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共10页。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禅师 亵渎(xiè) 段章取义 游弋(gé)B.秘诀 旁骛(wù) 荡然无存 惊骇(hài)C.绸缎 瞥见(piē) 矫揉造做 箴言(jiān)D.广袤 困厄(è) 形消骨立 濡养(xū)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拟将亵渎英烈纳入严重失信行为。B.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勿贸然购买机票来新转机,以免被拒登机。C.肥胖的人更加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别人异样的目光会让他们自惭形秽。D.文坛大家的文章往往议论新奇、言不及义,深刻的立意给人石破天惊之感。3.依次填入□中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让我们向“时代的英雄”致敬□赵亚夫,55年扎根茅山革命老区,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和农民一块苦一块干,先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至250多万亩土地上,给16万农民带来200多亿元直接收益,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苏南丘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现实不是小说,英雄亦不是众人皆知□光芒四射。A.! ”, …… 、B.: ”。 …… ,C.! ,” , 、D.: 。”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演讲词,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英国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C.《论教养》的作者利哈乔夫是苏联学者、作家。D.《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毕淑敏,她在文中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5.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有教养的一项是( )(3分)A.端午节到了,小明到刚出嫁的姑姑家接她回家过节,但又不知姑姑家该怎么走,于是见人就问:“喂,我姑姑家该怎么走?”B.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鞋也没脱就往沙发上一躺,女儿见状,急忙端来热水,说:“妈妈,您累坏了,洗洗脚,去休息吧!”C.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小雷却无精打采地趴着,老师走过去轻轻地敲了敲桌子,提醒他该做作业了。小雷不耐烦地说:“我做不做作业关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D.芳芳家住二楼,楼上的住户水龙头坏了,水流下来,淋湿了芳芳晒在阳台上的被子。芳芳气冲冲地跑上去说:“哼!真没素质,淋湿了人家的被子也不管!”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人对于长城来说,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B.人类历史是一部和病毒博弈的历史,病毒引起的瘟疫曾给人类带来惨痛的教训。C.由于今天突然降温,公园里的游人数量与昨天相比减少了一倍。D.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全力支持。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②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① D.④③②①⑤8.某中学初三(1)班开展了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9分)(1)下面是班长搜集的几则名人名言,与本次活动主题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A.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三十三章B.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C.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卡莱尔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2)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每个时代都有自强不息的英雄人物,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并概述其事迹。(6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0分)9.阅读《论教养》,回答问题。(25分)论教养利哈乔夫①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②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③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④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⑤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⑦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⑧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心情愉快。⑨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稳重随和。⑩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在家接待客人,或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⑪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⑫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收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⑬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饰服装、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⑭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选自九年级教材《论教养》,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2)文章题目是《论教养》,文中却用很大篇幅谈论了“优雅风度”,是否离题?谈谈你的理解。(5分)(3)选文第⑬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5)列举生活中有失教养的事例,结合文章内容,提出改正建议。(6分)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贺铭华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这似乎近于残酷。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和些许苦难,能成为栋梁之材吗?不能!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变得愚不可及。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纨绔少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有胆识、进取、意志坚定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⑤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⑥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激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⑦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触地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的。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世上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⑧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想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⑨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为标题,新颖别致,给人以无限遐想,起到了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B.文章第⑧段,作者提到人的一生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的目的,是想表达正确认识和对待磨难,生命才会演绎得更精彩。C.司马迁认为,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都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磨难,恐怕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D.本文在语言表达上,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同时运用排比句、反问句、感叹句等,使说理论证更有气势。(2)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3)本文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6分)三、作文(50分)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作文。