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解析

    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解析第1页
    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解析第2页
    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变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2022年】2021年】1.(2021·辽宁·高考真题1865年,煤气灯开始在上海使用,起初主要用于洋行和街道,后来行栈、铺面、茶馆、戏楼以及居家竞相使用,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这反映出A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 B城市化进程拓展城市公共空间C工业革命成果催生新兴产业 D市民阶层诉求改变服务业面貌【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56年上海开始使用煤气,使用范围逐渐推广,可知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现代生活,故选A项;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用地面积的增加,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市民阶层诉求无关,排除D项。排除BCD项,故选A项。2.(2021·海南·高考真题晚清时期,赫德在中国通商口岸实行海关时,其他地区仍以各自的地方时为准。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将全国规划为五时区,其实施效果有限。1949年以后,全国实行了东八区时和公元纪年法。这反映了A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B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华权力的攫取C时空秩序的建构映射出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进程 D军阀割据局面是北洋政府推行政令的最大障碍【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商口岸由洋人把持,所以出现了赫德在中国通商口岸实行海关时,其他地区仍以各自的地方时为准的现象;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所以出现了将全国规划为五时区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独立、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全国实行了东八区时和公元纪年法。由此可知,不同政权分别实行不同的时区划分,这反映了时空秩序的建构映射出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进程C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排除A项;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华权力的攫取军阀割据局面是北洋政府推行政令的最大障碍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主旨,排除BD项。故选C项。3.(2021·湖北·高考真题博览会是观察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窗口,又是汇聚物品和传播知识的平台。下表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武汉劝业奖进会和西湖博览会征集展品类别对比 武汉劝业奖进会1909西湖博览会1929征集展品类别天然产品饮食或制造之原料,工艺品、美术品、教育品、古物品染织工艺类、工艺品类、机电工业类、化学工业类、矿产品、医药用品类、教育用品类、文艺品类、农产类、饮食制类、动物类、革命纪念品类、外国参考品A物质文化生活变迁 B工业体系已经形成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现代科学知识普及【答案】A【详解】通过对比1909武汉劝业奖进会1929西湖博览会中展品的种类可知,1929年西湖博览会的展品更加数量丰富、种类多样,这也从侧面说明1929年中国的物质文化更加丰富,对比1909年,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在向前变迁,A项正确;材料中的展品种类不能说明工业体系形成,而且近代中国并未形成工业体系,排除B项;博览会的展品情况与民族意识觉醒没有关联性,而且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在鸦片战争后就已经开始觉醒,排除C项;博览会的展品情况无法说明现代科学知识已经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4.(2021·湖北·高考真题[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   晚清以来,伴随着西风东渐,星期制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视星期制为文明之制,主动仿行。而湖广总督张之洞规定两湖书院的学生只准休旬假十日放假一日,不得过星期日。1902年至1911年夏,由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学堂、中央各部和地方衙门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1912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采用了星期日公休制度。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渐成都市生活中新的工作与休闲的节奏。合理的休息与适度的休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精神面貌。——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材料二   1949年之后,新中国沿用近代以来形成的星期日公休制度。1995325日,国务院发布第174号令,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自199551日起施行。利用和过好双休日,对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消费休闲和社会风尚都有很大影响,从星期日公休制到一周双休,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摘编自《人民日报》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晚清至民国星期制普及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以来星期公休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答案】1背景西学东渐;戊戌维新;清末新政;民国建立;政府示范与推行。2影响人们获得较为充分的休息时间;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促进社会消费;促进旅游与休闲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文明、改变社会风尚等。【详解】1背景根据伴随着西风东渐,星期制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视星期制为文明之制,主动仿行得出是西学东渐和戊戌维新;根据由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学堂、中央各部和地方衙门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得出清末新政;根据“1912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采用了星期日公休制度。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得出民国建立和政府示范与推行。2影响根据对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消费休闲和社会风尚都有很大影响,从星期日公休制到一周双休,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星期制使人们获得较为充分的休息时间;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有助于促进社会消费;能够促进旅游与休闲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文明、改变社会风尚等。2020年】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题读图阅史。下图所示系1909年上海社会之剪影。结合所学,下列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坐电车三更笑语,反映交通近代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乘坐马车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代步工具呈现出马车和电车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中出现的电车可知,坐电车反映交通近代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正确;图片中依然存在马车,说明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确,B项正确;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当时乘坐马车依然是主要出行方式,错误;1909年电车数量并不能与马车相比,因此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不符合史实,排除,排除ACD项。故选B项。2021年】2020年】2.