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案7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145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案7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145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4.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5.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2.笑谈“碰壁”的深刻含义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
【学习过程】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吊唁(yān yàn) 挨打(āi ài)
女佣(yòng yōng) 追悼(dià dà)
殡仪馆(bīn bìn) 正月(zhēng zhèng)
二、读读写写,看谁写得既正确又工整
zhuī dà( )
ài fǔ( )
nù há( )
shēn à( )
ké su( )
shēn yín( )
wǎn lián( )
xiū kuì( )
三、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情节
( )的内容
( )的表情
剧烈地( )
痛苦地( )
微弱的( )
四、我会选
爱抚、爱戴
1.鲁迅先生生前受到许多人的( )。
2.想到我今后再也得不到伯父的( )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五、句子小探究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四周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碰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句是__________句,改为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猜猜我是谁
1.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
2.把枣儿整个吞下去,形容读书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
3.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_______写得一篇回忆性文章,通过作者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________之情。
八、课内阅读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 )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 )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给带点的字写出音节。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联系时代背景,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部分内容中你感受到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
往事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喜欢,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全文的点睛之笔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段交代八九年前的作用是( )
A.说明我喜欢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B.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情,介意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C.写一段趋势,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
3.根据上下文,试推断下面词语的含义。
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菡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中“我”的感情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