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课堂检测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
1. 选词填空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 (青黑 青翠),树尖上 _____(戴着 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镶上 涂上)一道银边。
2.默写
⑴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⑵欲穷千里目, 。 (王之涣《登鹳雀楼》)
⑶夜来风雨声, 。 (孟浩然《春晓》)
⑷ ,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⑸ ,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 )
A.刮风 依靠 慈善 垂柳 B.晒着 绿苹 暖和 横卧
C.园圈 温晴 水纹 水墨画 D.摇蓝 斜射 稍微 烦燥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中。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2)春天像小姑娘, (比喻姿态优美)的,笑着,走着。
(3)小草儿也青得 (刺 逼)你的眼。
(4)山 (湿润 朗润)起来了。
(5)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衬托 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春天的江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空气清新了许多。
6.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烘托 风筝 欣欣然 沁人心脾 B.健壮 胳膊 协奏曲 谈笑风声
C.簿烟 蝴蝶 捉迷藏 心旷神怡 D.筋骨 渲泄 软绵绵 蓬勃生机
7.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在举行樱花展的公园里,一群姑娘们打扮得 在绚烂的樱花树下拍照。
(2)鸟儿宛转的歌声与山间的轻风流水 着,形成一曲美妙的乐章。
(3)班会上,老师让大家先 一下?好,充分发表意见。
A.花枝招展 附和 酿造 B.花枝招展 应和 酝酿
C.如花似锦 附和 酝酿 D.如花似锦 应和 酿造
8.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溪流吟着一首小诗。
9. 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0. 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1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上购物足不出户,有更多选择空间,但要提防各种欺诈行为。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有关部门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
C.要不要延长退休年龄?如何解决年轻人就业?很多人表示肯定。
D.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大约60英尺左右。
12. 把下面这段话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句序合理的短文。
①绿是生命的颜色。②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③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④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⑤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⑥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二、课内阅读理解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大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文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① ② ③ ④ 。
2.画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体、喻体分别是( )
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C.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白花。
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3.用“ ”线在文中画出两处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地方。
4.对加点的两个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
B.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
C.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
D.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指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
5.这个语段主要是写( )
A.小雪后山色 B.小山太秀气 C.小雪最妙 D.山的肌肤
6.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指出“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并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改写句子,要求着重突出小山的秀气。)
三、课外阅读理解
冬 雨
①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有“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
②北国的冬不就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竞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
③楼外,雨小,雾大,雨,淅淅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洒,悄无声息,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情,落在你的脸、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
④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雾蒙蒙,隐住村镇,裹住树,宠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观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
⑤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男卜学在枝头的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膨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
⑥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绘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
⑦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却也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愤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着,温暖的春在提前着,炎热的夏和金灿灿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⑧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引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让我早早地盼春来。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的没有绿野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1.①②③段依次从 觉、 觉、 觉写冬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④⑤⑥段分别写雨中的 、 和 ,充满了诗情画意。
2.第④段主要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雨中的雾,请简要说说这两种修辞手法在此段中的表达作用。
3.②段“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中的“竟然”二字是针对“ ”而言的。
4.⑦段“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中的“老皇历”是指 ;“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的特殊含义是 。
5.本文和课文《济南的冬天》描绘的都是我国北方冬天的景色,一是写冬天的雨,一是写冬天的雪。但二者所表达的感情,又有所不同。请你将不同处指出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 醉翁亭记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 醉翁亭记同步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基础,根据课文内容,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