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物理--2.3 声的利用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广东省专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150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物理--2.3 声的利用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广东省专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150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物理--2.3 声的利用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广东省专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1503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同步练习(广东期末汇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一课一练,共14页。
2.3 声的利用 1.(2022·广东广州·八年级期末)下图是人和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小慧家购买的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工作时,浸入水槽的部分发出的声波用于清洗碗筷等物品。关于这种声波,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声波能在水中传播B.这种声波是物体振动产生的C.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D.这种声波让所有人都可以听见,听起来很刺耳2.(2022·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A.用声呐探测鱼群B.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测金属内部结构C.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用超声波洗镜器清洗眼镜3.(2022·广东江门·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物体振动得越快,则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C.空气中的某物体即使在振动,我们也未必能感受到它发出的声D.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4.(2022·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如图所示是智能机器人和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5.(2022·广东·红岭中学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中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B.乙中烛焰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丙中可以利用超声波确定火山爆发强度D.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给汽车定位6.(2022·广东湛江·八年级期末)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的反射形成回声B.“隔墙有耳”——固体能够传声C.“引吭高歌”——“高”是音调高D.用超声波消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7.(2022·广东湛江·八年级期末)声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声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图中主要描述声能够传递能量的生活事例是( )A. 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B. 倒车雷达C. 超声波清洗物体 D. 金属探伤仪给工件探伤8.(2022·广东汕头·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关于声音的利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倒车雷达 B.超声波检查胎儿健康C.扬声器前晃动的烛焰 D.大象之间的交流9.(2022·广东东莞·八年级期末)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烛焰晃动B.真空罩中的闹钟C.蝙蝠回声定位D.倒车雷达10.(2022·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能听到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B.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小于20000HzD.它和蝴蝶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都属于超声波11.(2022·广东·连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四个实验场景,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由此实验现象可以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科学推理法B.乙、丙两图都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丁图可以验证空气可以传声,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D.丙图可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12.(2022·广东·深圳中学八年级期末)下列的实验事例中,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有( )A.甲图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B.乙图汽车安装倒车雷达,传递声音的能量C.丙图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振铃的声音越来越大D.丁图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13.(2022·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学用“B超”进行身体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B.超声波洁牙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C.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位置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14.(2022·广东佛山·八年级期末)在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实验中,如图甲:轻敲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时,与左边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弹起来,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另一方面说明声音具有______。15.(2022·广东揭阳·八年级期末)小强在洗衣服时,忘记关上洗衣机的门。洗衣机就会发出70______(填单位)的“滴滴”的报警声,报警声通过______传到人耳,提醒小强要关上门,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16.(2022·广东韶关·八年级期末)某种昆虫依靠翅膀的振动发出声音。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那么频率是 _____Hz,人类 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够”或“不能”),因为人的听觉范围是 _____。17.(2022·广东·平远县平远中学八年级期末)为探究声音的产生,小明和小东做了如下三个实验:图甲中小明的耳朵分别贴紧桌面和离开桌面时听到小东用相同力度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大小不同,这是因为______传声性能好;图乙中音叉发声后将贴紧的小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图丙中,将一个矿泉水瓶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18.(2022·广东广州·八年级期末)(1)如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_;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_________越高;(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_________越大。(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 (2)课本小资料记录了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介质声速/()介质声速/()空气()331海水()1531空气()340冰3230空气()346铜(棒)3750软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1324铝(棒)5000水(常温)1500铁(棒)5200依据表格数据,你认为影响声速的因素有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后收到回波(海水温度为),此处海底深度约_______m。用超声波测距,是利用声能够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以下如图情景中,同样利用声音上述功能的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A.用B超查看胎儿发育情况 B.蝙蝠发现昆虫C.发声喇叭旁的烛焰在摇摆 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19.(2022·广东·平远县平远中学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超声波及其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波水柱,这不断冲击物体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体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体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3)宇航员在月球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4)超声波可以用来医学诊断是由于超声波具有_______的特点;(5)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请计算该处海水的深度是______m。20.(2022·广东韶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棉花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__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________ 左右,声具有___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切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能够洗碗,即能够对外做功,所以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知的声波,不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人听不见。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A.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B.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测金属内部结构,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故B不符合题意;C.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洗镜器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3.C【解析】A.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就不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B.