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课件+教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25《王戎不取道旁李》.pptx
    • 25《王戎不取道旁李》.doc
    • 音频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mp3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1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3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4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5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6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7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8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1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3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5《王戎不取道旁李》pptx、25《王戎不取道旁李》doc、25王戎不取道旁李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并学习王戎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并推理判断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教学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学习王戎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并推理判断的思维品质。教学策略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突出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最终实现完整讲述课文故事的目标。认写字词认字:一是读准“戎、诸、竞”这几个字的音,根据“戎”的字理知道字义,会区别“竞”“竟”两个形近字;二是根据语境读准“折”这个多音字的音。写字:提倡学生自主识记。对重点字进行点拨、指导:“戎”是半包围结构,部首为“戈”,笔顺为:横、横、撇、斜钩、撇、点;“竞”,部首为“立”,上下结构,中间部分是“口”,要与“竟”区分开来。朗读指导(1)读准字音。掌握生字读音,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区分不同读音。读准多音字“折”:本课中读zhé,表示“断,弄断”;表示“翻转,倒腾”时读zhē,如“折腾”;表示“断”“亏损”“姓”时读shé,如“绳子折了”“折本(2)正确停顿。四年级学生对正确停顿已经有了初步感悟,本文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语意停顿。可以让学生结合注释,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练习;重点句子,教师适当点拨。例如:“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学生较难掌握,要引导学生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把握停顿位置。李树在哪里?怎么样了?是什么把树枝压弯了?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并读好句子。(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可采用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主练读、学伴互读、全班展示评读的方式,读好节奏,培养语感,最后熟读成诵。阅读理解,学习复述(1)理解字词。文中一些重点字词的意思,可引导学生根据注释理解。“尝”,曾经;“唯”,只有;“信然”,的确如此;“竞走”,在文中的意思是争着跑过去,与现代汉语中的体育运动项目“竞走”不同;联系三年级学过的《守株待兔》一课,巩固“走”在文言文中是“跑”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中的三处“之”的意思。(2)读懂故事。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自读课文,串联词义理解句子意思通过交流课后习题“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隐含的道理。(3)学习复述。读懂故事是复述的基础。注意要把文言文的词汇转化为现代语言,并且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完整地复述。可以按照学生能力分为两个层次:对讲述有困难的学生,重在练习把故事讲完整,可参考注释、结合情节,在组内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指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想人物的对话、动作,练习把故事讲生动,如:大家看到“李树多子折枝”会有什么对?心里会怎样想?见到王戎不动,会怎样追问?王戎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这些内容补充到故事中。积累运用从词句积累、语言表达等角度进行口语交际或练笔指导,突出语言运用。(1)结合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推理:好的东西,一定会为人所知道→李子在道边,成熟后一定会有人去吃→如果好吃,必然会被人吃掉→如果不好吃,一定还在树上。学生自己读课文,进入角色,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王戎,你会怎样思考呢?通过推理,拓展学生的思维。(2)小组交流王戎为什么不吃?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回忆学过的课文或自己知道的故事,说一说:还有哪些人物有善于思考、推理判断的品质?如,曹冲、司马光等,讲讲这些人物的故事。(3)拓展阅读《王戎观虎》,感受王戎的勇敢。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2.搜集相关资料,布置学生预习。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借助教材图片、注释等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查找王戎的资料,搜集学过的或自己知道的古代善于思考的人物的故事。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揭题引言,初识王戎活动1 导入新课,回顾学法1.学生背《司马光》,教师点评。预设:注意停顿,“迸”的读音。2.学生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预设:(1)理解题目意思。(2)熟读成诵。(3)借助注释、插图。(4)复述课文内容。