溪水只有不停地流淌才能汇入大海,幼苗只有不停地生长才能参天耸立,鸟儿只有不停地拍打双翅才能邀游天空,人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抵达梦想的前方。有人说,生活无限精彩,大家要齐心协力,一起向前奔跑。有人说,每个人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我们只有不失去向前奔跑的信念,才能勇敢地跨越它们。有人说,在适合奔跑的时间和空间放弃奔跑,是一种遗憾。……请以“青春路上,我与___________一起奔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④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段→断,弋yì。C.做→作,箴zhēn。D.消→销,濡rú。2.答案:D解析:A.亵渎:轻慢,不尊敬。B.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C.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D.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3.答案:A解析:第一空:“让我们向‘时代的英雄’致敬”是个感情强烈的祈使句,所以句尾用叹号。第二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引用的话,必须加双引号,又因为是部分引用,且引用之后语意未竞,所以逗号在引号外面。第三空:后面用省略号,因为“现实”前面的句子都是列举英雄的事迹,且没有列举完。第四空:“众人皆知”和“光芒四射”做“亦不是”的宾语,所以属于并列宾语间的停顿,用顿号。4.答案:B解析:雨果是法国作家。5.答案:B解析:其他选项中人物的语言不礼貌,不是有教养的表现。6.答案:B解析:A.主客颠倒,应改为“长城对于中国人来说”。C.搭配不当,数量减少不可用倍数,可将“一倍”改为“一半”。D.语序不当,可将“广泛”调至“关注”的前面。7.答案:D解析:此语段讲了怎样读书。④“经验证明”有统领作用,是第一句;③“或者”一词体现了与上一句句意的联系,是第二句;②①与上两句语意相关,表达特点相似,是第三、四句;⑤“因此”体现了对全语段的总结,是末句。由以上分析,可排序为:④③②①⑤。8.答案:(1)B(2)(示例)司马迁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发奋著书,最终完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解析:(1)“不怨天,不尤人”意为不抱怨天,不责怪人,与“君子自强不息”无关。(2)答题时,要紧扣活动的主题“君子自强不息”,举古今中外名人自强不息,成就人生的事例,按照“人+事”的形式表述即可。9.答案:(1)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2)没有离题。因为“风度”和“教养”是密切相关的一对概念,“风度”更多指的是外在表现,“教养”更强调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它们只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作者在谈完什么是教养后,进一步推出“风度”来深化自己的观点。(3)举例论证。列举了实际生活中吃饭时要注意礼仪的琐碎小事,对本段的观点“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进行具体有力的论证,也间接证明了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用生活中有意义的小事,使论证更亲切,更易被接受。(4)本文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接着连续举了三种没有教养的生活表现,进而得出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然后,又用生活中有教养的表现从正面对观点进行阐释;紧接着,从另一个角度阐述怎样做一个有风度的人来深化论点;最后,水到渠成地重申论点: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5)生活中有很多青少年学生,在学校表现很好,但在家里,认为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理所当然。生气的时候还顶撞父母,甚至言辞激烈。改正建议: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照顾我们的亲人,更应该充分了解,了解他们的习惯,关心他们的生活,争取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解析:(1)文章先谈论了有教养的人的标准: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然后谈论了养成优雅风度的准则: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最后总结强调: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无论哪一部分,作者都在强调“尊重他人”,所以结合论题可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2)文章第⑩—⑭段大篇幅地论述了“优雅风度”,⑬段说:“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几句话将“优雅风度”与内在教养结合在了一起,所以说这部分并不离题。(3)由关键词“比如”可判断出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议论文中的例子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所以要找到所在段的中心句(往往是该段第一句或例子前的那句话),并明确全文的中心论点。答题格式:列举……,证明了……(该段论点),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解答此题需先理解每一段的内容,然后把内容相近的段落合并在一起概括,最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进行整理总结。文章①②段提出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③—⑧段连续举了三种没有教养的生活表现,进而得出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⑨段谈论有教养的人的表现;⑩—⑭段谈论风度的内在原则,提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这句话也是对中心观点的强调,所以⑭段还起到了总结强调观点的作用。(5)可以参照文章第⑤⑥⑦⑬段的相关内容举出生活中类似的有失教养的事例,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提出改正建议。10.答案:(1)C(2)文章开篇以碾压幼苗的农事现象引出论点——“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接着通过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解决的办法,即我们该如何面对磨难。(3)①比喻论证:通过将富贵温柔比作利剑,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缺少磨难,沉迷富贵,人会缺少斗志、变得软弱的道理。②道理论证:通过引用古语,有力地表明安享富贵,最终会失去富贵、难有成就的道理。③举例论证:通过以清代八旗子弟为例,使论点更有说服力。解析:(1)根据第⑦段的表述可判断其张冠李戴。(2)梳理论证思路:首先,要抓住关键词句;其次,要抓住与文章层次有关的标点符号,它们往往表明文章的段落层次及其关系;最后,要关注文章层与层之间的意义联系、转换和过渡。答题格式:首先提出……观点,接着通过……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3)论证方法主要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注意抓住论证特点判断并分析。11.答案:[例文]青春路上,我与勇气一起奔跑青春,是早晨的朝霞中最绚丽的一色,是茫茫大海中最闪亮的一滴,是满山青草中最具生机的一簇。孩子是终究要离开笼子的鸟儿,父母和家庭,都只是孩子暂时的避风港,有使命的船,始终是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我们自己去面对,孩子的一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我的青春我做主,爸爸妈妈,请舍去你们的溺爱,让你们的孩子在挫折的道路中闯荡吧!作为“00后”的少年,时代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机会,让我们勇敢地卸下包袱,着一身轻装奋力前行,尽管道路充满荆棘、充满沟壑,但我们不怕,青春的力量能化解一切困难,青春的力量能迎接各种挑战。虽然在这个大环境里,我们没有理由说不,尽管课业负担,太重,太重,太重……看不完的,是书。听不完的,是唠叨。怕不完的,是成绩单。做不完的,是各科作业。即使是这样,也要怀着积极的态度去迎接考试,毕竟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考试只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我的青春里有勇气,在生活中,我们要创新,要多变,张扬自己的个性,让生活之水沸腾。我们要规范,要稳定,要内敛自己的浮躁,在坎坷面前心如止水。在青春中,用内敛和张扬来表达我们的爱,一滴水也足以让大海翻滚,一棵草也会让青山充满生机。别忘了张扬,也别忘了内敛,青春的道路中不会一帆风顺,既然选择了青春由自己做主,就必须有非凡的思辨能力,把一切都放在脚下。青春路上,我与勇气一起奔跑。我的路,既然选择了,便会一直向前,不会退却。
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材料作文题。审题时,一方面要抓住“青春路上”“奔跑”。“青春”限定了时间,即当下的中学时代;“奔跑”彰显了青春的奋斗状态。另一方面,抓住题目所给出的材料,由此丰富“奔跑”的内涵,并提炼出关键词填在横线上。如根据“有人说,生活无限精彩,大家要齐心协力,一起向前奔跑”提炼出“团结”;根据“有人说,……我们只有不失去向前奔跑的信念,才能勇敢地跨越它们”提炼出“自信”“自强”“乐观”等。当然我们也可以不按照材料提示的角度来作文,比如,在我们读过的书中,一定有某些时代、作品、作家、文学形象持续不断地带给我们精神动力,鞭策着我们前行,可填上“盛唐”“李白”“保尔”……这样的拟题,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