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课后复习题
展开1.4 测量平均速度
1.(2022·广东肇庆·八年级期末)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在这8s内,物体( )
A.运动先慢后快 B.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最后4s的速度为4m/s D.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m/s
2.(2022·广东·汕头市金平区金园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用斜面和小车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
B.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
C.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运动时间,可以减小倾斜程度
D.实验时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将会导致上半段平均速度偏小
3.(2022·广东汕头·八年级期末)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4.(2022·广东江门·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在前10s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在前15s时间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该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10-20s时间内的速度______(选填“小”或“大”)。
5.(2022·广东云浮·八年级期末)小红做“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将物块从位置A拉到位置E。如图是物块从A处沿直线水平运动到E处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了一次。分析照片可知:物体从A处到E处共运动了_____cm的路程,物块从C处运动到E处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6.(2022·广东揭阳·八年级期末)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中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______(选填“A”或“B”);
(2)小球B的运动速度______m/s;
(3)小球A和B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vA______vB(选填“=”、“>”或“<”)。
7.(2022·广东湛江·八年级期末)如图, 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 s-t图象, 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 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______; 在第 3s 时,小车甲的速度______小车乙的速度 (选填“大于”、 “小于” 或“等于”); 小车乙在 6s 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8.(2022·广东·汕头市金平区金园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 000 s,步长是0.5 m,则他总走了__________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______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__的。
9.(2022·广东佛山·八年级期末)如图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用 _____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计时器测量运动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这个实验所依据原理是 _____。斜面长s1=0.6m,通过全程时间为5s,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1=_____m/s。
10.(2022·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小叶同学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1)实验前,要学会正确使用停表,如图乙所示,停表读数为 _____s;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选填“大”或“小”)。实验中为了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在B点放置了一金属片,其好处是:_____;
(3)由图甲可得:sAB=_____cm;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_____(选填“大“或“小”);
(5)用停表测得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tAB=2s,从A到C所用时间tAC=3s。如图丙所示的三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 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11.(2022·广东佛山·八年级期末)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所用时间是______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CD段的平均速度,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m/s。
12.(2022·广东广州·八年级期末)小洋向透明圆筒内装入温度为T的蓖麻油,然后在圆筒侧壁画了若干条平行于液面的标记线a、b、c、d、e,在油面上方中心处静止释放一颗直径约为的小铁球(小球的大小忽略),小球恰好沿圆筒轴线下落.小球从经过标记线a所在的平面开始记时,记录小球经过各标记线的时刻t和标记线到a的距离s,填入表。
表
位置
距离
时刻
a
0
0
b
15
c
100.0
30
d
150.0
45
e
200.0
60
(1)在测量标记线之间的距离时,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由图乙可知,为_______;
(2)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描出小球下落的图象_______;
(3)由图丙或表格可推测小铁球在蓖麻油中运动接近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13.(2022·广东广州·八年级期末)小明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为了验证猜想;
(1)首先,他把滑块在图示位置从静止释放,并滑到木板底部,测量下滑的路程、下滑的时间,如图甲所示。接着,改变斜面坡度,但关于滑块释放的位置,小红、小芳的方案不同,如图乙,能验证小明猜想的是______(选填“小红”“小芳”)的;
(2)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木块高度为______cm;
(3)小明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①求:第1次实验过程的平均速度______;
②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
实验次数
坡度
下滑路程/m
下滑时间/s
平均速度/
1
逐次变大
2
3
14.(2022·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情景。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分析实验图可知:小车在BC段通过的路程sBC=_____cm;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m/s。小车全程做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
(3)如果在A点松手后没有立即计时,则测得vBC会____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15.(2022·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斜面应保持_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少”)的坡度,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 ;
(3)段距离___________,小车在段平均速度___________;
(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16.(2022·广东惠州·八年级期末)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题图1所示。
①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 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②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_____c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_____cm/s;
③如图2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___。
17.(2022·广东广州·八年级期末)小玲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斜面总长为1m。她让小车从斜面最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斜面中点A和斜面最底端的时间分别为4s和6s。
(1)小玲利用公式______,计算出小车上半段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0.125m/s、0.167m/s。由此她得出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______(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小军发现,由于小玲实验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小车的长度,将会导致速度的测量结果比真实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小玲又利用了刻度尺测量出了小车的长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cm。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准确值应为______m/s。
18.(2022·广东广州·八年级期末)在110米跨栏比赛项目中,跑道上每隔放置一个栏。小昕在一次练习通过部分的两个栏之间的时间如图示,则
(1)小昕跑完110米的路程,教练给他计时的停表如图所示,她这一次训练的成绩是______s;
(2)求她全程的平均速度(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昕跨栏的全程是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22·广东江门·八年级期末)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全长55km,其中主桥长29.6km,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km,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全程小轿车最大限速100km/h。求:
(1)按照交通规则,小轿车从珠澳口岸到香港口岸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某小轿车通过主桥用时20min,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小轿车是否超速?