(5)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其中道理。活动2 读懂课题,初识王戎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篇文言文,这也是一位像司马光一样富有智慧的古代少年。教师板书课题。2.全班读课题,识记“戎”字。学生交流怎样记住“戎”字,教师相机点拨:右上的“戈”代表兵器,左下的“”代表铠甲,两部分合在一起是武器的总称,也代指军事、军队,如:戎装、兵戎相见。学生交流“戎”字的书写要点,教师相机小结:斜钩的书写要把握好弧度,写得挺拔舒展。两个撇画要写出区别,第一个是竖撇,第二个是斜撇。学生练习写字。3.读懂课题。(1)读通题目,教师相机点拨:注意读好词语之间的停顿,王戎/不取/道旁李。(2)师生交流,理解题意:提问:通过课题你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故事吗?预设:“道旁”就是“道路旁边”,“李”指的是“李子”,一种水果。讲的是王戎不摘道边李树果实的故事。4.简介王戎。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明过人。他因平定吴国有功,被封为安丰侯,官至尚书令、司徒。5.了解作者。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并博览皇家典籍。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6.《世说新语》简介。《世说新语》又名《世说》,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主要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年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逸事。它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设计意图本文内容虽少,但也是文言文,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回顾三年级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可为下面读懂文言文奠定基础。读懂课题,既是对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又让学生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板块二 识记生字,读通课文活动1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读准字音。预设1指生出示自己找出的生字:尝、诸、竞、唯。(1)指名读,全班齐读。(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全班齐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预设2多音字“折”的字音。本课中读zhé,表示“断,弄断”;表示“翻转,倒腾”时读zhē,如“折腾”;表示“断”“亏损”或“姓”时读shé,如“绳子折了”“折本”。2.指导书写。提问:书写“尝、诸、竞、唯”这几个字,要注意些什么?预设1“尝”容易写得上大下小。相机点拨:“云”的第二横要写舒展,与“”大致同宽。学生练写。预设2“竞”与“竟”容易混淆。通过注释了解“竞”的意思是比赛,互相争胜”,如“竞争”“竞选”“竞相开放”。“竟”的意思是“终了,完毕”“副词,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等,如“竟然”,中间是“日”。书写时注意“竞”的中间是“口”,不要写成“日”;“立”的第二横要写舒展,“儿”的竖弯钩要向外延伸。学生练写。活动2 熟读课文,注意停顿1.指导朗读,读好停顿。(1)学生自由练习读文,相互评价与交流,怎样读好停顿是重点。(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相机指导怎样读好停顿。预设:“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的停顿不够恰当。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句子意思,再把握停顿位置:李树在哪里?怎么样了?“折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把树枝压弯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句子。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读好停顿: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其余句子让学生结合注释,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练读。教师随机指导。2.反复练读,熟读成诵。教师相机点拨,培养语感。抓住情节,背诵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朗读,说说老师的朗读好在哪里。(2)学生自由练读、学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3)指生汇报故事情节,按照故事情节顺序熟读成诵。预设:学生可根据后面情节线索练习熟读与背诵:与小儿游→发现李树→此必苦李→信然。设计意图学习文言文,重在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学生能读流利、读熟了,课文意思就大致理解了。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做到熟读成诵。梳理情节,既便于熟读成诵,又承接下一步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衔接紧密。板块三 读懂课文,提升思维活动1 借助注释,理解词语意思,知道课文大意1.借助注释,理解词语意思,标出不懂的词句。同桌交流,全班汇报交流。预设1根据注释理解“尝、唯、信然”;“竞走”在文中的意思是争着跑过去,与现代汉语中的体育运动项目“竞走”不同;回忆三年级《守株待兔》中的“兔走触株”,巩固“走在文言文中是的意思。指名说课文大意,其他同学补充说明。预设2“尝与诸小儿游”意为“他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意为“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预设3古代的“道”的说法与含义。古代的“道”按照宽窄可分为路、道、途、径四种:能够三辆马车并行的地方称为“路”;两辆马车可以顺利通行的称为“道”;一辆马车能顺利经过的叫作“途”;仅仅是牛马能过的路则被称为“径”。预设4“然”的字义。“然”的意思有:(1)代词,这样,如此。(2)是,对。(3)后缀,表示状态。“信然”的“然”的意思是(1)。找出与“信然”的“然”含义相同的词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不以为然(  ) 一目了然(  ) 防患未然(  ) 理所当然(  ) 道貌岸然(  ) 果然(  ) 突然(  )2.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中三处“之”的意思。出示: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取之,思考、交流三个分别指什么。预设:第一个和第三个“之”都指李子,第二个“之”指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3.