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初冬的早晨,山林变成了冰清玉洁的银色世界,树枝上出现了雾凇,如图所示。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凝华B.熔化C.液化D.汽化
【答案】A
【知识点】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热,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气体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如霜、雪、雾凇的形成。
2.游泳时为了谨防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 )
A.10℃B.20℃C.28℃D.40℃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适合游泳的水温有很多,温度过低可能会引发人体抽筋现象。一般室内游泳池的水温在26~28℃左右,而儿童池和残疾人池的水温则略高一些,所以下水前应试试水温,最适宜的水温约为28℃。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温度,结合实际数据解答。
3.某小区住户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带回家中充电,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并迅速蔓延,导致楼上5人死亡。为了充电安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能将电动车放在家里充电B.不能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充电
C.不能将电动车停放在安全出口D.将电动车夜间长时间充电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充电环境须通风最佳的环境温度是25℃,最好把充电器放在通风的环境里,不能将电动车放在家里充电,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要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处,不要占用,堵塞消防通道。要在指定地点充电,切勿私拉乱接电线进行充电,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不要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处,不要占用,堵塞消防通道,不能将电动车停放在安全出口,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夜间及凌晨最易引发火灾,所以充电尽量在白天,且有人看护,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动车充电要在指定位置,避免发生事故。
4.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敲击编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改变音调
B.编钟的声音传播速度是3×108m/s
C.用不同力度敲击编钟可以改变音色
D.人们能分辨出编钟的声音是依据响度
【答案】A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A.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振动频率不同,能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A符合题意;
B.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B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C不符合题意;
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编钟和其它乐器是不同的物体,所以音色是不一样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声体的大小不同,音调不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真空不能传声;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5.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滑片位于a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4V
B.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1.2W
C.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阻为2.5Ω
D.滑片在b端时L与R两端电压之比为2∶1
【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小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电路中只有小灯泡L工作,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I最大=0.6A,由图乙可知,电压表示数为3V,即电源电压为3V,A不符合题意;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最小电流I最小=0.4A,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P最小=UI最小=3V×0.4A=1.2W
B符合题意;
C.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滑片位于a端,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IL=I大=0.6A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L=U=3V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阻为RL=ULIL=3V0.6A=5Ω
C不符合题意;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L'=1V,根据串联电压的特点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UR=U-UL'=3V-1V=2V
所以,滑片在b端时灯L与R两端电压之比为UL'UR'=1V2V=12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压表连接在电源两端时,测量电源电压;根据电压和电流的乘积,计算电功率;根据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计算电阻;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结合已知的电压,计算电压比值。
6.如图所示是小明端午小长假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的情景,过山车在粗糙轨道的顶端由静止滑下,途中经过A、B、C三点,其中A点与B点等高,C点在水平轨道上。在此过程中保证绝对安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过山车分析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A点和B点的速度相等
C.在B点时受三个力作用D.在C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A.轨道粗糙,过山车在滑下的过程中摩擦生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因为轨道粗糙,克服摩擦不断消耗机械能,因此机械能不守恒,B点机械能小于A点,A、B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等,因此B点动能低于A点,所以B点速度低于A点速度,B不符合题意;
C.过山车在B点时受到自身重力、轨道支持力和摩擦力,C符合题意;
D.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平衡,题干未说明C点的状态,因此不能确定C点是否受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运动时克服阻力做功,消耗的机械能;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
7.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使用的火炬“飞扬”,其外壳是采用我国研发团队研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特点,比传统材料制成的同体积火炬外壳的 小。
【答案】质量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特点,从而联想到与密度相关的物理量,即质量,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更轻便,便于携带。
【分析】体积相同时,物体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8.如图所示,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捣米的舂”,是古人巧妙应用杠杆的智慧结晶。要想更省力,使用舂捣米时应该 (选填“靠近”或“远离”)O点。
【答案】远离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越省力,所以舂捣米时应该远离O点。
