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A)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185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A)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185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A)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1852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A)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A)一,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与证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2分,每图2分,共20分)1.生活中的测量有很多,长度的测量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在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同学用两个三角板,一把直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该圆柱体的直径为________。(第1题) (第2题)2.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频率为256 Hz和440 Hz的音叉得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图________(填“甲”或“乙”)是敲击频率为256 Hz 的音叉得到的波形图。 3.2025年我国或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们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交谈,从物理角度来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①做光学游戏“手影”;②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③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④剧场表演的“皮影”。这些情景中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5.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与眼睛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可以看到一大一小“两枚硬币”。其中的一枚,是通过侧壁折射形成的像,它实际上与凸透镜成像应用中的___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另一枚,是通过水面折射形成的像。6.生活中处处都有物态变化的现象。厨房里加热锅里的水,一会儿后揭开锅盖,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关于冒出的“白气”的形成是________(填“热锅”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7.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直接到Ⅰ区域状态时,则该晶体物质发生__________现象。(第7题)8.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___所成的像。9.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测量家中一金属块的密度。但苦于家中没有天平和量筒,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电子秤测出一个空玻璃瓶的质量为205 g;再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695 g;将水倒出,烘干玻璃瓶,将金属块缓慢放入玻璃瓶中,测得玻璃瓶和金属块总质量为2 305 g;然后再向玻璃瓶中加满水,测出三者总质量为2 595 g。则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第10题)10.如图所示,一条与主光轴垂直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前方的凹透镜。请画出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以及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1.下列材料可用来制作避雷针的是( )A.铜 B.橡胶 C.玻璃 D.陶瓷12.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3.我市某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合唱活动,以下四个选项中用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演唱者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C.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D.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14.下列有关热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教室里长时间使用的日光灯两端变黑,属于凝固现象B.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上面挂了层白花花的“粉”,它是凝固现象C.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是因为冻肉出库后,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接触后凝华成霜附着在冻肉上D.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屋顶会出现霜、窗玻璃外表面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凝华现象15.如图所示,这是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模型,甲是光屏(胶片),乙是镜头,丙是二者组合以后的情形。关于自制照相机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一侧对准明亮的室外成像效果较好B.若由“拍摄”近处的物体,改为“拍摄”远处的物体,则光屏应后退才能接到清晰的像C.若景物成像于光屏偏上方,则将镜头下移可以使像成在光屏中央。D.若光屏即使退出镜头所在的纸筒都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则换用较薄的透镜能解决问题(第15题) (第16题)16.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17.一块普通砖体积为625 cm3,质量为1 375 g。面对市场需求,一种在混凝土中掺杂玻璃纤维的透光混凝土砖应运而生,掺杂玻璃纤维比例越高,透光性越强。如图所示的为体积与普通砖相等的透光混凝土砖及其结构图,由300 g玻璃纤维和100 g混凝土混合而成,且均匀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玻璃纤维=2.4 g/cm3)( )(第17题)A.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为2.2 g/cm3B.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比普通砖大C.增加透光混凝土砖的透光性,密度会变大D.沿虚线分割透光混凝土砖,若分割后两部分体积之比V1V2=14,则这两部分密度之比ρ1ρ2=14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18.如图所示,图甲、图乙分别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小明将这两个实验进行对比研究,图丙、图丁是实验后画出的图像,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第18题)(1)在完成这两项实验时,首先要组装器材,组装这些实验器材时,应该________(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或“没有要求”)。(2)图甲中我们看到盛有冰的试管放在温水中进行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并结合图丙、图丁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中吸、放热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具有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和同学共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情景。