20.(2022·广东湛江·八年级期末)如图是小红同学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
(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秒?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多大?
21.(2022·广东云浮·八年级期末)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2.(2022·广东河源·八年级期末)小亮走路去图书馆,图书馆离他家1200m,前半段路程的速度是2m/s,后半段路程的速度是3m/s,求:
(1)小亮从家到图书馆所用的时间;
(2)小亮从家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BC.s-t图象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前4s内和后4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前4s内,物体的路程为12m,速度为
后4s内,物体的路程
s′=16m-12m=4m
速度为
所以该物体运动先快后慢,全程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
D.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解析】
A.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增加,是变速运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记录下通过中点的时间,用下半程路程除以下半程时间即可,B错误,符合题意;
C.斜面倾斜程度越小,小车运动越慢,在斜面上运动时间越长,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会使时间测量值偏大,计算出的上半程平均速度会偏小,D正确,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
A.由图可知,甲车在每10s内行驶的路程相同,但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每10s比前一个10s运动的距离增大,但不一定一直都是加速运动,故A不正确;
B.由图可知,在30~40s,乙车运动距离大于甲车运动距离,在此时间段乙车的平均速度比甲车的大,故B不正确;
C.由图可知,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距离等于乙车运动距离,在此时间段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不正确;
D.由图可知,在0~40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距离等于乙车运动距离,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4. 20 2 大
【解析】
[1]由图像可知:当时间坐标t1=10s时,对应的路程为s1=20m,物体在前10s内通过的路程为20m。
[2]由图像可知:当时间坐标t2=15s时,对应的路程为s2=30m,该物体的平均速度
[3] 在0-5s时间内的速度
10-20s时间内的路程为
s4=40m-20m=20m
速度
所以v3>v4
5. 8.00 0.15
【解析】
[1]如图所示,刻度尺每大格表示1cm,平均分成10小格,即分度值为0.1cm,故物体从A处到E处共运动了8.00cm。
[2]物体在C处时,左端读数为2.00cm,物块从C处运动到E处的距离为
物块从C处运动到E处共有2个间隔,故所用时间为
物块从C处运动到E处的速度为
6. A 0.8 >
【解析】
(1)[1]由图看出,小球A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同,因此小球A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2]由题意可知,闪光时间间隔为1s,小球B在第1s至第6秒这5内运动路程是4.0m,因此小球B的速度为
(3)[3]小球A在第1s至第6s这5内,通过的路程为
5.4m-0.4m=5.0m
速度为
故
vA>vB
7. 甲和乙 等于 12
【解析】
[1]甲图是s-t图象,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甲是匀速运动,而乙是v-t图象,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不变,故乙是匀速运动,故甲、乙都是匀速运动。
[2]小车甲的速度
而乙车的速度也为2m/s,故填等于。
[3]小车乙在 6s 内通过的路程是
故小车乙在 6s 内通过的路程是。
8. 3000 1 静止
【解析】
[1]由题意和图示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
s60000.5m3000m
[2]他步行的速度
v1m/s
[3]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手机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静止的。
知道小明的步长和步数求出行走的路程,再根据s=vt求出步行速度;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9. 刻度尺 0.12
【解析】
[1]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刻度尺测量。
[2]用公式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即为这个实验所依据原理。
[3]小车全程平均速度
10. 95.1 小 便于测量时间 40.0 大 C
【解析】
(1)[1]由图知,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靠近2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由于分针靠近2min,故秒针示数为35.1s,因此秒表读数为
t=1min35.1s=95.1s
(2)[2]斜面坡度越陡,小车运动时间越短,若要计时较准确,误差小一些,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应长一些,由此可知,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3]为了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在B点放置了一金属片,金属片的好处是确定终点位置,小车碰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便于测量时间。
(3)[4]由图甲可得
sAB=100.0cm-60.0cm=40.0cm
(4)[5]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比真实时间小,根据速度公式可知,路程一定,时间偏小,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5)[6]用停表测得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tAB=2s,AB段的平均速度为
BC段的路程为
sBC=60.0cm-10.0cm=50.0cm
B到C所用时间
tBC=tAC- tAB=3s- 2s=1s
BC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可知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即物体做加速运动。
A.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速度保持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1. 0.3 小于 0.1
【解析】
[1]每个间隔0.1s,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为
[2]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则小球A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CD段平均速度。
[3]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D之间的距离为
小球运动的时间为t=0.3s,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12. 刻度尺 50.0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1)[1][2]测量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用刻度尺;由乙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故ab之间的距离是50.0mm。
