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2.1 代数式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2.1 代数式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代数式这一数学模型去表示和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实际背景和引用符号,经历观察、体验、猜想、归纳等数学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强符号感,发展运用符号解决问题和数学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处处都有需要用数学去解决的问题;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解决学习、生活、生产中各种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体现其存在的价值.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并学会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
【教学难点】
根据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代数式;从不同的角度给代数式赋予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周长是多少?面积呢?
2.球的体积怎么算?
3.若圆的半径用r表示,则其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 代数式的表示方法
典例 设甲数为a,乙数为b,用代数式表示:
(1)甲数的相反数: ;
(2)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一半的差: ;
(3)甲、乙两数和的平方: ;
(4)甲与乙两数平方的和: .
[解析] (1)-a.
(2)3a-12b.
(3)(a+b)2.
(4)a2+b2.
【归纳总结】列代数式应注意两点:
(1)要正确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特别要弄清问题中的和、差、积、商与大、小、多、少、倍、几分之几等词语的意义;
(2)要弄清楚问题中的运算顺序.
变式训练 国庆长假小明和妈妈一起来到淮河路步行街,遇到了以下问题:
(1)小明今年x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2年后小明的年龄是 岁,妈妈的年龄是 岁;
(2)淮河路某商店上月收入x元,本月收入比上月的2倍还多5万元,该商店本月收入为 元;
(3)一件x元的衬衫,降价10%,价格为 元;
(4)苹果每千克售价p元,买5 kg以上9折优惠,现买15 kg,应付 元;
(5)m支铅笔售价10元,n支这种铅笔的售价是 元;
(6)超市里矿泉水进价每瓶为a元,零售时要加价20%,它的零售价是 元.
[答案] (1)(x+2) (3x+2)
(2)(2x+50000)
(3)0.9x (4)13.5p (5)10nm (6)1.2a
三、板书设计
代数式
代数式的书写规则:
1.在数字与字母的乘积关系中通常省略乘号,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字母与字母相乘,相同字母写成幂的形式;(如:a×a写成a2)
3.数字与数字相乘,“×”号不能省略;
4.带分数写成假分数;
5.代数式没有除号,通常写成分数形式;
6.如果有单位,加减运算时,代数式应加上括号.
◇教学反思◇
在本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联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建构新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2.1 代数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2.1 代数式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2.1 代数式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