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1-2题。
1.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A.西部B.东部C.南部D.北部
2.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A.森林一森林草原一草原一荒漠草原B.森林草原一森林一草原一荒漠草原
C.草原一荒漠草原一森林一森林草原D.荒漠草原一草原一森林草原一森林
【答案】1.C 2.A
【解析】1.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指数越大,植被覆盖程度越低。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南部,干旱指数最低,C对。西部、东部、北部指数较大,A、B、D错。
2.图示地区干旱指数自东南向西北增大,说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根据不同植被的耗水量,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A对。B、C、D错。
我国的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如图),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造成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B.“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C.“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D.“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4.该山地牧场牛羊成群的季节里
A.龙井的茶农采茶正忙B.洛杉矶火险等级最高
C.瑞典的极光绚丽多彩D.钱塘江正处在枯水期
【答案】3.D 4.B
【解析】3.影响植被类型主要因素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热量主要影响植物种属,如自低纬向高纬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等,水分主要影响植被群落景观,如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形成森林、草原、荒漠等。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应该是不同坡向的水分差异影响的。祁连山为东南-西北走向,影响祁连山的夏季风为东南风,降水差异主要体现在祁连山的东端和西端的差异,而坡向的水分差异主要受蒸发与降水对比的影响,水分充足一侧生长森林,“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D正确。故选D。
4.该山地牧场牛羊成群的季节里应该是盛夏季节,因为山上海拔高,凉爽。龙井的茶农采茶是在春季,A错误;洛杉矶属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天气干燥,火险等级最高,B正确;瑞典的极光在有极夜的季节(冬季)容易多见,C错误;钱塘江枯水期是在降水少的冬春季节,D错误。故选B。
读世界某地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和月均温分布图,完成5-6题。
5.关于该地夏半年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温和多雨B.高温少雨C.高温多雨D.温和少雨
6.该地对应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5.C 6.B
【解析】5.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该地区7月气温较1月低,判断位于南半球;终年高温,但干湿季分明,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半年高温多雨,所以C正确。
6.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该地区7月气温较1月低,判断位于南半球;终年高温,但干湿季分明,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所以B正确。
下图示意某种沉积物的分布。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等山地的西侧宽度较大,而东侧少见。据此完成7-8题。
7.造成该沉积物在小兴安岭分布状况的主要作用是
A.冬季风堆积B.泥石流堆积C.冰水堆积D.间歇性流水堆积
8.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该沉积物结构紧实、钙含量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生物作用B.冰川作用C.酸雨作用D.流水作用
【答案】7.A 8.D
【解析】7.由图可知,该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以黄土高原地区分布范围最大,根据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高原”可知,该沉积物为冬季风风力堆积形成。小兴安岭的西坡为冬季风迎风坡,受地形阻挡,风力减小,沙尘堆积,东坡为背风坡,沙尘较少,堆积较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较多,流水冲刷、下渗导致沙尘沉积物空隙小,结构紧实,降水下渗溶解矿物钙,产生淋溶作用,使堆积物上层含量普遍偏低,D正确。生物根系生长或微生物活动会使土壤疏松,A错误。东北地区地势较低,冰川作用不明显,B错误。东北地区不是我国主要酸雨区,酸雨作用不明显,C错误。故选 D。
温带雨林是指在中纬度高雨量地区生长的针叶或阔叶森林,温带雨林在很多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W岛(下图)温带雨林广布。据此完成9-10题。
9.W岛温带雨林中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阔叶树种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A.阴雨冷湿,年均温较低,光热不足B.土壤贫瘠,土层浅薄,植物种类少
C.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D.人类对阔叶树砍伐数量比针叶树多
10.与亚马孙热带雨林相比,W岛的温带雨林
A.树木年轮现象更显著B.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C.土壤的腐殖质层更薄D.植物的垂直分层更多
【答案】9.A 10.A
【解析】9.该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又有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该地为温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雨天数多,光照少。又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因此该地的热量和光照等自然条件无法满足阔叶林的生长,可以进一步推测,该地应该为阴雨冷湿的环境, 故A正确。温带雨林,枯枝落叶多,气温低,分解慢,土壤肥沃,土层深厚,B错误;冬季受西风影响大,不是冬季风,C错误;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人类砍伐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
10.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树木生长快,年轮稀疏;温带雨林气候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期变化显著,甚至到冬天内还能停滞,年轮密集,树木年轮现象更显著,A正确。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植物的垂直分层更多,降水丰富,气温高,淋溶作用强,土壤的腐殖质层更薄。故选A。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由亚热带地区的紫色砂岩、页岩发育而来,有机质含量少,但土壤肥沃,富含钙、磷、钾等营养元素。完成11-12题。
