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2.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莫霍面以下 B.古登堡面以下
C.Ⅱ圈层 D.Ⅳ圈层
解析:第1题,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地震发生以后,纵波先传到地面,约12秒后横波到达,因此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故选D。第2题,莫霍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面为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一般为5~10千米。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发生在陆地,震源深度为16千米。因此此次地震震源应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壳。A、B错误。图中Ⅱ圈层为地壳,Ⅳ圈层为地核的外核,C正确、D错误。故选C。
答案:1.D 2.C
2020年1月13日,位于菲律宾首都以南30 km处的塔尔火山发生大喷发,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碎屑弥漫在空中,并且引发了将近50次的小地震,造成约20万人饮水困难及居住地安全受影响,菲律宾政府启动应急措施,紧急疏散当地居民。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 )
A.地壳下部 B.上地幔的软流层
C.地球内核 D.下地幔
4.材料中此次火山喷发物质依次历经的地球圈层是(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D.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第3题,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故选B。第4题,火山喷发物首先经过的地球圈层为岩石圈,然后进入大气圈,最后进入水圈,故顺序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故选A。
答案:3.B 4.A
天空、海洋和地球深部,是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与初期上天、下海、入地的“为进入而进入”相比,在资源紧缺的压力下,当前新兴战略资源的探索显得越来越迫切。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在上天的过程中所经地球大气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圈层只是由气体组成的圈层
B.该圈层中没有生物生存
C.该圈层是不连续且不规则的
D.该圈层使得地球温度变化和缓
6.如果人类有能力一直进入到地心,则下列有关在入地的过程中所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密度是均匀的
B.可以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
C.地球的外核为液态物质,该层物质是火山活动中岩浆的来源
D.自地表至地心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解析:第5题,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的系统,A错误;大气圈的底部有生物的生存,B错误;大气圈是连续的,C错误;大气圈白天能够削弱一部分太阳辐射,使地球温度不会过高,夜晚又通过保温作用使地球温度不会过低,从而使得地球温度变化和缓,D正确。故选D。第6题,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各圈层不相同,说明各圈层的密度是不均匀的,A错误;可以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B正确;火山活动中岩浆的来源是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C错误;自地表至软流层以上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D错误。故选B。
答案:5.D 6.B
读地理环境圈层示意图,完成7~9题。
7.图中厚度最大的圈层是(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水圈
8.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
A.物质与能量交换 B.大气环流
C.水循环 D.生物循环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圈由各种纯净气体组成
B.水圈由海水组成
C.生物圈由各种动植物组成
D.岩石圈由各种岩石组成
解析:第7题,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大气圈。故选B。第8题,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来完成的。故选A。第9题,大气圈包括水汽、杂质与干洁空气(纯净气体),A错误;按照水体存在的方式可以将水圈划分为海洋、河流、地下水、冰川、湖泊等五种主要类型,B错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C错误;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D正确。故选D。
答案:7.B 8.A 9.D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地理事物与地球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
A.湖水与雪—大气圈
B.草原和森林—生物圈
C.雪山与湖泊—岩石圈
D.湖泊与草原—水圈
11.图中生物要素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能量转化和物质迁移
B.形成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C.形成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
D.调节高低纬度间热量平衡
解析:第10题,湖水与雪为水圈,A错误。 草原和森林属于植物,为生物圈 ,B正确。雪山和湖泊为岩石圈和水圈,C错误。湖泊与草原为水圈和生物圈,D错误。故选B。第11题,图中生物要素主要是森林和草地,属于生物圈,主要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促进能量转化和物质迁移,A正确。
