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4083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4083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40830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一、科学探究题1.(2021·北京)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小组同学利用1.5%的肥皂水比较水的硬度。【查阅资料】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Ⅰ、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Ca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问硬度的硬水。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组别第1组第2组第3组实验操作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混合溶液用量/滴0001x1222肥皂水用量/滴510205102051020产生泡沫量少多很多无少多无无少 【解释与结论】(1)对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______。(2)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应为______。(3)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4)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Ⅱ、比较不同水样的硬度【进行实验】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实验操作水样肥皂水用量/滴市售纯净水2煮沸后的自来水6自来水9湖水14 【解释与结论】(5)硬度最大的水样是______。(6)由上述实验可知,能将自来水硬度降低的方法有______。(7)继续实验,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其实验方案为______。2.(2020·北京)丙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用于制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和防霉的效果。I.探究丙酸钙的性质【进行实验】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序号①②装置 现象试管内壁有水雾注入酸后,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1)②中现象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由实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Ⅱ.探究丙酸钙防霉的效果【进行实验】分别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组别第1组第2组序号① ②③④⑤⑥⑦⑧配方面粉/ g5050505050505050酵母/ g0.750.750.750.750.750.750.750.75蔗糖/ g000055x5丙酸钙/g00.060.100.1500.060.100.15开始发霉时间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 【解释与结论】(3)设计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4)第2组,⑦中x为_______。(5)对比第1组、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反思与评价】(6)某同学认为“制作面食、糕点时,丙酸钙用量越大越好”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3.(2019·北京)下图“黑面包”实验中,蔗糖(C12H22O11)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提出问题】改变糖的种类、浓硫酸的体积、水的滴数和温度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进行实验】分别取5g糖粉进行实验,根据前2min的现象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分,记录如下:表1实验记录实验糖浓硫酸体积/mL水的滴数温度/℃效果得分1蔗糖4522652蔗糖51030813蔗糖61550934冰糖41050915冰糖51522886冰糖a530757葡萄糖4153008葡萄糖555009葡萄糖610220 【处理数据】分析表1,计算效果得分均值,结果如下:表2效果得分均值因素糖浓硫酸体积/mL水的滴数温度/℃蔗糖冰糖葡萄糖45651015223050均值79.784.7052.056.356.046.757.360.351.052.061.3 依据均值推断最佳实验方案,均值越高,效果越好。【解释与结论】(1)蔗糖变成黑色的炭,发生了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推测放出的气体含SO2,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6中,a为_____________mL。(4)根据表2推断,“黑面包”实验最好选择5g冰糖、5mL浓硫酸、_____滴水和50℃【反思与评价】(5)表2中,22℃对应的均值为51.0,计算该值所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综合分析,使实验3的效果得分高于实验4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8·北京)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 H2SO4 = CuSO4 + H2O + Cu【进行实验】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序号1-11-2装置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序号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2-11:9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少量黑色物质2-21:10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2-31:11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2-41:12无黑色物质2-51:13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1)配平化学方程式: ___ C+ ___ CuO高温___ Cu+ ___ CO2↑。(2)实验1—2中,证明产生CO2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1的目的是 __________ 。(4)实验2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 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 产生泡沫多少 1 第2组实验以肥皂水为变量,探究肥皂水多少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硬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多 湖水 煮沸 另取相同量山泉水,滴加肥皂水记录产生泡沫所需肥皂水量,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解析】【分析】【详解】(1)对比②和⑧可知,加入相同量肥皂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产生泡沫多少,故填:产生泡沫多少。(2)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混合溶液用量应相同,⑤中x应为1,故填:1。(3)第2组实验以肥皂水为变量,探究肥皂水多少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故填:探究肥皂水多少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4)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硬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多,故填:硬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多。(5)硬度越大,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越大,故硬度最大的水样是湖水,故填:湖水。(6)由表中数据可知,煮沸后的自来水相对于自来水,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减小,硬度减小,故煮沸可以降低自来水硬度,故填:煮沸。(7)另取相同量山泉水,滴加肥皂水记录产生泡沫所需肥皂水量,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故填:另取相同量山泉水,滴加肥皂水记录产生泡沫所需肥皂水量,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2. 丙酸钙受热后产生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 探究丙酸钙的质量大小是否对于丙酸钙防霉效果有影响 5 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无影响 不同意。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解析】【详解】Ⅰ、解释与结论:(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丙酸钙加热后生成的固体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可得出:丙酸钙受热后产生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Ⅱ、解释与结论:(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组实验,其它因素相同,只有丙酸钙的质量不同,故该实验是探究丙酸钙的质量大小是否对于丙酸钙防霉效果有影响;(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组与第1组其它数据相同,只是第1组无蔗糖,而第2组有蔗糖,且第2组加入蔗糖的质量应相同,故x=5;(5)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开始发霉的时间相同,故说明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无影响;反思与评价:(6)由题干信息可知,丙酸钙属于食品防腐剂,且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故填:不同意;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3. 化学 浓硫酸中有硫元素和氧元素,蔗糖中含有氧元素,则生成物中也会有硫元素和氧元素 6 15 65、88、0 浓硫酸的体积和水的滴数【解析】【详解】(1) 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炭黑的化学式为:C,物质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写:化学;(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之一: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浓硫酸中有硫元素和氧元素,蔗糖中含有氧元素,则生成物中也会有硫元素和氧元素;(3)对比表1数据可得,糖为冰糖时,浓硫酸体积缺少6mL,故填写:6;(4)分析表2可得,5g冰糖、5mL浓硫酸、15滴水和50℃时,数值同组最大,故填写:15;(5) 表2中,22℃对应的均值为51.0,计算均值的方法是:,故填写:65、88、0;(6)对比表1和表2数据可得,6mL浓硫酸比4mL效果要好,15滴水比10滴效果要好,故综合分析,使实验3的效果得分高于实验4的因素有浓硫酸的体积和水的滴数。【点睛】该题为科学探究题,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4. 1 2 2 1;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探究木炭与氧化铜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 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是恰好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 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 稀硫酸。【解析】【详解】(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方程式:C+2CuO高温 2Cu+CO2↑;(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如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3)实验1-1,反应物受热面积较大,实验1-2反应物受热面积较小,故实验1与实验2形成对比实验,可以探究木炭与氧化铜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4)由表可知,当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是恰好反应,即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5)由表可知,当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生成物中含有Cu和CuO,没有必要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6)因为Cu2O + H2SO4 = CuSO4 + H2O + Cu,所以向红色固体中加稀硫酸如溶液变为蓝色,可以可以说明有Cu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共13页。
这是一份新疆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科学探究题,共10页。
这是一份广西贵港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流程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