11.发育四川盆地紫色土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12.影响紫色土肥沃的主要因素是
A.成土母质B.生物C.气候D.地形
【答案】11.C 12.A
【解析】11.根据材料,“四川盆地的紫色土由亚热带地区的紫色砂岩、页岩发育而来”,结合所学知识,砂岩、页岩属于沉积岩,故发育四川盆地紫色土的岩石按成因属于沉积岩,C对。喷出岩、侵入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变质岩是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ABD不对。故选C。
12.根据材料,紫色土“有机质含量少,但土壤肥沃,富含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故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紫色砂岩、页岩,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成土母质,故影响其肥沃的因素是成土母质,A对。生物主要提供土壤中的有机质,B不对。气候、地形可以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迁移,但不能提供丰富的影响物质,故不是主要因素,CD不对。答案选A。
威海某中学暑假进行研学旅行,野外考察了东北平原、江南丘陵、陕北高原等地的土壤剖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14题。
13.与东北平原的黑土相比,江南丘陵的红壤
A.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弱B.土壤腐殖质的累积量大
C.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D.地形使土壤的厚度增大
14.陕北高原的黄土
A.有机质含量较低,故呈黄色土B.适宜种植谷子等耐早作物
C.大量施用化肥,提高肥力D.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强
【答案】13.C 14.B
【解析】13.江南地区气候更加温暖湿润,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旺盛,分解作用强,故A错误。分解作用越强,土壤腐殖质的累积量越小,故B错误。江南降水更多,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更强,故C正确。丘陵地形比平原坡度大,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使土壤的厚度较小,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14.陕北高原的黄土有机质含量高,非常肥沃,故A错误。陕北高原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适宜种植谷子等耐早作物,故B正确。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故C错误。气温越低,微生物的活动越弱,分解作用缓慢,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15-17题。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15.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
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
16.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
17.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紧实度
C.增强抗旱涝能力D.减少地下径流量
【答案】15.B 16.A 17.C
【解析】15.退耕还林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如果生长缓慢则生态效益较差,极有可能生长迅速且具有固氮作用,有利于恢复土壤地力A错、B对。由于水土流失,如果刺槐需要湿润土壤的话,就不太适合生长,C错。木质坚硬的植被一般生长速度较慢,不适合在该地种植,D错。故选B。
16.读图表可知,封山育林无论是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以及固氮量都是最高的,所以减轻土壤侵蚀最为明显,故选A。
17.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为封山育林,森林植被的增加,导致下渗量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增加,土壤的水分条件增强,有利于提高抗旱涝能力,而土壤紧实度会降低,故选C。
太行山绵亘千里,横空叠起三层丹崖长墙,被地质、地理学家命名为嶂石岩地貌。这里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陡崖分为三级。每层高100~150米,绵延达10千米。在两级陡崖之间,是坡度较缓的平台。其上生有原始次生林,春夏翠绿如碧,深秋层林尽染。下图示意嶂石岩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8-20题。
18.图示阶梯状陡崖大致延伸方向是
A.向南凸出B.向北凸出C.西北一东南方向D.东北一西南方向
19.嶂石岩三级陡崖的形成反映该地区岩层
A.持续性抬升B.持续性下降C.抬升高度相同D.拾升幅度不同
20.两层陡崖之间的平台能够生长植物,说明平台
A.裂隙发育B.易于积存沉积物C.蓄水量大D.岩石硬度较小
【答案】18.D 19.D 20.B
【解析】18.根据材料“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阶梯状陡崖是断层构造形成的地形,可以推断太行山脉为断层山脉,其断层走向与太行山的走向基本一致,为东北--西南方向。选项D正确。
19.陡崖是板块挤压岩层断裂抬升而形成的,B不对;则三级陡崖是在地壳运动中,岩层沿断裂面差异性抬升的结果,三级陡崖的形成,表明该地区岩层抬升幅度不同,C不对,选项D正确。三级陡崖反映抬升幅度,不一定持续性抬升,A不对。故选D。
20.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岩石的风化物是成土母质,平台因坡度较缓,易于积存沉积物,利于发育土壤,选项B正确。植物生长与岩石裂隙或者硬度关系不大,AD不对。植被生长需要一定量的水,但不一定要求蓄水量大,C不合理。故选B。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科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200m,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南麓。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寒冷,暖季草类植被茂盛,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某研学小组在专家的指导下,观测了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下图)。
(1)研学小组采集土壤标本运用相关器材分析土壤成分,发现海北站土坡有机质含量特別丰富。联系该地气候条件,分析成因。(6分)
(2)研学小组观测了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气温及地温,发现其日变化明显。分析该现象的成因。(6分)
【答案】(1)暖季气温较高,光照充足,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多;冷季漫长,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增强,表层地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增强,CO2释放速率增大;太阳辐射减弱后,地温气温均降低,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减弱,CO2释放速率逐渐降低。
【解析】(1)由材料可知,海北站“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寒冷,暖季草类植被茂盛,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与生物量及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关系密切。由于暖季草类茂盛,有机质多。而冬季漫长寒冷,微生物分解速度慢,使得有机质容易积累。同时,年降水量小于600mm,淋溶作用弱,表层有机质集中,所以海北站土坡有机质含量丰富。