【分析】使用杠杆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越省力。
9.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天宫课堂第一课。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向水球中注入蓝色颜料的情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这是 现象。上课时,航天员和地面学生互动交流的信息通过 传递。
【答案】扩散;电磁波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展示向一个水球内注入蓝色染剂时的情景,我们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航天员与学生互动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分析】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形成扩散现象;航天员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滑片P位于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示数为7.2V。若I1∶I2=5∶8,则电源电压为 V。
【答案】12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R1、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当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R2全部接入电路,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I1=UR=UR1+R2
当滑片P位于中点时,R2一半接入电路,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R1+12R2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I2=UR′=UR1+12R2
则电流表示数之比I1I2=UR1+R2UR1+12R2=R1+12R2R1+R2=58
解得R2=3R1
此时R2两端的电压U2=7.2V,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得U1U2=R112R2=R112×3R1=23
则R1两端的电压U1=23U2=23×7.2V=4.8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可知,电源电压U=U1+U2=4.8V+7.2V=12V
【分析】根据电压和电阻的比值, 计算电流;根据总电压和总电阻的比值, 计算电流,再计算电流比;在串联电路中,个用电器的分压比等于电阻比。
三、简答题
11.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与利用方面步入世界前列,运用高科技为绿色环保理念的实施保驾护航。有调查数据表明,部分燃油汽车油耗成本大约为1元/km,部分新能源汽车能耗成本低至0.1元/km,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更广泛投入使用,请你站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两点合理建议。
【答案】化石能源的消耗会污染空气,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有毒有害气体排放破坏了大气层,造成酸雨、温室效应,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新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降低能源的损耗,使用新能源,能节约运行成本,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对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购车补贴或者降低电动汽车的电池价格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能源危机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化石能源的消耗会污染空气;新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降低能源的损耗。
12.中国海军第四十一批护航编队于2022年5月18日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出发,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批护航编队由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综合补给舰组成。当护航编队在海上全速前进时,舰艇间能否近距离并排行驶?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原因。
【答案】不能。由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可当两船并排行驶时,两船中间的水和空气的流动速度大于两船外侧的水和空气的流动速度,所以,两船中间的水和空气的压强小于两船外侧的水和空气的压强。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并排行驶的船会越靠越近,最后会撞击在一起。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3.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另一端固定在置于粗糙水平面的木块上。现将木块从弹簧原长位置O点拉至A点,松手后木块向右运动,最终将弹簧压缩至B点(图中未画出)。请比较lAO和lOB的大小关系,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理由(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答案】由题意可知,水平面是粗糙的,则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整个装置的机械能不守恒;弹簧被拉伸后发生弹性形变,对木块产生弹力,弹簧在恢复原状时对木块做功,使得木块的速度变大,动能变大,到O点时弹簧恢复原状,弹力为0,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木块的动能和内能,机械能减小;经过O点后,木块压缩弹簧,弹簧会缩短,木块对弹簧做功,木块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内能,木块的动能减小,速度变小,到B点时,木块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速度为0,动能为0,木块的机械能进一步减小,做的功更少,综上可知,lAO>lOB,理由是A、B点的动能均为0,从A点到B点,木块的机械能减小,A点的弹性势能大于B点的弹性势能,所以lAO>lOB。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物体在弹力作用下运动,弹性势能转化为内能和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四、作图题
14.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在水表面发生反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过入射点做法线,从而确定了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左侧,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以作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在折射时,空气中的角度大。
15.如图所示是未完成连接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标出闭合开关后图中小磁针静止时左端磁极名称,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端移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导线不能交叉。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解答】由图知,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后,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进入,从左端流出。由安培定则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知,小磁针的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在匝数一定时,提高通电螺线管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滑片向左端移动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说明此时螺线管的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所以滑动变阻器一定接入左端下面接线柱。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位置,结合磁极间的作用判断小磁针磁极的位置;结合磁极判断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16.如图所示是运动员骑自行车比赛时的情景,请画出地面对自行车后轮作用力的示意图(O点是力的作用点)。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以自行车后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地面对后轮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后轮的O点相对地面来说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地面对O点有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故后轮受到地面对其产生的两个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向前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分析】自行车向前运动时,后轮受到向前的摩擦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支撑面垂直。
