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第十节《登泰山记》第二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79 次下载
- 第八单元第一节《丰富词语积累》课件+教案 课件 79 次下载
- 第八单元第三节《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课件+教案 课件 8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第一节《静女》课件+教案 课件 81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第二节《涉江采芙蓉》课件+教案 课件 83 次下载
语文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完整版课件ppt
展开2.原来古代有很多的词汇和现在意思不一样,倘若我们用今义去解释古义大概会闹很多笑话。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题。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1.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
如“引”:《说文》解释“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成语“引而不发”的“引”,就用引的本义,其他意义如“延长、引申、引导、引退”等,都是从“开弓”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
2.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引申义和本义密切相关,本义是引申义的根据,引申义是本义的发展,本义只有一个,而引申义可以有一个、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些意义都是跟本义有着意义上的联系,一词多义的现象就是由此产生的。
引申义有远近之分,离本义近的叫作近引申,离本义远的叫作远引申。远引申一般是由近申义再引申的,所以也称为间接引申,近引申也叫直接引申。
3.词的比喻义
比喻义是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由两者之间的相似点相沟通而产生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1.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或者借助网络,探究以下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素: 明确:“素”,会意字。本义是未染色的丝织品,这种织品柔软光洁,色白,《孟子·滕文公上》:“冠素。”冠素,就是戴着用未染色的丝布做的帽子。
从丝织品的颜色引申出“白色”的意义。《诗经·召南·羔羊》中的“素丝五纪”就是“白色丝五条”。 把丝织品的颜色用在抽象意义上,引申出“白白”“空”的意义,《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不素餐”就是“不白吃闲饭”。
“素”未着色,体现了丝织品的本色,所以引申出“朴素”的意义。《淮南子·本经》:“其事素而不饰。” “白色”“白白”“空”“朴素”等意义都是从“素”的本义所概括的颜色引申而来的。
明确:“兵”,是个会意字。小篆字形是双手持斧,本义是兵器。《说文》:“兵,械也。”《楚辞·九歌·国殇》:“车错彀兮短兵接。”成语“砺兵秣马”。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以本义为中心,直接引申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资治通鉴·吴纪》:“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苏洵《六国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以本义为中心,直接引申出与兵器有关的事——“军事”“战争”。《孙子兵法·计篇》:“兵者,国之大事。”《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
2.解释下列词语的本义,并举例说明其比喻义。 (1)风浪:
明确:“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为:艰险的遭遇。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风起云涌:
明确:“风起云涌”本义为:大风起来,乌云涌现。 比喻义为:事物出现得很多很盛。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反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3)曙光:
明确:“曙光”本义为:清晨的日光。 比喻义为:已经在望的幸福。如: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战,中国老百姓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4)赤裸裸:
明确:“赤裸裸”本义为: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比喻义为:毫无遮盖掩饰。如:殖民者赤裸裸的残酷的掠夺,激起了当地土著民族顽强的反抗。
(5)传声筒:
明确:“传声筒”本义为:话筒。 比喻义为:照着人家的话说,自己毫无主见的人。如:他不过是个传声筒,制造谣言的不是他。
3.把握古今意义的不同 古今词义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2)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
(3)词义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
(4)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作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如“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
(5)感情色彩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作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是“批评议论”之义,而今天的“谤”却是“恶意中伤”之意,已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
还有大家熟悉的“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1.请查阅资料,分析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并分别举出实例。 (1)交通:
明确:古义是勾结,例:《汉书·江充传》:“(赵太子丹)交通郡国豪猾,攻剽为奸,吏不能禁。”今义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例:交通发达的城市。
(2)爪牙:
明确:古义是国家的猛将、帝王在军事上的勇猛助手,褒义词,例:《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今义是坏人的帮凶、走狗,贬义词。例:他其实也不过是乱世权贵的爪牙。
(3)锻炼:
明确:古义除“冶金”之义外,还有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的意思,贬义词。例:《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今义是通过体育运动来强健体魄,或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来提高觉悟、增强能力。例:锻炼身体。
(4)牺牲:
明确:古义是牛、羊、豕等祭品。例:《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今义是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例:为国家牺牲的英烈。
(5)经济:
明确:古义是经国济民、治理国家。例:杜甫《上水遣怀》:“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今义是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例:世界银行向阿富汗提供逾2亿美元支持其经济发展。
(6)便宜:
明确:古义是方便适宜、因利乘便,见机行事(“便”读biàn)。例:《史记·汲黯传》:“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民。”今义是商品的价格低廉(“便”读pián)。例:爱迪生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价格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1.解释下列红色字体字词的含义,注意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百读不厌 爱莫能助 奔走相告 久假不归 文不加点 吊民伐罪 登高自卑 具体而微 形容枯槁
明确: 厌,古义为满足,今义为讨厌、厌恶。爱,古义为同情、怜惜,今义为喜爱。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假,古义为借,今义为假期或不真。点,古义为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今义为标点。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9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备课课件ppt</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义扩大,弄瓦之喜,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褒贬变化,古义批评议论,轻重变化,求甚解,查字典,善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a href="/yw/tb_c400179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课内容课件ppt</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任务一探究一词多义,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9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课文ppt课件</a>,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