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自读课文,串联词义,理解句子的意思,能讲一讲这个故事。活动2 讨论交流,体会人物形象,理解王戎的思维过程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课后第三题:“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隐含的道理。提问:1.面对路边的李树,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去摘李子,王戎却不去呢?2.王戎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预设1了解王戎的推理过程:好的东西,一定会为人所知道→李子在道边,道边行人多,成熟后一定会有人去吃→如果李子不苦,必然会被人吃掉→如果李子苦,一定还在树上→这棵树李多枝折,一定是苦李。预设2王戎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具备冷静观察、分析之后再行动的思维品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然后再行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预设3可让学生讲讲《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知道的其他中国古代智慧少年的故事,如:《甘罗12岁为相》《诸葛恪得驴》《文彦博灌水取球》等。小结:王戎年仅七岁,就能根据眼前的情景推测出李子的味道。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样才能不盲目行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设计意图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意思,相机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思考王戎的思维过程,体会王戎的人物形象,学习遇事认真观察、冷静思考的品质。板块四 复述课文,会讲故事活动1 背诵课文,练习复述采用自由朗读、指名范读、全班齐读等形式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按照“与小儿游→发现李树→此必苦李→信然”的顺序复述课文。活动2 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相机指导:(1)用自己的话把故事情节、内容讲出来。(2)鼓励创造性复述,想象、补充人物对话、神态、动作。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熟读成诵,理解课文内容,能抓住故事情节,复述课文大意也就顺理成章。因课文短小精悍,可在此基础上鼓励创造性复述,加深理解。板块五 回顾学法,拓展延伸活动1 指名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方法预设:1.理解题目意思。2.熟读成诵。3.借助注释、插图。4.复述课文内容。5.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其中道理。活动2 拓展学习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1.拓展学习《王戎观虎》。(1)出示原文,教师范读。(2)教师说出故事的大概意思。(3)说说王戎在这个故事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把下面两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好朋友听。(1)《文彦博灌水取球》(2)《诸葛恪得驴》3.自己搜集“竹林七贤”的故事,讲给同桌听。设计意图于学生阅历所限,掌握并运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本课基本按照学习方法渐次推进,最后通过回顾加深理解与记忆。拓展学习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宽理解,也是对语文要素的深入落实,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             发现李树      各自表现          思维品质               多子     诸小儿:竞走取之      只看表面 不做分析               折枝       王戎:不动 此必苦李    观察分析 再做决定学生课堂活动卡课 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用 时3~5分钟活动内容面对道旁的李子,其他孩子和王戎的做法有何不同?其他孩子的做法王戎的做法   ★活动建议1.通读全文,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主要意思。2.面对道旁的李子,其他孩子和王戎都是怎么做的?圈画出相关的句子。3.读一读圈画的句子,抓住关键词或者运用自己的语言填写表格。4.大胆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也要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表格。学生课前预学案课 题王戎不取道旁李时间建议10~15分钟熟读课文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预习字词1.给本课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戎(róng yóng)  诸(zū zhū)  竞(jìng jìn)2.根据书写提示,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3.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诸  储          竞  竟 (   ) (   )蓄  (   )然 (   )争4.写出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的意思。尝:__________________   竞走:__________________唯:__________________   信然: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感知1.王戎和小伙伴们在路边发现了一棵(   )。A.桃树   B.梨树   C.李树2.王戎不摘李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告诉了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动脑思考的道理。资料搜集1.搜集王戎的资料。2.搜集古代其他智慧儿童的故事。阅读质疑1.王戎为什么不告诉其他小朋友李子是苦的?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课件ppt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课件ppt,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结构半包围,部首戈,结构上下,部首冖,结构左右,点击播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戎兵器军队,王戎不取道旁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