(第19题)(1)若光屏上清晰的像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蜡烛向________(填“上”或“下”)方向移动;(2)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到达光屏,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3)若小明实验规范,测量准确,根据实验记录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实验序号物距u/cm相距v/cm像的性质11224倒立、放大、实像21616倒立、等大、实像32013.3倒立、缩小、实像20.如图所示的是聪聪同学在“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过程中的三个测量步骤:(1)根据图甲的操作结果可以推知:在右盘放上5 g的砝码后,移动游码前,天平的指针位置处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________侧;(2)为了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聪聪同学的操作顺序应为____________;(3)根据聪聪同学的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得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第20题)四、计算与证明题(第21题4分,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18分)21.检查视力的时候,为节省空间,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通过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来完成检查(如图所示)。(1)小莉在检查视力时,通过平面镜正好能看见自己的脚(图中A点)所成的像,请作出A点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2)若眼睛到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 m,求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 (第21题) 22.体育锻炼用的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 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 dm3。已知铅的密度为11.3×103 kg/m3。(1)试通过计算证明这个铅球不是用纯铅制作的。(2)在影视作品中,有一个铅球砸在人身上的场面,但为了不让人受伤,导演会用塑料泡沫制作的“铅球”来拍摄。请用密度的知识解释电影中的“铅球”用塑料泡沫制作的原因。 23.泡沫钢是一种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用符号K表示)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现有一块质量为0.79 kg,棱长为1 dm的正方体泡沫钢。(1)这块泡沫钢中实心钢的体积为多少?(2)这块泡沫钢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3)这块泡沫钢孔隙度是多少?(孔隙度用字母K表示)
答案一、1.1.50 cm 2.甲 3.真空不能传声4.①④ 5.放大镜 6.热锅 7.凝华 点拨:分析题图得:该晶体物质在Ⅰ区域时是固态,在Ⅱ区域时是液态,在Ⅲ区域时是气态。8.光的折射9.10.5×103 点拨:一满瓶水的质量:m水=m总1-m0=695 g-205 g=490 g,由公式ρ=得,玻璃瓶的容积:V瓶=V水===490 cm3;金属块的质量:m金=m总2-m0=2 305 g-205 g=2 100 g;第2次向瓶子中加入水的质量为Δm=2 595 g-2 305 g=290 g,这些水的体积:ΔV===290 cm3;金属块的体积:V=V瓶-ΔV=490 cm3-290 cm3=200 cm3,金属块的密度:ρ金===10.5 g/cm3=10.5×103 kg/m3。 10.解:如图所示。(第10题)二、11.A 12.C 13.C 14.C15.C 点拨:镜头一侧对准明亮的室外成像效果较好,故A错误;若由“拍摄”近处的物体,改为“拍摄”远处的物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则光屏应靠近才能接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若景物成像于光屏偏上方,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则将镜头下移可以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故C正确;若光屏即使退出镜头所在的纸筒都不能看到清晰的像,说明凸透镜的焦距较大,应换用焦距较小的透镜,则换用较厚的透镜能解决问题,故D错误。故选C。16.A 点拨:如题图2所示,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可得质量关系m甲>m乙>m丙,由ρ=可知ρ甲>ρ乙>ρ丙;在题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甲>ρ乙>ρ丙,由V=可知V甲<V乙<V丙,所以左边烧杯液体为乙,中间为丙,右边为甲,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乙、丙、甲。故选A。17.C 点拨:400 g透光混凝土砖的体积为V=625 cm3,透光混凝土砖的平均密度:ρ===0.64 g/cm3,故A错误;普通混凝土的密度:ρ1===2.2 g/cm3,故B错误;由题干可知掺杂玻璃纤维比例越高,透光混凝土砖的透光性越强,由于玻璃纤维的密度大于普通混凝土砖,所以平均密度也越大,故C正确;由于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分布均匀,故任意切割后,密度不变,故D错误。 三、18.(1)自下而上(2)使冰受热均匀,且冰的熔化速度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9.(1)下 (2)漫反射 (3)8点拨:(1)由图可知,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下方,因为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所以说明烛焰高度太高,需要将蜡烛向下调节,才能让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烛焰的像,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3)由表可知,当u=16 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f=8 cm。 20.(1)左 (2)乙、丙、甲 (3)1.18×103点拨:(1)由图甲的操作结果,即天平平衡时的情形可知,右盘中有5 g砝码,游码也不在零刻度线处。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添加小砝码,故在右盘放上5 g的砝码后,移动游码前,应该是左盘物体质量大,天平的指针位置应处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2)由分析知,为减小误差,应先测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并读出液体的体积,再测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则操作顺序:乙、丙、甲;(3)由图乙知,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50 g+20 g+10 g+2.2 g=82.2 g,由图丙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38 mL=38 cm3,由图甲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20 g+10 g+5 g+2.2 g=37.2 g,量筒中液体质量为82.2 g-37.2 g=45 g,所以液体的密度ρ==≈1.18 g/cm3=1.18×103 kg/m3。四、21.解:(1)作脚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连接像点A′与眼睛B点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O即为入射点,连接AO、OB,则AO是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第21题)(2)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 m,则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5 m-3 m=2 m,故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m。22.解:(1)质量为4 kg,体积为0.57 dm3的实心铅球密度:ρ==≈7×103 kg/m3<11.3×103 kg/m3,所以不是纯铅制作的;(2)塑料泡沫“铅球”与真实铅球体积相同,而塑料泡沫的密度远小于铅的密度,在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砸在人身上,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铅球”用塑料泡沫制作。23.解:(1)这块泡沫钢中实心钢的体积:V钢===1×10-4m3;(2)这块正方体泡沫钢的体积:V=(1×10-1 m)3=1×10-3m3,则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钢=1×10-3m3-1×10-4m3=9×10-4m3;(3)这块泡沫钢的孔隙度:K=×100%=×100%=9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B)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