答案:10.B 11.A
[能力提升]
在太阳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整个地球生机盎然。读地球相关圈层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表示的圈层分别是( )
A.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B.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C.生物圈、大气圈、水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地球圈层之间( )
①彼此渗透 ②界线明显
③相互影响 ④各自独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甲有空气迁移,为大气圈,乙有水过程,为水圈,丙有生物过程,为生物圈,故选D。第2题,地球圈层之间彼此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①③正确;界线不明显,②④错误。故选C。
答案:1.D 2.C
超深孔地质钻探是指为研究地壳深处和上地幔地质、矿藏等情况而进行的钻探工程,目前人类最深的钻孔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上,深度达12 262米。超深钻孔对于研究地壳和上地幔物质组成、矿产分布规律等有重要的意义,但对各类孔底动力机、钻头、测井仪器、电缆等钻探工具要求很高。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俄罗斯科拉半岛上的钻孔最深处到达了上图中的( )
A.甲层底部 B.乙层底部
C.甲层上部 D.乙层上部
4.超深钻井的钻探工具相比较常规的钻探工具应具有的特点是( )
A.耐低温
B.耐腐蚀
C.耐高温
D.能适应黑暗环境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该探头的钻孔最深处在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上,深度达12 262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该深度依然属于大陆地壳的厚度,应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壳上部,据此结合图示,C正确。故选C。第4题,由于越往地下深处,越靠近软流层,地温越高,故超深钻井的钻探工具相比较常规的钻探工具应具有的特点是耐高温,C正确。故选C。
答案:3.C 4.C
南设得兰群岛是南极洲的火山群岛,它处于一个岛弧的地质环境,早期基本上和南极半岛连在一起,后来群岛逐渐与半岛分离,形成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下图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附近区域莫霍面深度的等值线分布图(单位:km)。据此完成5~6题。
5.确定图示区域莫霍面深度的主要依据是( )
A.海底地貌类型 B.深海钻探探测
C.潜水实地观测 D.地震波速度变化
6.图中四地( )
A.①处为海底盆地
B.②处海平面较高
C.③处大洋地壳较②处薄
D.④处海水深度最大
解析:第5题,莫霍面距离地表平均深度约33 km,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尚不能通过钻探获取其位置,也不能通过海底地貌确定其深度,海底潜水更是不能到达莫霍面处,人类目前确定莫霍面的深度主要是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来判断的。D正确。第6题,根据图中等值线可知,①处等深线数值范围是(30,32),①处莫霍面深度较大,但根据莫霍面深度难以判断海底地形,A错误;图示区域海平面是相同的,B错误;②处等深线数值范围是(36,38),③处等深线数值范围是(28,30),③处较②处莫霍面深度浅,说明③处大洋地壳较薄,C正确;由莫霍面的深度不能判断海水的深度,D错误。
答案:5.D 6.C
7.地球内部活动是地壳厚度和地势起伏变化的根本原因,地球内部活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读我国某区域地球内部莫霍面等深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莫霍面深度与地势高低的关系。
(2)判断图中河流的大体流向,并依据莫霍面等深线分布说明理由。
(3)推测某地质勘探队利用地震波在该地探测是否有油气资源的最简单方法。
解析:(1)莫霍面是指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当地势高,地壳厚度大,莫霍面深;地势低的地方地壳厚度则小,也就是莫霍面浅。莫霍面与地势高低呈正相关关系。(2)河流的流向受地势高低影响,从高处向低处流,且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莫霍面等深线与地势高低起伏一致。河流沿线的莫霍面等深线数值自西向东逐渐减小,说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河流自西向东流。(3)油气资源是液体或气态。纵波速度较快且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介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但只能通过固态。因此探测此地是否有油气资源可测量是否有横波穿过。
答案:(1)地势高的地方地壳厚度大,莫霍面深;地势低的地方地壳厚度小,莫霍面浅(或两者呈正相关的关系)。
(2)自西向东流。理由:河流沿线的莫霍面等深线数值自西向东逐渐减小,说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河流大体自西向东流。
(3)测量该地是否有横波穿过。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测试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测试题,文件包含422海水的性质解析版docx、422海水的性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优秀一课一练,文件包含52土壤的形成解析版docx、52土壤的形成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精品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41水循环解析版docx、41水循环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