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 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突破卷【含答案】

    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 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突破卷【含答案】第1页
    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 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突破卷【含答案】第2页
    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 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突破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 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突破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 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突破卷【含答案】,共11页。
    班级: 姓名: 成绩: .
    【知识要点】
    一、日积月累。
    在单元总结中有“日积月累”,主要积累词语、诗句、名言警句、诗歌等,多与本单元学习内容有关。我们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最后达到成诵。
    二、名著。
    名著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学作品。
    三、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针对性训练】
    一、课文佳句填空。
    1. “______________,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2. 燕子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的时候;杨柳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的时候;桃花___________,有__________的时候。
    3.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_________,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我不禁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了。
    4. [丰台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_____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泰山,或_______________鸿毛”。
    5. [海淀区]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惟弈秋___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射之。
    6. 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儿曰:“日初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日积月累。
    1. 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
    3. [昌平区]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4. ______________,朝露待日晞。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5. _____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6. 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8. 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
    9.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野径云俱黑,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下列诗词名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将无日思有日,莫把有时当无时。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志向的一项是( )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3.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冬天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下列诗句不能表达诗人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一项是( )
    A.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初出/大如车盖 B.为是/其智弗若与
    C.使/弈秋诲/二人弈 D.思/援弓缴/而射之
    6.爷爷退休后逢人就说:“唉,老了,不中用了!”下列可以送给爷爷,让他振奋精神,重新找回生活乐趣的诗句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老师想用一句名言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实践,积累知识和经验。下面最恰当的诗句是( )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8.看到“不耻下问”这个成语,你会想到《论语》中的(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湖南邵阳市的名胜双清亭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云带钟声穿树出。下列最合适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
    A.风从花里过来香 B.月移塔影过江来
    C.半天风竹拂窗来 D.池小能将月送来
    10.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 )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四、填空题。
    1.我们老师经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我们,一定要趁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也会用朱熹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必须珍惜光阴。
    2.送别诗各有各的妙处。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向亲友表明了自己高洁的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王观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下阕则写出对春天、友人的留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赠刘景文》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诗人坚守高尚节操的志向;郑燮在《竹石》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王冕在《墨梅》中借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4.我国古诗中有不少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让我们知道了寒食节期间折柳插门、取新火的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让漂泊他乡的人们在中秋月圆之夜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五、阅读古诗文,完成练习。
    (一)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吟”是__________的意思。(3分)
    2.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下列对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3.《石灰吟》当然要紧扣石灰的特点。请以一句诗为例子说明其中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二句写成“烈火焚烧若等嫌”,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哪些不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明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3分)
    6.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将句子衔接起来。(2分)
    ( )要经历千锤万凿、烈火焚身、粉骨碎身,我( )要留一身清白在人间。
    (二)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浣溪沙”是这首词的( )(2分)
    A.诗名 B.词牌名
    C.曲牌名 D.词名
    2.给下列画线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3分)
    (1)山下兰芽短浸溪 ( )
    A.短暂地浸在溪水中
    B.浸润在浅浅的溪水中
    C.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2)谁道人生无再少 ( )
    A.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B.再也不会减少了
    C.没有了,可以从头再来
    (3)休将白发唱黄鸡 ( )
    A.歌唱黄色的鸡
    B.黄色的鸡在歌唱
    C.比喻时光流逝
    3.这首词的上阕描写________(季节)的景色,表现该季节特征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文言文《王安期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
    王安期不鞭书生
    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①得一夜行人。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有改动)
    【注释】①系:抓。②致:达到。
    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乱:___________________(2)云:___________________
    (3)鞭:___________________ (4)释: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加点的“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久而久之 B. 求之不得
    C. 君将何之 D. 井底之蛙
    3. 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这则故事,你认为王安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的佳句,它曾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啊!
    ②(ɑ)这是为什么呢? (b)今天,站在地球上观察,做出这样的回答是对的。 (c)还得从“明月几时有”说起。(d)几乎人人都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e)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就是错误的。(f)“明月几时有”呢?(g)可是,这个答案既对,又不对。
    ③“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因为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当月亮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光,所以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 我们就可以看到上蛾眉月、上弦月、下弦月等月相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可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④今天,月亮绕地球一周大约需用29. 5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它,也就是经过一圆一缺这样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明月十五有”是对的。然而,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不是从来就是如此呢?
    ⑤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4亿年前,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今天的3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9天,也就是说,那时一个月不是30天、29天,而是9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__________)有。 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7000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每个月将会变成40天、50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或“二十五有”了。
    ⑥这似乎是奇谈怪论,但其实并不奇怪,这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所以说,“明月几时有”的答案历来是不固定的,将来还是这样。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eq \a\vs4\al\c1(1.) 请写出有关月亮的诗句。(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a\vs4\al\c1(2.) 从全文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4分)
    A. 时间顺序B. 空间顺序C. 逻辑顺序
    eq \a\vs4\al\c1(3.) 两处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多选,6分)
    A. 分类别 B. 列数字 C. 作比较
    D. 下定义 E. 举例子 F. 打比方
    eq \a\vs4\al\c1(4.) 第⑤段的括号中应填( )。(4分)
    A. 初四 B. 初五 C. 初九 D. 十五
    eq \a\vs4\al\c1(5.) 文中第②段文字顺序已打乱,请把正确的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字母,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腊七腊八
    2. 去了 再来 枯了 再青 谢了 再开
    3. 溜去 声音 影子 头涔涔 泪潸潸
    4. 司马迁 重于 轻于
    5. 专心致志 之为听 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
    6. 日初出大如车盖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沧沧凉凉 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二、1. 燕山月似钩
    2. 烈火焚烧若等闲
    3. 千磨万击还坚劲
    4. 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5. 良药苦口利于病
    6. 子欲养而亲不待
    7. 书到用时方恨少
    8. 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9. 润物细无声 江船火独明
    三、1.A 2.C 3.A 4.D 5.C 6.B 7.A 8.D 9.B 10.A
    四、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五、(一)1.明 于谦 吟诵 2.A
    3.“烈火焚烧若等闲”一句,说明了石灰是烧制而成的。
    4.“等闲”是平常的意思,写成“等嫌”就毫无意义了;“清白”指高尚的节操,“青白”指颜色。
    5.志士仁人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平常 不怕牺牲 为国尽忠,坚守高尚节操
    6.即使 也
    (二)1.B 2.(1)C (2)A (3)C
    3.春天 兰芽、子规
    4.如“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作者借溪水能西流表现自己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六、1. (1)混乱 (2)说
    (3)鞭打 (4)释放
    2. B
    3. 以鞭打书生来树立威信,恐怕不是达到社会清明安定的根本办法!
    4. 王安期是一个不一概而论,处事灵活的人。
    他的做法说明的道理是:处理问题要灵活,要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七、1. 示例:(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 C
    3. BCF
    4. B
    5. f d g b e ɑ c

    相关试卷

    小升初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基础专题过关:复习 古诗词与积累运用专项突破(含答案):

    这是一份小升初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基础专题过关:复习 古诗词与积累运用专项突破(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应用,名句名篇积累与运用,古诗文填空,古诗积累,有信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语句,名句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基础专题过关:古诗词与积累运用专项突破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小升初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基础专题过关:古诗词与积累运用专项突破练习(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具体的语境填空,知识回顾,日积月累,填空,默写,名句名篇积累,按课内外积累填空,课内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专项突破 04 积累运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专项突破 04 积累运用(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判断题,信息匹配,语言表达,诗词曲鉴赏,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