17.如图所示,甲、乙两磁环用轻质无弹性细线相连后套在足够长的光滑圆柱形塑料杆上,保持静止(乙磁环固定在水平面)。剪断细线后甲磁环沿塑料杆向上运动,经A点后最终到达最高点B。已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设甲磁环经过A点后就不再受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请画出从剪断细线时开始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甲磁环所受合力大小随运动距离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磁现象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剪断细线后,甲向上做加速运动,甲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随着甲乙之间的距离增加,排斥力不断减小,因此在甲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甲受到的合力不断减小,当排斥力减小到与甲的重力相等时,甲受到的合力为零,由于惯性,此时甲会继续向上运动,甲受到的排斥力进一步减小,重力大于排斥力,此时甲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大小小于甲的重力,但合力的大小逐渐增大,当甲到达A点后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甲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甲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甲的重力大小,因此整个过程中甲受到合力先减小后增加到重力大小再保持不变,方向是先向上后向下,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分析】磁极间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极间距离减小,磁性变强;物体静止时,受到平衡力。
五、实验题
18.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选用器材如下:2节新干电池、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20Ω 1A)、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3V,电流表几乎无示数,造成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小明更换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当更换2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 A,由此可知,小明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 Ω。
【答案】(1)断开
(2)定值电阻R断路
(3)0.1;2
(4)10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电流表几乎无示数,说明电路发生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3V,说明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压表形成通路,因此造成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R断路。
(3)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0.1A;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1A。由欧姆定律,电阻的电压为
U=IR=0.1A×20Ω=2V
(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2V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当定值电阻的阻值增大,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时,定值电阻的阻值也最大,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知,滑动变阻器此时的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R最大=U滑I=U-U定I=3V-2V0.1A=10Ω
【分析】 (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时,电压表测量的位置断路;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指针位置,测量电流;利用电流和电阻的乘积,计算电压;
(4)利用串联电路分压规律,计算分压,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计算电阻。
1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择的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支蜡烛、刻度尺、火柴、白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器材选用薄玻璃板而非平面镜的原因是 ;
(2)实验时,小明将白纸对折,如图甲所示,铺在水平桌面上,沿折痕画线作为玻璃板底边所在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其与纸面 ;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此时两支蜡烛的位置,变换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将白纸上像和蜡烛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相等;
(4)在完成步骤(3)后小明发现,像和蜡烛位置的连线垂直于玻璃板,结合(3)的结论,小明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你认为小明对这一规律的总结过程是否科学合理? ,原因是 。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垂直
(3)距离
(4)合理;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是一个普遍规律,需要多次测量,小明将每次实验对应的A和B的位置在白纸上连线后,发现这些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在综合上述实验的所有结果,总结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所以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所以实验中玻璃板应始终保持与纸面垂直。
(3)重复3次实验,每次试验A、B到玻璃板的距离都相同,可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合理;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是一个普遍规律,需要多次测量,小明将每次实验对应的A和B的位置在白纸上连线后,发现这些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在综合上述实验的所有结果,总结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平面镜纸板垂直;
(3)通过实验中测量距离,可以探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多次实验,可以探究普遍性。
20.小明发现篮球的气压不足,于是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在收起打气筒时发现外壁有些发热。于是他想,是什么原因导致打气筒的外壁发热呢?小明就这个问题与同学小红进行了交流,联系所学物理知识,他们提出了以下两个猜想:
A.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与筒壁摩擦导致发热
B.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
于是他们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选用的实验器材有:打气筒、测温枪、计时器、气压不足的篮球等,分别在打气筒的上部和下部标注两个测温点,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气筒内壁的热量是通过 的方式传递到外壁;
