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课件PPT整套
- 浙教版七上科学4.5熔化与凝固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浙教版七上科学4.6汽化与液化 第1课时 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浙教版七上科学4.6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浙教版七上科学4.8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单元复习 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节 升华与凝华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节 升华与凝华完美版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樟脑丸,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霜是怎样形成的,物质状态的转变,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室里的日光灯,用久之后,它的两端会慢慢变黑。还有深秋早晨的霜。你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吗?
活动 如图4-74所示,玻璃容器里装有碘晶体。用酒精灯给容器加热时,容器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停止加热后,容器里的碘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物体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sublimatin),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desublimatin)。
先升华(变细)后凝华(发黑)
放在衣柜和书柜中的樟脑丸会变小,就是樟脑丸升华的结果
在有微风且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针状雾凇,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的冰棍,剥开包装后外面逐渐形成的一层白色粉状物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棍表面被冷却凝华而成的
因为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
在寒冷的冬天,气温即使在0℃以下,冰冻的衣服在没有阳光的地方也可以晾干。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人们常利用升华吸热的特性来降低物体的温度。
烧蚀材料 返回地球的航天器以极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时,会与大气之间发生摩擦而使其表面的温度升高10000摄氏度以上。为了保证在如此高的温度下航天器不被烧毁和航天器内的宇航员、设备的安全,科学家给航天器外加了一层烧蚀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热量消耗掉,使航天器保持合适的温度。图4—79是中国“神舟六号”的返回舱,我们可以从它的外表面看到被烧蚀
中国"神舟六号"返回舱
云、雨、雪、雾、露、霜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们是地怎么形成的呢?
夜间的气温比白天低,所以在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植物和其他物体的表面上液化而形成露。
在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和植物时,会凝华而形成白色的霜。
寒冷的冬天,玻璃上有冰花(窗花)。
窗花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
在没有风时,暖湿气流(水汽)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雾。
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后变成小水珠和小冰晶。
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
如果云内的温度很低,小水珠也会凝固成小冰晶,冰晶增大后就会下雪。
1. 下面关于云、露、雾、霜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和凝华成小 冰晶而形成的。 B. 雾是浮在浮尘上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C. 露是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为小水滴 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先液化为小水珠,而后又凝固成小冰晶
2.周末,小明跟爸爸去餐厅,一道海鲜端上来,服务员倒一点水在容器中,立即形成大量白雾, 产生一种云雾缭绕、梦幻般的感觉。小明询问了服务员,原来容器中放了干冰。有关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白雾是干冰和水反应生成的B.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干冰升华需要吸收热量D.加热水比加冷水效果更好
3.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节 升华与凝华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升华和凝华,你的猜想,碘升华和凝华实验,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变化条件,干冰简介,玻璃上的冰花,樟脑球,一直冰冻的衣服也能干,用久了的白炽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节 升华与凝华说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樟脑丸的升华,固体清新剂的升华,固体二氧化碳,干冰营造的舞台效果,升华吸热,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小冰粒,小水滴,水蒸气,小冰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7节 探索宇宙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天星空,北斗七星,小熊座,仙后座,织女星,牛郎星,夏季大三角,大犬座,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