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1 小船与浮力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小船与浮力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附实验记录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材同步 大象版(2017)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开心游乐场 1 小船与浮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浮力的初步概念。能力目标:(1)通过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反思,逐步形成反思与评价能力。(2)提高学生动手实验和自主探究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了解科学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间的表达与交流,经历观察、实验、讨论、反思等探究活动,形成对浮力的初步认知。【教学准备】小船图片、沉浮实验盒、水、塑料块、铁块、玻璃球、泡沫板、苹果等水果、橡皮泥、木块、钩码、测力计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表达交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诗词大会吗?师:请听下面的诗句与哪种交通工具有关?(播放诗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生:船师:恭喜你,答对了。船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呢?生:休闲娱乐、运送货物……师:你们有没有想过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出示小船浮在水面上的图片)生1:因为船有浮力。师:浮力?什么是浮力?是船自带的吗?生2:不是船有浮力,是水对它产生浮力,船才能在水里浮起来。师:物体都能浮在水面上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船与浮力》(板书课题:小船与浮力)二、学习目标(1)知道浮力的初步概念。(2)通过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反思,逐步形成反思与评价能力。(3)提高动手实验和自主探究能力。三、描述定义师:小船能浮在水面上,其实就是因为受到了水对它向上的托力,我们把这种向上的托力叫浮力。(出示箭头表示向上的托力)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呢? 生:浮标、筷子、游船、皮划艇、树叶……四、观察猜想,活动验证。师:生活中这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吗?(出示图片)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吧(播放活动要求)活动要求:(1)预测物体的沉浮。(2)拿起物体轻轻接触水面然后松手,观察物体沉浮现象并填写记录单。(3)实验完毕将物体擦干放回原处。师:好, 请组长拿出实验材料活动开始。师:时间到,请组长整理实验材料。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在活动中有什么发现?生1:我们组发现草莓是浮起来的。生2:我们组同学都预测苹果会下沉,但是实验发现它是浮起来的,我们觉得很神奇。师:真是实践出真知啊!生3:塑料片用手轻轻一按就能沉入水中,但是泡沫板要使比较大的劲儿才能将它按进水里,但是又迅速浮起来了。师:掌声送给我们的实验小能手。生4:物体沉下去的速度也不太一样,玻璃球沉得很快,但是橡皮泥就沉得比较慢。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好多平时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现象,这种探究精神值得发扬!五、规范操作,实验探究。 1.预设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苹果、草莓、泡沫板……这些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来呢?是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吗?生:浮力师:那为什么橡皮泥、玻璃球、铁块……这些物体在水中又会沉下去呢?生1:我认为浮起来的物体像船一样,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才会浮起来。沉下去的物体因为没有受到浮力,所以沉下去了。生2:我反对,我认为物体在水里应该都受到了浮力。生3:我有疑问,物体在水里应该都受到了浮力,为什么玻璃球还会下沉呢?生4:我来回答,可能是因为玻璃球受到的浮力太小了,所以还是沉下去了。师:看来关于物体的浮力,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猜想。师:大家认为浮起来的物体是受到了水的浮力。那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了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2. 小组合作,实验验证师:浮力既然是一种力,那就需要用专门的仪器--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测力计使用方法”微课视频)师:视频看完了,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步骤来验证物体在水中是否都会受到水的浮力。出示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钩住我们要研究的物体,看看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把它记录下来。(2)再把它慢慢放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再把它记录下来。(3)比较把物体放入水中前和放人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变化,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师:请组长拿出实验材料、记录单,实验开始。师:时间到,请组长整理器材。3.汇报交流,形成认知。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组的发现?生1:我们XXX组发现,用测力计钩起苹果放入水中后,测力计上的示数减少得很快,说明苹果受到了很大的浮力。师:说得真完整!还有哪位同学要补充吗?生2:我们XXX组发现,用测力计钩起钩码放入水中后,测力计上的示数减少了2格,说明下沉的钩码也受到了水的浮力,只是浮力太小,不能把钩码托起来。师:能用数据说话,很有说服力!生3:我们XXX组发现,用测力计钩起木块放入水中后,测力计上的示数竟然减少到零,说明木块受到的浮力和木块的重力一样大。生4:我们小组一共测试了4个物体,分别是钩码、木块、塑料块和泡沫板。我们组发现用测力计钩起它们分别放人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都会减小,但是减少的数值却不相同,比如放人泡沫板和木块测计的示数会减小到零,但是放人的物体如果沉在水中,那么测力计的示数最后不会减小到零。所以我们组认为,不管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了浮力。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但浮起来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而且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我们说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的浮力。 六、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师:既然每个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浮力,那么浮力的大小能不能改变呢?1.小组讨论:有没有办法让这块下沉的橡皮泥浮在水上面呢?生1:我们可以试试把橡皮泥也捏成船的形状,也许它就能像船一样浮起来了。师:好的,这是你的想法,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的想法?生:我觉得可以试试把它捏得很薄很薄,也许橡皮泥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了。师:好既然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就来试一试,想办法让这块橡皮泥浮在水面上。2.动脑动手,大胆尝试师:请组长拿出材料.实验开始!生1:这是我捏的小船。我发现小船捏得窄的话很容易翻,所以我把船口收得比较紧,船体做得比较宽,它就能浮在水面上了。生2:这是我的潜水艇。我把橡皮泥捏得很薄,然后像包饺子一样捏起来,我发现这样橡皮泥也能浮在水面上。……师:大家都有自己的创意,而且很多同学都成功了,还总结了经验给其他同学借鉴,真棒!七、联系生活实际,反思探究经历。根据自己的探究经历,你觉得以后去公园划船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生1:不能晃,否则船舱容易进水,如果进水太多船就会下沉。生2:人不能坐太多,不然浮力不能托起船和人,船就要沉了。生3:如果风浪太大也不能划船,风浪也能把船掀翻师:看来刚才的小活动让大家不仅了解了浮力,还认识到了很多划船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真是太棒了!八、认知浮力,总结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1:浮力是水对物体向上的托力。生2:物体在水中无论沉浮,都会受到水的浮力。生3:要知道浮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智慧去探究大自然的神奇奥秘吧! 【板书设计】 小船与浮力 【附实验记录单】 表一:物体沉浮情况记录单 钩码泡沫板橡皮泥苹果草莓玻璃球预测 验证 上浮用“ ”表示,下沉用“ ”表示。 表二: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情况记录单 钩码木块苹果橡皮泥塑料板玻璃球空气中的重力 水中的重力 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 (2017)四年级下册1 小船与浮力教案,共7页。
这是一份大象版 (2017)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开心游乐场1 小船与浮力精品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1 小船与浮力精品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总结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