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版沪科版(45份)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1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几何图形与点、线、面、体的关系,理解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区别。
2、了解平面与平面图形及几何体和立体图形的概念。
3、从这节课开始接触几何图形,通过这节课对图形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通过七巧板的讲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实际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由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图形的概念与判断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由面旋转成体是本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察实物及欣赏图片:
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形的世界中,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几何图形.本节我们就来研究图形问题.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立体图形
【类型一】立体图形的认识
例1 观察下列实物模型,其形状是圆柱体的是( )
解析:圆柱的上下底面都是圆,所以正确的是D.
方法总结:结合实物,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
【类型二】立体图形的名称与分类
例2 如图所示为8个立体图形.
其中,是柱体的序号为________,是锥体的序号为________,是球的序号为________.
解析:分别根据柱体、锥体、球体的定义可得结论,柱体为①②⑤⑦⑧,锥体为④⑥,球为③,故填①②⑤⑦⑧;④⑥;③.
方法总结:正确理解立体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探究点二:平面图形
例3 有下列图形,①三角形,②长方形,③平行四边形,④立方体,⑤圆锥,⑥圆柱,⑦圆,⑧球体,其中平面图形的个数为(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解析:根据平面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可判断①②③⑦是平面图形.故选B.
方法总结:区分平面图形要记住平面图形的特征,即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探究点三:几何图形的构成
例4 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是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2)图②是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3)图①中共有了多少条线?这些线都是直的吗?图②呢?
(4)图①和图②中各有几个顶点?
解析:根据长方体、圆锥的构成特点解答.
解:(1)图①是由6个面组成的,这些面都是平的面;
(2)图②是由2个面组成的,1个平的面和1个曲的面;
(3)图①中共有12条线,这些线都是直的;图②中有1条线,是曲线;
(4)图①中有8个顶点,图②中只有1个顶点.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要联系实物的形状与面的形状作对比,然后作出判断,平面与平面相交成直线,曲面与平面相交成曲线.
三、板书设计
1.立体图形
特征: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
2.平面图形
特征: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3.几何图形的构成元素
教学反思
本节利用课件展示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几何图形,几何体,平面图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几何图形,几何体,平面图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