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一 地理 人教版(2019) 必修一 同步课时作业(7) 水循环1.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道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量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水循环关键环节是(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2.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面两道题。(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3.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道题。(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地下水位上升地表气温升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道题。 (1)城市地面大面积硬化,水循环的部分环节会发生改变,其中(   )A.增加 B.减少 C.增加 D.减少(2)为缓解农田旱情,进行人工降雨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A. B. C. D.5.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完成下面两道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绿化带面积大,缓解城市内涝裸露地面铺设砾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调节地表径流调节水汽输送增加大气降水增加下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读水循环略图,完成下面两道题。(1)图中水循环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①—水汽输送 B.②—下渗 C.⑤—海水蒸发 D.⑥—降水(2)城市中渗水砖的大量铺设,导致(   )A.减少 B.增加 C.减少 D.增加7.下图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强  D.地下水位上升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城市热岛效应  D.降水下渗量减少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D;(2)B解析:(1)该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弱,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峰值大、径流量大。选D。(2)第6年植被较第1年有所恢复,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增强,下渗增多,水土流失减弱,河流含沙量小、流量峰值较小。故导致径流差异的水循环关键环节是下渗,选B。2.答案:(1)C;(2)A解析:(1)注意题干的关键信息,该流域而不是湖面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盐湖面积变化取决于该流域的蒸发量和降水量。蒸发量大,则水域面积减小;降水量大,则水域面积增加。题目中提到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选C。(2)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选A。3.答案:(1)B;(2)C解析:(1)读图可知,距市中心15~20千米处,2015年与1989年之间不透水面比例的差值最大,说明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距市中心15~20千米处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故选项B正确。(2)城市不透水面增加会导致热岛效应加剧,使地表气温升高;城市不透水面增加会导致地表径流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水位下降;城市不透水面增加会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选项C正确。4.答案:(1)B;(2)C解析:(1)本题组考查水循环的若干知识。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对应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大气降水、地下径流、下渗环节,据此解答即可。城市地面大面积硬化,使得地面透水性减弱,从而导致下渗减少,选B。(2)人工降雨是对大气降水环节的改变,对应图中的,选C。5.答案:(1)C;(2)D解析:(1)防风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错。绿化带面积大,下渗多,不易发生城市内涝,对。裸露地面铺设砾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对。下凹式绿化带不易造成城市内涝,错。选C。(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样,吸水、蓄水,有利于增加下渗,对。在需要时释放水,能调节地表径流,对。不能调节水汽输送,也不能增加大气降水,②③错。选D。6.答案:(1)C;(2)D解析:(1)图中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根据箭头方向,图中环节是陆地上大气降水,A错。是地表径流,B错。是海水蒸发,C对。是水汽输送,D错。(2)城市中渗水砖的大量铺设,不影响的变化,A错。地表径流会减少,B错。下渗会增加,C错。地下径流会增加,D对。7.答案:(1).A; (2).D
    解析:(1).根据两图城市建设前后比较,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增加,导致当地汛期洪峰流量加大,A正确。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B错误。根据图示数值,蒸发量减少,C错误。地下径流减少,说明地下水位下降,D 错误。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表硬化,降水下渗量减少,D正确。生活用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城市地面径流量比重应减小,A、B错误。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地区降水增加,不是地面径流所占比重增大的主要原因,C错误。8.答案:(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
    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2).4~ 5月,随着气温的升髙,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 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
    (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变暖,冰川退缩。解析:(1).该地全年降水量均勻,但图中显示径流量变化较大,图中甲、丙分别位于3月和8月,且径流量与气温正相关,则影响因素为气温。
    (2).河流径流量减少与补给水源减少和人类用水增多有关。
    (3).水文特征注意归纳图中信息,从水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等角度分析即可。
    (4).以冰川为补给水源的河流,若流量减少,必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有关,也与人类过度用水有关。
     

    相关课件

    高中第一节 水循环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水循环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相互联系的水体,咸水淡水,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相互联系的水体,河流丰水期,洞庭湖,河流枯水期,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一节 水循环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一节 水循环作业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演练精准突破,核心素养综合探究,地理思维科学建模,学业质量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