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共4页。
《世说新语》二则课时练习(共100分)一、 文学常识。(共10分,每空2分。)《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____________,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一部___________,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其中《咏雪》选自___________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共20分,每空2分。)(1)俄而雪骤 ____________ (2)俄而雪骤____________(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 (4)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 (5)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 (6)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 (7)太丘舍去____________ (8)尊君在不____________ (9)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 (10)入门不顾__________ 三、 翻译句子。(共32分,每句4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5)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6)待君久不至,已去。 (7)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8)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四、 简单题。(共10分)(1)《咏雪》中兄妹两人把大雪纷纷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2)《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五、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题。(共28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③,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④,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⑤,须⑥期乃入。其为人若此。【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讫:完毕。④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⑤野亭:郊野外的亭子。⑥须:等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8分)太丘舍去 去:___________________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先期一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其为人若此 若: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相委而去 学而不思则罔B.下车引之 计日告之C.遂止于野亭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其为人若此 其一犬坐于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4)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5分)
参考答案:一、 《世说新语笺疏》 南 刘义庆 志人小说集 《言语》(1)不久,一会儿 (2)急 (3)相比 (4)趁,乘 (5)像什么(6)约定 (7)舍弃 (8)同“否” (9)拉,牵拉 (10)回头看三、(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2)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3)他二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4)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5)过了正午(友人)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以后(友人)才到。(6)(我父亲)等了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7)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8)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到了正午(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四、(1)我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我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雪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2)陈太丘依照约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离去。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五、(1) 去:离开 委:舍弃 期:约定 若:像,如同 (2)B(3)客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吗?”(或:客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郭伋向他们表示感谢。等到事情办完后,众儿童又将他送出城外。(4)道理: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启示: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