃料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产生的热量来源于化学变化的是A.点燃天然气做饭 B.LED灯通电发热C.用充气筒充气时筒壁发热 D.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2.物质性质决定其用途。对下列实际问题做法解释不正确的是 实际问题做法解释A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洗洁精能溶解油污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稀有气体制造多种用途电光源稀有气体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甲烷用作生活燃料甲烷具有可燃性3.上海市为确保在 2025 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相关做法错误的是A.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B.使用乙醇汽油C.发展风力发电D.发展光伏发电4.关于燃料和能源的利用,以下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电灯B.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主要原因是提供充足的氧气C.火力发电,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D.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氢气6.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太阳能 B.石油 C.汽油 D.煤7.不属于氢能源优点的是A.原料是水,来源丰富B.产物无污染C.相较于常规燃料,燃烧速度快、热值大D.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8.“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电解水:2H2O2H2↑+O2↑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H2+CO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CO+3H29.与CO2的排放有关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白色污染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10.下列关于燃料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等产品B.石油中主要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D.石油是由一些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不加热就可以直接燃烧11.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A.氢气 B.一氧化碳C.甲烷水合物 D.酒精12.氢气始终未能成为普遍燃料的原因是( )A.氢气太轻 B.氢气易爆炸 C.氢气难溶于水 D.生产氢气成本13.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纯净物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用石油可分馏出汽油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制得焦炭14.下列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 B.酒精 C.煤 D.乙炔15.化学与生活、环境、资源关系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B.燃料燃烧时提供充足的氧气可节约能源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D.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一定会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16.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D.化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17.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目的方案A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钙溶液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D鉴别氢气和甲烷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18.在上海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中(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C.管道煤气有毒,天然气无毒D.1mol甲烷比1mol丁烷完全燃烧后CO2排放量高 二、多选题19.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能量观:酒精燃烧放出热量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C.变化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守恒观:24g镁和32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56g氧化镁20.氢气与氧气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中都可用排水法收集B.在实验室中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都可用作燃料D.通常状况下都是无色、无味气体21.下列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不污染环境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磷在空气中燃烧C.硫在空气中燃烧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2.2005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记忆.10月中旬,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也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装置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11月17日,神六载人航天“多人多天”飞行圆满成功.关于上述事实,下列说法不正确有是( )A.在运送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和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B.化学给人类带来灾难,应取缔所有的化工厂C.用于制造钢轨的合金材料–高锰钢,具有很好的韧性和耐磨性D.尽管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在选择钢轨时仍要注意钢材的防锈功能 三、填空题23.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硫(SO2)是引起_____________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由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1mol SO2中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高原上缺氧”中的“氧”是以_____________(选填“游离”或“化合”)态存在。24.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请根据要求填空:(填化学式)(1)可替代氢气填充气球的气体是___________。(2)会导致“酸雨”环境问题的气体是___________。(3)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_。25.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中须含有_______元素,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氧气和臭氧互为_______。②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_______。因此需要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属于_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物,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 g/mol,1.204×1024个甲烷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6.请你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请选择合适物质的编号填空:A 一氧化碳;B 活性炭;C 氢气;D 氦气;E 二氧化硫。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是_______;可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②1mol氢气中约含有_______个氢原子。③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工业上利用CO2和NH3生产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27.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①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_。城镇家庭经常用 罐装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炭黑,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_____________。②各取一小匙木屑和煤粉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可观察到木屑先燃烧,煤粉后燃烧。根据这一现象解释,为什么在生煤火炉时,常点燃木柴来引燃呢?_________________。③工业上利用甲烷获得新能源氢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____;生成物 C 和 D 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28.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选填字母序号)。 A 煤 B 地热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3)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_________。29.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3)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醇可作燃料。现有一定量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6.2g水,同时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25.2g,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_________g,混合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比)。 四、实验题30.为探究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①装置A中对多孔塑料板的要求是___________。②装置D处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③能证明氢气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④能否省略装置E,说明理由___________。⑤在不改变装置的条件下,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氢气具有可燃性。___________⑥实验结束,关闭弹簧夹同时熄灭酒精灯,装置F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任写其中一条化学方程式)。31.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用 ______填仪器名称取废铁屑放入试管,可以用图A~E仪器组装成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用废铁屑与稀盐酸反应制取H2,应选 ______填字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②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 ______填序号。A 颜色 B 密度 C 溶解性 D 可燃性③向“人”字型管G装置端分别装入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物质,按图示连接好装置,再倾斜装置,使乙中液体流入甲中。填写下表。操作及现象所装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两端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____________将燃着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熄灭____________ ④若要检验F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干燥管中应该装入的物质是 ______ 。⑤若用如图装置且正放在桌上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H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_____ 。32.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_______ ,b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选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制得氧气用来做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G中铁丝剧烈燃烧,H中铁丝不燃烧,则G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对比装置G和H,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B装置和D装置用__________(填实验用品)连接,并在D装置中盛放______(填名称)试剂,如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填“①”或“②”)。(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A.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 B.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C.锌粒与稀硫酸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5)某同学利用图中的A、F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A.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B.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C.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D.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2.2 神奇的氧气课时训练,文件包含222制取氧气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222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2 神奇的氧气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221神奇的氧气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221神奇的氧气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1.3 物质的提纯课后测评,文件包含13物质的提纯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13物质的提纯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