声音传播的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则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变,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人如果要听到声音还需要满足振动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具备一定的响度和可供声音传播的介质,因此如果空气中物体振动频率过高或过低,或者响度太小我们也无法听到声音,故C正确;D.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4.B【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由扬声器发出,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有传递信息和传播能量的作用,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正确;C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D错误。故选B。5.B【解析】A.甲中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乙中烛焰摆动说明声音将能量传递给空气,空气再将能量传递给蜡烛,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C.火山爆发发出的是次声波,利用次声波的强弱可以确定火山爆发的强度,故C错误;D.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回声定位,故D错误。故选B。6.C【解析】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由于声音在山谷间来回反射形成的,是回声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引吭高歌指唱歌说话的声音大小,即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把能量传递给眼镜和上面的灰尘,使眼镜和灰尘分离,起到清洗的效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ABD.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倒车雷达、金属探伤仪给工件探伤,都是利用声波来传递信息,故ABD不合题意;C.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超声波清洗物体,利用的是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故选C。8.C【解析】A.倒车雷达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检查胎儿健康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扬声器前晃动的烛焰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D.大象之间的交流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解析】A.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发声的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回声定位,故蝙蝠回声定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倒车雷达是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来工作的,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解析】A.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超过了人耳听觉的上限,人耳不能听到,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可以去除牙齿上的污垢,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C.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所以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高于20000Hz,故C错误;D.蝴蝶振动翅膀的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不属于超声波,故D错误。故选B。11.C【解析】A.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发现铃声明显减小,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实验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实验推理法,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图乙所示,用该装置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可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即保持钢尺振动的频率相同,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图丙,音叉的频率是固定不变的,重敲音叉时,小球被推开的幅度增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增大,说明音叉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丁图敲击右边的音叉,发现紧靠左边音叉的轻质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说明左音叉在振动,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这样不仅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同时还说明了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C符合题意;D.丙图中,利用转换法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呈现音叉的振动,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CD【解析】A.纸屑跳动说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B.倒车雷达可以看到车后的物体,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当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时,传声的介质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故C符合题意;D.飞船舱外没有空气,声音无法直接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通话,故D符合题意。故选CD。13.BC【解析】A.医学所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而不是声波传递能量,故A错误;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洁牙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B正确;C.二胡演奏家在演奏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位置,琴弦的振动频率会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C正确;D.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BC。14. 振动 空气 能量【解析】[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与乒乓球接触时,会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3]敲响乙音叉时,由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乙音叉振动产生的能量,通过声波传递给甲音叉,使甲音叉振动发声,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同时也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5. 分贝 空气 信息【解析】[1]忘记关上洗衣机的门,洗衣机就会发出70分贝的“滴滴”的报警声,分贝是声音的等级单位。[2][3]报警声通过空气传到小强耳朵,小强就获得一种信息,知道洗衣机没有关门,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6. 300 能 20~20000Hz【解析】[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根据题意知道,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所以,它振动的频率为[2][3]因为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30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人类能听到。17. 固体比气体 物体的振动 能量【解析】[1]由图甲结合题意可知,空气的传声性能比桌面的差,说明固体比气体传声性能好。[2]如图乙所示,实验采用放大法,探究声音的产生,音叉发声后将贴紧的小球弹开,音叉振动时才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如图丙所示,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8. 介质 音调 响度 介质的种类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1531 信息 AB【解析】(1)[1]如图甲,抽出空气后,听不到闹钟的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图乙中,钢尺露出桌面的部分越短,用同样大的力拨动时其振动越快,音调越高。[3]如图丙,用力敲击音叉时响度大,这时小球被弹的远,说明音叉振幅越大时响度越大。(2)[4][5]由表中数据可知,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6]由表格数据可知时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31m/s,由得,此处海水的深度约为[7][8]声音能够传播能量和信息,其中属于声音传播信息的有:超声波测距、用B超查看胎儿发育情况、蝙蝠发现昆虫等;属于声音传播能量的有:发声喇叭旁的烛焰在摇摆、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等。故A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故选AB。19. 高于20000HZ 能量 不能 波长短,能定向直线传播 3000m【解析】(1)[1]由文本第一段可知,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故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高于20000Hz。(2)[2]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剥落,故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3)[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4)[4]由文本第二段可知,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故超声波可以用来医学诊断是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能定向直线传播的特点。(5)[5] 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为由公式可知,该处海水的深度为s=vt=1500 m/s×2s=3000m20. 超声 音调 次声波 20Hz 能量【解析】解答:(1)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超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B.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与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2)由文中: 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可知亚声是次声波.(3)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大致在20Hz左右;人们在次声波的环境中,人体内脏和环境产生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说明声具有能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同步练习题,共4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质量练习题,共1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课后测评,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