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人教版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展开一.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能从一组图形辨认出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说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简单立体图形(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在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2.方法:能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并用平面图形描述从不同方向看一些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发展几何直觉.
难点:使学生能从一组图形辨认出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正方体木块若干,易拉罐,三棱镜,圆锥,排球,六角扳手等.
预习尝试
从某方向观察一个几何体,可得到一个相应的平面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一般也不尽相同.课前观察生活中的与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相类似的物体,从不同角度看,体会得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几何体,不管你从何方向观察,所得到的平面图形都相同?如果有,试举一例,并说明这个平面图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题西林壁》).你能说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吗?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1.从不同角度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
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上面等各个角度观察:正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块,三棱镜,六角扳手,易拉罐,排球,圆锥,由浅入深,体会从不同方向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是在体会曲面的透视图,让学生交流.体验,集体作出小结.并回应预习题中的问题.
2.从不同角度看简单的组合图形.
由少数组合逐步加多,如下图,画出下列几何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最后从模型上得到验证)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正方体.圆柱体.圆锥.球,或者是身边的文具物品等进行自由组合,然后互相观察,体会,讨论.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1.如图,桌上放着一个球和一个圆柱,下面这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2.在一个正方体中,截去一个小正方体的立体图如图所示,从左面观察这个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3.如图,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下列两个立体图形,所得的平面图形中,什么图形相同?什么图形不同?
4.一个由8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观察这个图形时,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那么从左面观察这个图形时,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 ).
5.圆柱三视图是( ).
A.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
B.三个圆
C.两个长方形和一个圆
D.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圆
6.如图所示的圆锥的三视图是( ).
A.正视图,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
B.正视图,俯视图是三角形,左视图是圆和圆心
C.正视图,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和圆心
D.正视图,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和直径
7.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做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做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做 .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回顾学习过程,谈一谈自己有哪些学习成果.
2020-2021学年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