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学ppt课件
展开13 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
能说出心中的精卫形象。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曰”是整体认读音节,“返”是前鼻音,“少”是多音字,要注意读准。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灵活指导学生识记。如,“曰”,可与形近字“日”区别识记;“返”,可运用组词的方法理解意思,组词为“往返、返回”。
会写的字中,“曰”是独体字,相对于“日”,字形扁一些,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析容易混淆的地方;“溺”相对于“弱”,加了偏旁三点水,三点水要写得窄些;“衔”为左中右结构,但部件、笔画较多,各部件等宽,中间部分与右边部分不要写错。
朗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要指导学生充分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好停顿,最后熟读成诵。学生练习朗读时,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少、溺、衔、堙”的字音,引导学生根据标点形成自然停顿,结合句子的意思指导读好句中的停顿,如,“溺而不返”中的“溺”是“溺水,淹没”的意思,根据语义,后面可以稍作停顿。
阅读理解
教学本课时,可以先联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交流对《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结合插图,了解故事大意。如,“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一句,可让学生读一读“炎帝、少女”的注释,特别要了解“少女”在文中指的是“小女儿”,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一样,这样整个句子就好理解了。理解了较难的字词和每个句子的意思后,可以引导学生把句子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最后,结合注释和插图,讲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积累运用
本文非常简短,但是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精卫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把课文中的文言文词语转化成现代汉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查找有关《精卫填海》的故事。
2.搜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观看动画,引入新课
活动1 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1.播放《精卫填海》动画中精卫每天飞来飞去,衔来树枝和石块的片段。
2.讲述:在东海上空,有这样一只小鸟(出示精卫图片),它每天飞来飞去,衔来树枝和石块,发誓要把这片大海填平。
3.启发思考:面对这只小鸟,你想问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吗?
预设1:发生了什么事?它为什么要填平大海呢?
预设2:大海如此浩瀚无垠,一只小小的鸟怎能把它填平呢?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阅读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板书课题)
活动2 讲故事,了解出处
1.学生讲一讲之前读过或听过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精卫填海》就是《山海经》中一个有代表性的神话故事。另外还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
设计意图
通过质疑和提问引导学生感受大海与小鸟之间的悬殊,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把学生带进神话文本,激发其阅读神话故事的强烈欲望。
板块二 学习字词,了解故事
初读,读通、读顺课文。
提示: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1.读准字词。
(1)朗读表示人物谓称的词:少女、女娃、精卫,强调“少”是多音字;弄清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自然引出“炎帝”和“名曰”,比较“曰”“日”的异同,读好“帝”和“曰”。
少
辨析:表示“年纪轻,跟‘老’相对”时,读 shào,如,年少、少校;表示“跟‘多’相对”“短暂地”“丢,遗失”等时,读 shǎo,如,少有、稀少。
(2)找出表示精卫行为的词:游、溺、衔、湮,先重点认读“溺、湮”,再引出“溺而不返”和“堙于东海”,读好这两个词语。
2.读通文句。
(1)在原有生字词的基础上,补上其他文字,完整呈现整篇课文的内容,学生尝试朗读。
(2)指名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一句。
(3)指导读通、读顺。
3.读好节奏。
重点强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停顿。(根据学情,教师可作示范朗读。)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曰、衔”的书写。
曰:要写得扁平一些,中间的短横要压着横中线书写,起笔靠着左边的竖,右边不与横折的折段连接,最后一笔横封口。
衔:三个部件占位平均,互相依傍,写得紧凑一些,特别是中间的“钅”尽量写得长些。
设计意图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形成文言文朗读的基本语感,为后面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做好铺垫。
板块三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1.自主理解关键字词。
提示:学生个人利用注释理解“少女”“溺”“故”“堙”的意思。
2.合作理解难懂文句。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难懂文句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①点拨:“炎帝之少女”的“之”是什么意思?(的)“曰”是什么意思?(叫)
②说说意思: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难懂文句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①点拨:古人说话的语序和现代人有些区别,“女娃游于东海”用现在的说法应该怎么说?(女娃于东海游)“于”的意思是“在”。
②“返”的意思是什么?(返回)“故为精卫”的“为”怎么解释?(成为、变成)
③说说意思:女娃在东海游泳,溺水了没有回去,因此变成了精卫。
(3)难懂文句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①引导学生用动作表演“衔”。
②说说意思:精卫常常从西山衔来树木和石头,把它们填进东海里。
3.理解故事内容。
(1)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试着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炎帝的( )。女娃( )游泳,( ),因此( ),精卫常常( )。
(2)指名说说故事内容,肯定说得好的,指出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古今语言的联系与比较、做动作等方法,理解词义,疏通文意,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四 发挥想象,讲述故事
1.想象女娃的样子、性格等。
(1)出示: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引导:炎帝有个怎样的小女儿?
