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丁香结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063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丁香结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063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丁香结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丁香结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语文年级/册六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2《丁香结》难点名称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用清新淡雅的语言描写了不同地方的丁香,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多个方面细致地刻画了丁香娇俏灵动、可爱芬芳、鲜润妩媚的形象,并由古人有关丁香结的诗句联想到了丁香结的来历,感悟到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就是“结”,得到了生命需要“结”的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本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当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学会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花草树木及其象征意义的图片,学生仔细观看,交流感受,进入本课的学习。导语: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今天我们通过丁香结来看一下作者的人生感悟。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丁香结)明确:“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以此为题,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宗璞 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髓,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红豆》,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2.学生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需注意的字音:“缀”和“拙”是翘舌音;“薄”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作bó;“恍”是后鼻音,注意不要读错。◆需注意的字形:“雅”右边是“隹”,不要写成“住”或“佳”;“薄”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2)理解词义。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预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记生字、理解词义的方法,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对生字、新词的学习。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1)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主要写了什么。(2)了解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主体,即描绘丁香的特点及阐述作者的独特感悟。预设:采用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姿态、花的气味、花的形貌、花的颜色等方面描写了丁香。(主体写丁香花。)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诗中的丁香结、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感悟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结。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点明中心,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感悟。)2.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初步感知丁香花的特点。(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地方的丁香,它们有什么特点?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2)教师指导朗读。过渡: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角度展现了丁香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吗?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课堂练习(难点巩固)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留下悬念。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了文章的层次。学完这节课,大家是不是也喜欢上了作者笔下的丁香?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丁香花的?作者又从丁香结中生发了怎样独特的感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主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欣赏了娇俏、妩媚、芬芳的丁香花,理解了丁香结中寄托的情感,体会到作者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感受,同时也领略了大作家的文笔的魅力。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学习作者的写法,用心观察,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能使自己的作文更生动、更吸引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丁香结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结论,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 丁香结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