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PPT
-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翻译ppt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实词pt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文意理解pt课件 课件 3 次下载
-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t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虚词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虚词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解读,看具体语境,看词性是否一致,看语气表达,看句式特点,看语法结构,掌握语法的作用,看对应位置,看特殊标志,看删换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 于 而 若 以
近9年考察次数:“而”7次“之”6次“以”4次“于”4次
“其”“也”“则”“若”“所”各2次“且”“者”“与”“为”“乎”各1次
1、《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①“常见虚词”共18个。 ②“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表现为词性常见的用法。主要考查学生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把握。 2、考查方式:选择题为主,比较异同;翻译题为辅。
攻略:概括总结文言虚词常用词性、意义; ——>学会运用技巧辨别虚词用法。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②吴之民方痛恨焉(张溥《五人墓碑记》)③吾尝跂而望焉(荀子《劝学》)④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①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苏轼《赤壁赋》) ②日与其徒上高山③以其无礼于晋④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连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并列,可译为“和”“跟”“同”,或仍作“与”
介词,表施动者发出的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有些文言虚词的意义相同,但用法(词性)不相同。
①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②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表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②蚓无爪牙之利(荀子《劝学》)③君何以知燕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⑤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司马迁《报任安书》)
状语后置,“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定语后置,“爪牙”是中心语,“利”是定语,“之”是助词,定后标志。
宾语前置,“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省略句,“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被动句,“为”和“所”连用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荀子·劝学》)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蛇鳝之穴”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何之”是宾语前置,即“之何”“之”是动词,到,往。
主语: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一般由名词、代词来承担。 谓语: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宾语: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宾语常由名词、代词来担任。 定语:用于描述主语和宾语, 一般由名词、形容词担任。 状语:说明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方式, 条件或伴随情况,程度等情况的词。状语可以由副词, 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语法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结构助词要记住。
1.理解实词:词性是否活用 2.辨别虚词:两句前后结构是否一样 3.准确断句:一个完整的句子主谓宾应该齐全(主语可能承前省略) 4.协助翻译:判别是否存在活用,还有各种句式的归正 5.区分病句:可判别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不合逻辑等语病
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等。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例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 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 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注一些特殊现象。(1)兼词现象。在文言文中有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比如“诸”字,在“穆公访诸蹇叔”“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还有“焉”(“于之”“于此”等)、 “叵”(“不可”)、 “盍”(“何不”)等。
注一些特殊现象。(2)连用现象。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三个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语气。“友也者(重点在‘者’,表示停顿语气),友其德也。”)”懂得了虚词连用的特点,有助于断句和语意的理解。
注一些特殊现象。(3)凝固现象。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形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 “何以……为” “何……之有” “不亦……乎” “无乃……乎” “得无……乎” “抑亦……乎” “何其……也” “一何”等等。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句读之不知B.于其外则不光 此其志不在小C.卒于睢阳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D.将犬吠所怪 为巡船所物色
宾前标志 代词,他的 给 表被动
的 代词,他的在所+动词=名词性结构
果真能配得上儒者的声名吗
不是说犬吠所怪(喻俗人群聚诋毁贤者)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茂先坐与论说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B.若二十年外书 若望仆不相师C.多所未闻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D.望石再拜而去 毕礼而归之
介词,和;好像构成名词性短语;连词,表顺承。
介词,和; 如果构成名词性短语;表顺承。
大多是自己所没听说过的
对着石头拜了两次后离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 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剖析,常见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虚词专题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直击高考,届高考真题,虚词考点复习,把握虚词的位置,你的修假并因转承递,虚词练习,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虚词+课件57张,共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