点拨:联想猜测女娃的外貌和性格。
2.想象女娃游东海的心情及东海的景象。
(1)出示: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2)引导:“女娃游于东海”,心情如何?(快乐、开心等)此时,她眼中的东海是怎样的?(波澜壮阔、美丽辽阔等)不幸的是,她溺水身亡化作了精卫。
3.想象精卫填海的情节。
(1)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指导看插图:观察精卫的外形、动作、神态,说说此刻精卫眼中的东海是怎样的。(波浪滔天、十分凶险等)
(3)引导:“衔西山之木石”只坚持了一天吗?(抓住“常衔”一词,想象精卫填海时间的漫长)
(4)点拨:精卫在填海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她是怎么做的?
①出示句式:
顶着狂风巨浪,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顶着炎热的太阳,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迎着刺骨的寒风,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淋着冰冷的暴雨,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他人的不解和质疑,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生根据句式汇报想象。
4.练习完整讲述故事。
(1)同桌合作练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2)指名讲述,鼓励其他同学适时补充。
引导:
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很久很久以前”或“有一天”)
②女娃的形象是什么样的?(描述想象中的女娃形象)
③女娃不幸被狂风巨浪吞噬,她会怎样想?(想象女娃溺水后的心情与立下的宏愿)
④精卫怎样填海?(学生想象精卫填海的动作、心理、神情和遇到的困难)
设计意图
通过抓关键字词,提供表达支架,化字为词,变词为场景,激发学生联系生活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丰富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进入创述故事的体验中。在逐句启发想象的基础上,依托文本情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具体地讲述故事,换位体会人物情感和内心,为创述故事提供思路、内容和情感支撑。
板块五 感悟形象,朗读背诵
1.自由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觉得非常神奇?
预设:
(1)游泳地点。出示资料,介绍东海。一个小女孩竟然在东海游泳。
(2)死而不灭。女娃死后,并没有消失得无影无踪,竟然化身为精卫。
(3)人鸟之变。一个是人,一个是鸟,本不相关,竟然发生联系。
(4)衔石填海。东海之大,鸟儿之小,精卫竟然要靠一己之力填塞东海。
2.感悟形象。
(1)提问:精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联系文中的具体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2)学生交流。
预设1:精卫经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块去填塞东海,从这里能够看出精卫的坚韧不拔。
预设2:从“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可以感受到精卫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挑战的精神。
预设3:从“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中可以感受到精卫的顽强意志。
3.朗读并背诵课文。
(1)学生按提示背诵课文。
炎帝____________,名曰____________。女娃____________,溺____________,故为____________,常衔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
(2)自由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此环节在学完全文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使语文要素得到有效落实。
板书设计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 精卫填海 | 用 时 | 5~8分钟 | |
活动内容 | 同学们,你读过文言文的神话故事吗?请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思考:“精卫填海”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 |||
精卫是谁 |
| |||
精卫填海的原因 |
| |||
精卫填海的经过 |
| |||
精卫填海的结果 |
| |||
成语的来历 |
| |||
★活动建议
1.结合注释、字典或联想等方法,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2.带着问题再读文言文,尝试填空。
3.同桌之间交流并完善答案。
4.集体交流,说一说对文言文的理解并回答问题。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 精卫填海 | 时间建议 | 10~15分钟 | |
预 学 内 容 | 熟读课文 | 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 ||
预习字词 | 1.写出或补全本课生字的音节,再把生字读两遍。 ____ì ________ ____ì f____ x____ 帝 曰 溺 返 衔 2.根据提示,正确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3.根据字典中的解释,给词语中的“少”选择正确的读音。 [shǎo] ①数量小的。 ②缺。 ③短暂地。 [shào] 年纪轻,跟“老”相对。 少年( ) 减少( ) 少量( ) 4.理解下面的字或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溺: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__ 堙:________________ 少女:________________ | |||
内容感知 | 课文讲了________的女儿________在东海游玩时被大海______________了。她变成了一只名叫______________的小鸟,每天衔来树枝和石子,要把________________。 | |||
资料搜集 | 1.搜集《山海经》的资料。 2.搜集《山海经》中其他的神话故事,并读一读。 | |||
阅读质疑 | 1.精卫填海表现了精卫的什么精神?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语文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习题课件ppt,共9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图文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dì帝,shào少,yuē曰,nì溺,我会认,fǎn返,多音字,shǎo少量,shào少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精品课件ppt,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山海经》,我会认,我会写,初读课文,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