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1课时三角形中边的关系教案新版沪科版 教案 2 次下载
- 2022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2课时三角形中角的关系教案新版沪科版 教案 2 次下载
- 2022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教案新版沪科版 教案 2 次下载
- 2022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2命题与证明第2课时证明教案新版沪科版 教案 2 次下载
- 2022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2命题与证明第3课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推论12教案新版沪科版 教案 2 次下载
初中数学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3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第3课时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画图的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经历画、折等实践操作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及创新精神;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和自主探究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区别,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课前准备
课件、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这里有一块三角形的蛋糕,如果兄弟两个想要平分的话,你该怎么办呢?本节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与高的有关概念
【类型一】认识角平分线、中线与高
例1 如图所示,在△ABC中,∠1=∠2,G为AD中点,延长BG交AC于点E,点F为AB上一点,CF⊥AD于点H,下面判断正确的有( )
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E是△ABD边AD上的中线;③CH为△ACD中边AD上的高.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解析:由∠1=∠2知AD平分∠BAE,但AD不是△ABE内的线段,所以①错;同理BE经过△ABD中边AD的中点G,但BE不是△ABD中的线段,故②不正确;由于CH⊥AD于点H,故CH是△ACD中边AD上的高,故③正确.答案为A.
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时,一定要注意它们都是线段,且都在三角形内部.三角形的高是垂线段,可在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与三角形的一条边重合.
【类型二】三角形高的画法
例2 画△ABC的边AB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 )
解析:根据概念可知,三角形的高即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过点C作边AB的垂线段,即画AB边上的高CD,所以画法正确的是D.故选D.
方法总结: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高必须满足:(1)过该边所对的顶点;(2)垂足必须在该边或在该边的延长线上.
探究点二:三角形中有关中线、角平分线、高的常见计算
【类型一】应用三角形的中线求线段的长
例3 在△ABC中,AC=5cm,AD是△ABC的中线,若△ABD的周长比△ADC的周长大2cm,则BA=________.
解析:如图,∵AD是△ABC的中线,∴BD=CD,∴△ABD的周长-△ADC的周长=(BA+BD+AD)-(AC+AD+CD)=BA-AC,∴BA-5=2,∴BA=7cm.
方法总结:通过本题要理解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ABD与△ADC的周长之差转化为边长的差.
【类型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结合求角度
例4 如图所示,AD,AE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36°,∠C=76°,求∠DAE的度数.
解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AC的度数,在Rt△ADC中,可求得∠DAC的度数,AE是△ABC的角平分线,有∠EAC=∠BAC,故∠DAE=∠EAC-∠DAC.
解:∵∠B=36°,∠C=76°,∴∠BAC=180°-∠B-∠C=68°,∵AE是△ABC的角平分线,∴∠EAC=∠BAC=34°.∵AD是高,∠C=76°,∴∠DAC=90°-∠C=14°,∴∠DAE=∠EAC-∠DAC=34°-14°=20°.
方法总结: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角平分线、高的相关性质进行简单计算,注意图形中的角的数量关系.
【类型三】利用中线解决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例5 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设△ABC,△ADF和△BEF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和S△BEF,且S△ABC=12,则S△ADF-S△BEF=________.
解析:∵点D是AC的中点,∴AD=AC,∵S△ABC=12,∴S△ABD=S△ABC=×12=6.∵EC=2BE,S△ABC=12,∴S△ABE=S△ABC=×12=4.∵S△ABD-S△ABE=(S△ADF+S△ABF)-(S△ABF+S△BEF)=S△ADF-S△BEF,即S△ADF-S△BEF=S△ABD-S△ABE=6-4=2.故答案为2.
方法总结: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高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底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高的比.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而且还要对三种线段的表示方法和性质进行探讨.在教学中,一直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后,能够对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有很好地理解,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探究、发现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在变式练习中,及时发现错误,并展示出来一起讨论.使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八年级上册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归纳结论,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3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3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合作交流1,合作交流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沪科版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