(2)[3]由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连线可得小球下落的图象,如图所示。
(3)[4]由小球下落的图象为一条直线可知,小球通过的距离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即小球的运动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13. 小红 20.00 0.0500m/s 正确
【解析】
(1)[1]验证小明的猜想,要控制高度相同,改变斜面的坡度,让物体静止下滑,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求平均速度,由图得,小红控制了滑块下滑的高度相同,小芳改变了滑块的高度,因此小红的实验能验证小明的猜想。
(2)[2]由图得,木块的高度为
(3)[3]由表格中数据得,第一次实验
,
第1次实验过程的平均速度
[4]由表格中数据得,高度相同时,坡度越大,小车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越大,故小明的猜想正确。
14. 40.0 0.2 加速 不受影响
【解析】
(1)[1]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故实验的原理为。
(2)[2]如图所示,刻度尺每1大格表示10cm,平均分成10格,每小格为1cm,即分度值为1cm,故读数为40.0cm,即。
[3]如图所示,BC段的时间和路程为
,
由速度公式可得BC段平均速度为
[4]同理,如图所示,AC段的时间和路程为
,
由速度公式可得AC段平均速度为
同理,如图所示,AB段的时间和路程为
,
由速度公式可得AB段平均速度为
所以
故小车全程做加速运动。
(3)[5]如果在A点松手后没有立即计时,导致测量时间会偏小,由得,AC段平均速度会偏大,而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不受影响,故测得不受影响。
15. 较小 方便测量时间 40.00 0.16 偏大 B
【解析】
(1)[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通过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利用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该实验的原理是 。
(2)[2][3]斜面应保持较少的坡度,小车在坡度较少的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减小,运动时间较长,便于时间的测量。
(3)[4]由图得
[5]小车在段运动的距离为
小车在段运动的时间为
小车在段平均速度
(4)[6]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测出小车在AC段运动的时间偏小,而运动的路程不变,由得,则所测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5)[7]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
A.图A中的v-t图像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B中的v-t图像表示物体加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图C中的s-t图像表示物体静止不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图D中的s-t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加速 75 50 C
【解析】
①[1]由图1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物体做加速运动。
②[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 ,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3]AC段的距离
AC段所用的时间
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
③[4]A.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故C符合题意;
D.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 变速 偏大 4.00 0.1 0.16
【解析】
(1)[1]测量平均速度应利用公式,即测量出路程和时间,再计算出速度。
[2]由题意可知小车在上半段和全程的平均速度不同,即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变速运动。
(2)[3]实验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小车的长度,则小车通过的实际路程较短,所测的半程时间和全程时间均较短,用斜面长度的一半和全长与所测时间之比计算出的速度比真实值偏大。
(3)[4][5]如图乙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即0.1cm,则小车的长度为
9.00cm-5.00cm=4.00cm
[6]由题意可知小车全程通过的实际路程是96.00cm,即0.96m。全程平均速度的准确值应为
18. 16 见解析 不是 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不同
【解析】
(1)[1]由停表显示可知,小圆盘指针在0和1min中间偏0一侧,故大圆盘指针示数应读16s。
(2)[2]小昕通过的路程是110m,所用时间是16s,故小昕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3)[3][4]由图上时间可看出,在通过每一段相等的路程内,小昕所用的时间不同,故小昕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19.(1)0.416h;(2)没有超速
【解析】
解:(1)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路程s1=41.6km,最大限速v1=100km/h,需要的时间
(2)通过主桥时间
主桥长s2=29.6km,小轿车过主桥的速度
因为88.8km/h<100km/h,所以小轿车没有超速。
答:(1)小轿车从珠澳口岸到香港口岸至少需要0.416h;
(2)小轿车没有超速。
20.(1)480秒;(2)45km/h
【解析】
解:(1)上车时间是9:00,下车时间为9:08,故行驶时间为
t=9:08-9:00=8min=480s
(2)从车票信息可知,行驶的里程
s=6km=6000m
所以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答:(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480秒;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45km/h。
21.(1)4000m (2)10m/s
【解析】
本题考查速度的运用能力。
(1)由 可得,汽车500s内模拟山路的路程
答: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4000m。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用时为
汽车100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行驶的路程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平均速度为
答: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
22.(1)500s;(2)2.4m/s
【解析】
解:(1)已知全程s=1200m,则半段路程s1=600m,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半段路程s2=600m,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则小亮从家到图书馆所用的时间为
t=t1+t2=300s+200s=500s
(2)小亮从家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
答:(1)小亮从家到图书馆所用的时间为500s;
(2)小亮从家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为2.4m/s。
初中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同步练习题,共4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质量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质量练习题,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课后测评,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