(2)由于“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所以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释放速率就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于地面,所以地温与气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增强,地温增高,近地面大气的温度随之增高,在下午14点左右达到最高,此时土壤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作用强,而太阳辐射减弱后,地温与气温也相应降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二氧化碳释放速率也降低,从而使得地温、气温和二氧化碳释放速率三者之间有明显的日变化。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该岛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约占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10%,人口稀少,动植物资源丰富。下图为加里曼丹岛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国,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近几年来为大力种植橡胶,加里曼丹岛一直在砍伐热带雨林。下图为热带雨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1)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博物馆”之称,简述其自然原因。(4分)
(2)分析加里曼丹岛热带雨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3)指出该岛大力种植橡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
【答案】(1)地处板块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2)该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岛屿面积大,热带雨林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自然条件地区差异较大;地域相对孤立特有动植物较多;人类开发破坏较少。
(3)降水减少:上游侵蚀作用增强,沟谷加宽加深,中下游沉积作用增强,平原面积增大:地表径流增加,含沙量增大: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生态环境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1)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2)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应从气候、地形等优越自然条件和人类影响小或建保护区等方面来分析,纬度越低,面积越大,地貌越复杂,地势起伏越大,相对高度越大,水热组合状况越多,物种越多;区域越孤立,受人类的干扰越小,物种越丰富。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加里曼丹岛地处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知该岛地势起伏大,自然条件地区差异较大;该岛地域相对孤立,特有动植物较多;早期人类开发破坏较少。
(3)该岛大力种植橡胶将导致该地区植被破坏,植物单一,保持水土能力大为降低,涵养水源能力大为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土壤肥力下降,对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从河流水文特征、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等方面回答。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公路、铁路等建成后,要对施工后的道路两侧坡面进行工程加固,再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来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于2009年4月构建了G85成渝高速永川段试验区,在试验区内分别构建了草本、灌木,乔木、草-灌一乔混合四种初始乡土植被类型,并进行了为期5年的观察,图a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差异,指数越大,物种越丰富;图b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的产沙模数的变化差异,模数越大,产沙量越大。
(1)概括试验期间四类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4分)
(2)实验显示草-灌-乔混合型边坡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强,试分析原因。(6分)
(3)道路两侧的边坡治理早期应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试说明理由。(4分)
【答案】(1)各类型植被物种多样性均增大;早期(第1~2年),草本型植被多样性占优势(种群数最丰富);后期(第3~5年)混合型植被多样性占优势(种群数最丰富);乔木型植被多样性(种群数)一直最少。
(2)混合型植被生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极为突出;地上茎、叶具有垂直分层结构,对雨水拦截、缓冲作用显著;枯枝落叶对土壤的发育和保护作用强;乔木、草、灌的根系立体纵横交错,固土作用强。
(3)草本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生长快;早期种植草本,其物种多样性显著;能快速板结(固定)表土,雨日产沙量少(利于水土保持)
【解析】(1)试验期间四类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可以从总体上描述再分阶段描述。从总体上看,试验期间各类型植被物种多样性均增大。分阶段来看,在第1~2年,草本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物种最丰富,所以,草本型植被多样性占优势。在第3~5年,混合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物种最丰富,所以,混合型植被多样性占优势。而乔木型植被多样性一直最少。
(2)草-灌-乔混合型边坡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强,其原因可以从物种的多样性,茎、叶的垂直分层结构,枯枝落叶、根系特点等方面分析。从物种的多样性来看,混合型植被生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极为突出。从茎、叶的垂直分层结构来看,混合型植被地上茎、叶具有垂直分层结构,对雨水拦截、缓冲作用最显著,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从枯枝落叶来看,混合型植被枯枝落叶多,枯枝落叶对土壤的发育和保护作用强。从根系特点来看,乔木、草、灌的根系立体纵横交错,固土作用更强。所以,草-灌-乔混合型边坡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强。
(3)道路两侧的边坡治理,早期应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其原因可以从适应性、物种多样性和产沙量方面分析。从适应性来看,草本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生长更快。从物种多样性来看,据材料可知,在早期种植草本植物,其物种多样性最丰富。从产沙量来看,在早期种植草本植物,能快速板结(固定)表土,使雨日产沙量最少,更有利于水土保持。所以,道路两侧的边坡治理早期应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