(2)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的能量转化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相同;
(3)用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10秒内使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20次,立即用测温枪测出此时两个测温点的温度。待打气筒外壁温度降至室温(25℃)后,放出篮球中的部分气体,重复上述操作。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小明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得出:导致打气筒外壁发热的原因是 ;
(4)小红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分析实验数据,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 ,于是他们对实验进行改进,对猜想A再次进行探究,你认为他们的改进方法是 。
【答案】(1)热传递
(2)压缩
(3)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
(4)在实验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时既克服摩擦做功,又压缩空气做功,无法准确的确定外壁发热的原因;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猜想A,应让活塞只克服摩擦做功,而不压缩空气做功;打气筒不与篮球连接,直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用测温枪测出打气筒外壁的温度与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时打气筒外壁的温度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1)打气筒内壁的温度高,外壁的温度低,热量从温度高的内壁传递到温度低的外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2)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3)由表中数据可知,打气筒下部温度高于上部温度,说明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造成下部温度高于上部温度,故导致打气筒外壁发热的原因是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
(4)在实验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时既克服摩擦做功,又压缩空气做功,无法准确的确定外壁发热的原因;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猜想A,应让活塞只克服摩擦做功,而不压缩空气做功,故他们的改进方法是:打气筒不与篮球连接,直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用测温枪测出打气筒外壁的温度与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时打气筒外壁的温度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分析】(1)温度不同的物体间,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2)压缩体积时,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和汽油机的压缩冲程能量变化相同;
(3)压缩气体体积,使物体的内能增大了,是做功方式在改变内能;
(4)摩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改变内能;通过只摩擦,不压缩体积,可以探究摩擦对改变内能的作用。
六、计算题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标有“6V 3.6W”字样。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A。设灯丝电阻不变,求:
(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2)定值电阻R的阻值;
(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答案】(1)解:由题知小灯泡L标有“6V 3.6W”字样,则其额定电流为
I额=P额U额=3.6W6V=0.6A
答: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6A;
(2)解:由题知,当开关闭合时,R与L并联,电流表测R的电流。小灯泡正常发光,即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示数为0.3A,即R中的电流为0.3A,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UIR=6V0.3A=20Ω
答: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20Ω;
(3)解:开关闭合时,电路中总电流为I总=IL+IR=0.6A+0.3A=0.9A
电路的总功率为P=UI=6V×0.9A=5.4W
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4W。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电功率和电压的比值, 计算电流;
(2)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计算电阻;
(3)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总电流;根据电压和电流的乘积,计算电功率。
七、综合题
22.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横跨伶仃洋,将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连为一体,被誉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如图甲所示。港珠澳大桥由桥、人工岛、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6.7公里的海底隧道距离海面40多米,由33节沉管对接而成。港珠澳大桥施工海域恰好穿过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这种珍稀动物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吉祥物。开工前工程师们立下了誓言,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监测结果表明至大桥竣工,依然有近两千头中华白海豚欢快地栖息在港珠澳大桥周边海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乙所示,以人工岛为参照物,正在海中游动的白海豚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设计通行时速100km/h。若一辆具备通行车牌的汽车按大桥设计时速行驶,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通过大桥?
(3)铺设海底隧道的沉管,每节质量约为7.4×107kg,则每节沉管所受重力为多少N?(取g=10N/kg)
(4)两端密封后的沉管,每节最大排水量约8万吨,由于其整体密度稍小于海水密度,所以沉管浮在海面,需用拖轮浮运至既定位置再沉放安装。若你是大桥的工程师,你如何将沉管沉放到海底安装,请运用所学浮力知识进行说明。
【答案】(1)运动
(2)根据v=st 可得,汽车匀速通过大桥全程所用的时间t=sv=55km100km/h=0.55h
(3)每节沉管所受重力为G=mg=7.4×107kg×10N/kg=7.4×108N
(4)将两端密封后的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当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原因:沉管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下表面不受海水的压力,根据浮力的产生原因,沉管不再受海水的浮力,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浮力及其产生原因;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1)以人工岛为参照物,白海豚有位置的变化,因此白海豚是运动的。
【分析】(1)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2)利用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3)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
(4)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增大物体的重力,可以实现物体下沉,减小物体的重力实现上浮。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4
0.2
实验次数
时间t/s
活塞往复次数
上部温度t/℃
下部温度t/℃
1
10
20
30.7
36.6
2
10
20
30.2
36.2
3
10
20
30.5
36.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真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真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