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卷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4258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卷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4258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小光提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成语或俗语里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百炼成钢 C.木已成舟 D.聚沙成塔
2.下列一些物质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铜块:我是紫红色固体 B.金刚石: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氮气: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铁钉:我会生锈
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B.铜首表面产生铜绿
C.水蒸发 D.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
A.颜色改变 B.放出热量 C.有气体产生 D.有新物质生成
5.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A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B.实验B中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C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D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
6.下列变化产生的热量是化学变化的结果的是( )
A.煤炭燃烧放出热量 B.电熨斗通电发热
C.摩擦产生热量 D.太阳能热水器被阳光照射变热
7.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看到( )
A.均匀地被烧黑 B.外焰部分明显被烧黑
C.内焰部分明显被烧黑 D.焰心部分明显被烧黑
8.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小光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猜想与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解释与结论
9.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棉线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0.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有( )
①物质的性质 ②物质的变化 ③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
12.下列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是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是固体,没有熔化直接燃烧
B.蜡烛燃烧时,火焰没有明暗之分
C.蜡烛燃烧时,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有水雾生成
D.蜡烛刚熄灭时,没有明显现象
13.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用白瓷板放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粉末状物质
B.变化时发光发热
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D.用涂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4.下列记录的普通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普通蜡烛是手感滑腻的固体
B. 普通蜡烛放入水中会下沉
C. 蜡烛燃烧的火焰可以分为三层
D.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可以被点燃
15.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如图所示的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左熄灭,右变旺
B.左变旺.右熄灭
C.都变旺
D.都熄灭
16.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 )
A.密度比空气大 B.密度比空气小 C.不易溶于水 D.无色无味
17.人体吸人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有什么不同?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氧气含量高 B.二氧化碳含量低 C.水蒸气含量低 D.各成分含量相同
18.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实验 D.交流讨论
19.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都与化学有关,你认为下列现象与化学无关的是( )
A.铁生锈了 B.节日里灿烂的烟花
C.熊熊燃烧的大火 D.夏季的白天比冬季要长
20.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
A.闻气味 B.看颜色 C.倒入澄清石灰水 D.伸入燃着的木条
21.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 猜想或假设 B. 提出问题 C. 制定计划 D. 结论
22.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控制变量 D.归纳
23.在各一集气瓶的下列气体“ = 1 \* GB3 ①空气 = 2 \* GB3 ②人体呼出的气体 = 3 \* GB3 ③氧气 = 4 \* GB3 ④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A. = 1 \* GB3 ① = 4 \* GB3 ④ B. = 2 \* GB3 ② = 4 \* GB3 ④ C.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D.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24.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 )
A.铁的生锈 B.食物腐败变质 C.酒精挥发 D.人的呼吸
25.在智能手环中装上计步APP,只要把手环带在手上,就能显示出相应时间内运动的总步数。手环是如何计步的呢?小科认为:可能是手环中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只要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计步器就能自动计数。小科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 D.做出解释
26.已知: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21%。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内(内装空气),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约是78%
B.蜡烛燃烧后,密闭容器中气体质量减少了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内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6%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不能复燃
2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
A.原子.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B.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超过2000万种
C.化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与其他科学没有联系
D.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28.如右图所示,小猫坐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上,悠闲自在,该材料具有
的性质是( )
A.良好导电性B.耐高温C.良好导热性D.易燃性
二、非选择题
1.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选填“a”.“b”或“c”)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温度最高。
(3)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CO是一种有可燃性的气体)。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2.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 (选填“A”或“B”,下同)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 (“无明显变化”或“变浑浊”,下同),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多”或“少”,)。
(2)然后由导管口 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或“变浑浊”,下同),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多”或“少”)。
(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化学兴趣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其次是氧气。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右下表所示:
(1)请你判断:表中X是____,Y是____。
(2)欲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3)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做以下实验,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____燃烧得比较旺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____含量较低。
(5)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 ,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要高。
(6)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________,说明呼出气体中____含量较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题,文件包含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答案doc、12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