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2.比例优质教学ppt课件
展开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2.2.2《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
2.能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3.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能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比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大家还记得吗?
积极回想上节课的知识点。
下面我出道题考考大家!
多媒体投影题目。
1.判断下列哪组可以组成比例:
(1)6 :3 = 8 :5
(2)0.2 :2.5 = 4 :50
(3)2:3 =
(4)1.2 :0.6 = 10 :5
2.2袋奶粉50元,5袋同样的奶粉125元。分别写出奶粉袋数和价格的比。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学生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二、新课讲授
1.师:上节课我们利用国旗的规格得到一个比例式,在一个比例式中一共有几个数?
学生回答:四个。
师:在比例中,我们把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限时背诵,同桌互相提问。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
师:现在我们将一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相乘,你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它们的乘积相等。
根据学生的答案,总结出相关知识点,并投影。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举一反三】那是就这个比例凑巧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相等,还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性质呢?接下来,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学生动手验证,小组交流。
师:试着写出一组比例,也按照刚才的方法乘一下,看看它们的外项的积是不是也等于内项的积?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比例,并阐述结论。
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投影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验证、思考总结能力。
师:通过例题和同学们自己的验证,我们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我们把比例的这个性质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限时记忆,小组验收。
师:如果我把比例式改写成分数的形式,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观点。
引导学生思考,投影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从实践中寻找规律。
师:根据同学们的发现,我们知道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
点名回答。
【设计意图】重点内容当堂课必须掌握。
将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设计成问题,利用多媒体投影,引出“解比例”定义。并投影解比例运算过程。
例(1) 9 :2 = 6 : X
解:9X = 2 × 6
X =
X =
(2) :X = :
解: X = ×
X = × 2
X =
【注意】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
学生选择其中一道例题,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三、练习巩固
1. 12 :2 = 6 : X
2 :X = :
3.应用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6 : 9 和 9 :12
4.爸爸买了两种大米。
分别写出买每种米花的钱数和买到的斤数的比,看着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出现错误,一定要分析出错误的原因。
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投影答案,讲解典型错误。
【总结】做习题是检验我们知识掌握程度的最有效的办法,它直接的告诉我们那里还需要巩固,所以大家要根据自己习题的反馈进行复习巩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错题的习惯。
四、知识总结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忆今天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知识总结页面。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比例是否成立:
3.外项的积=内项的积,则比例成立;
4.外项的积≠内项的积,则比例不成立。
【设计意图】集体复述,巩固知识。
五、课后作业
出示幻灯片课后作业页面。
上午8点,我和爸爸站在庭院里,我和我的影子的高度分别是130厘米和100厘米,而爸爸的身高是180厘米,那么爸爸的影子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比例的外项:两端的两项。
比例的内项:中间的两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数。
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2.比例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2.比例评优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基本性质,可以得到,a∶b=c∶d,两边同时乘以bd,ad=bc,求比值,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16×5=30,×8=2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4.税收获奖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4.税收获奖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4《税收》课件pptx、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4《税收》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3.成数优秀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3.成数优秀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3《成数》课件pptx、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3《成数》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