(2020·浙江·高考真题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187021010593822188037316917516581890617224331349191900790284402602024铁路成为欧美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要件密切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初步形成了遍布各洲的铁路网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详解】市场准入是指国家对市场主体资格的确立、审核和确认,是通过国家立法来实现的,与铁路里程的增长无关,故错误;铁路里程的增长是陆路运输发展的表现,密切了国际间的陆路经济交流,故正确;到1900年,各大洲铁路里程均有大幅度增长,表明各大洲的铁路运输网络初步形成,故正确;各大洲的铁路里程的增长,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陆路交通更为便捷,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故正确,故选择D项。3.(2020·浙江·高考真题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       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   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B【详解】根据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可知,这里描述的铁轮小车是自行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行车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B正确;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说明其依靠的是人力而非机械牵引,排除A;题干中骑乘自行车的是西方人,因此其不能作为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的标志,排除C;自行车的出现主要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并未造成人们生活方式根本性变化,D夸大了自行车的影响,排除。4.(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为1950101日《人民日报》广告截图,仔细阅读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判断50年代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大批供应市场大众化说明中国开始成为自行车王国抗衡舶来表明自行车系中国制造自行车从此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A【详解】1950101日《人民日报》广告截图可知,上海制车厂已经制造出永久牌自行车,这说明自50年代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故正确;中国开始成为自行车王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错误;抗衡舶来表明国产自行车质量好,故正确;自行车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也是在改革开放后,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BCD错误。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2022年】2021年】1.(2021·湖南·高考真题如表所列活动时间活动名主要获奖或展演展出作品19568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广陵散》《阳关三叠》《嘉陵江号子》《祖国颂》《长征大合唱》等19571第一次群众性电影评奖《董存瑞》《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195712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292位作者的321幅作品,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虫等为题材A凸显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B推动双百方针的提出C表明文艺领域出现的倾向       D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仍占主流【答案】A【详解】从材料的作品名称《祖国颂》《长征大合唱》”“《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以及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虫等为题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的赞美与歌颂,因此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作品凸显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A正确;双百方针1956年提出,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的倾向,排除C;材料有涉及到传统文化,但不能说明以传统文化为主,排除D2.(2021·江苏·高考真题如表中的评论反应出当时1875年《申报》文人当效思于农工商贾之事1875年《申报》西人之为商为工农者,固无不兼习文字也。1881年《万国公报》农夫用其力于植树之法、机器之耕,则利益广矣A社会分工日益精细 B农商皆本成为共识C工商致富备受推崇 D职业观念发生变化【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文人经商、商人学习文化、农民学习植树之法和机器之耕,体现了职业观念发生变化,D项正确;社会分工一般是指生产分工,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评论是一些媒体的观点,不是国人共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工商致富备受推崇,而是强调职业观念发生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3.(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光绪三十四年《日新画报》刊登的画作,画中有大姑娘拿着风筝来回奔跑,实在不好看。但分人家有点规矩,绝不能让姑娘在满街上疯跑啊!咳!此事不但因女学堂不甚发达,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岂不是无形的危险吗等字样。此画反映A近代男子传统服饰的变革 B女子普遍走出家庭步入社会C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 D新文化运动批判旧礼教和旧道德【答案】C【详解】根据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可知当时西方的电线电灯已经传入中国,即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故选C;由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图中男子的服饰还是中国传统服饰,排除A普遍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光绪三十四年1908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排除D4.(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英雄材料   如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623刊发的《小英雄歌》。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答案】清末,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清末新政,西学东渐。,忠孝报国等;学习西方技术,博古通今、中西贯通,历史学习等;雄健尚武等。时代的产物,具有新旧杂陈、中西结合的特点。【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从背景角度作答清末,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清末新政,西学东渐。也可从特点角度作答,忠孝报国等;学习西方技术,博古通今、中西贯通,历史学习等;雄健尚武等。还可以从评价角度作答,可得出时代的产物,具有新旧杂陈、中西结合的特点2020年】5.(2020·北京·高考真题竹枝词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诗歌体裁。晚清竹枝词除描写官场百态、风土民情外,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出现了介绍外国风俗的《外国竹枝词》等。晚清竹枝词是当时人们的记录,属于官方档案   属于文学作品,但是具备史料价值关注社会新生事物,开阔大众眼界   引入西方文学风格,开启文学革命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详解】材料中的竹枝词属于文学作品,但是对于研究晚清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正确;竹枝词对于外国习俗的介绍,有利于开拓大众的眼界,正确,因此D符合题意;竹枝词属于文学作品,非官方档案,错误,AC排除;文学革命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的,错误,B排除。故选D 
      

    相关试卷

    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0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0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现代中国的科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9 近代中国的经济+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9 近代中国的经济+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2近三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答案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