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1_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稠密(chóu) 迸溅(bèng)忏悔(chàn) 海市蜃楼(shèn)
B.赤裸(guǒ) 谦逊(xùn) 颤抖(chàn) 酣然入梦(hān)
C.校对(jiào) 简陋(lòu) 憎恶(zèng) 气冲斗牛(dǒu)
D.累赘(léi) 折损(sǔn) 竹篾(miè) 血气方刚(xiě)
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烧灼 堡垒 猥锁 目不窥园
B.吞噬 镶嵌 朦胧 巅沛流离
C.遗撼 轮廓 幼稚 姗姗来迟
D.峭壁 高粱 矜持 语无伦次
3.(2分)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天花、鼠疫、非典、埃博拉、新冠肺炎……人在疫病面前或许显得 (渺茫 细小 渺小)与脆弱,但恰恰是永不言败的精神,成就了人的伟大与崇高。
(2)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二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他说,中国反对某些国家出于维护海洋霸权的目的,在海上 (不可一世 耀武扬威 飞扬跋扈)、拉帮结派,不断侵犯其他国家的正当和合法权益。
4.(6分)经典诗文默写。
(1)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3)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5)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登飞来峰》)
(7)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8)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9)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5.(3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ㅤㅤ①在困难面前,_____众人都放弃时你能再多坚持一秒,_____,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你的。②坚定的信念是获取成功的动力。③很多时候,成功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蹒跚到来。④因此,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不要半途而废,哪怕前行的道路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这样才不会在自己的人生里留下太多的遗憾。
(1)请在第①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第③句中加点的“蹒跚到来”按照短语结构类型划分是 短语。
(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下来。
6.(2分)名著阅读。
ㅤㅤ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出现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ㅤㅤ上述情节选自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 (填书名),作品主要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赛尔跟着 (填人名)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7分)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校园,走向社会,与语文世界进行一次亲密接触。请你参加以“领略语文风采,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你将此次活动的主题,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开展本次活动首先要搜集资料,同学们准备走上街头,进行搜集。请结合第一小组的任务示例,写出其他两个小组的搜集任务。
第一小组:走上街头——店名、公司(企业)名、匾额
搜集任务:A.是否有新意B.新意在何处
第二小组:走上街头——广告语、标语
搜集任务:
第三小组:走进商店和商场——促销文字与方式、服务用语、各类商标
搜集任务:
(3)回到教室,活动将在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中拉开序幕,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100字以内)
(4)诗词也是语文世界的一部分,而《中国诗词大会》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此次活动中,班级诗词大会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快节奏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至少两条)
ㅤㅤ材料一: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人文素养的追求。《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让人们重拾一颗单纯的诗心,不求其他,只求安静地品一首诗词,享受片刻的宁静,《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人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阐释。
ㅤㅤ材料二: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把诗词与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结合,赢得了满堂喝彩,传统与现实的融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该节目既大力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三、阅读。(46分)
8.(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天问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ㅤㅤ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进行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ㅤㅤ2021年6月11日,中国四家航天局举行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6月27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和巡视探测系列实拍影像。其中,祝融号火星车火星表面移动过程视频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材料二]
ㅤㅤ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做客《白•问》,对话白岩松。
ㅤㅤ张荣桥认为,就个人观点,去火星是为了提升人类自身的能力。人类必须通过这些重大的、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活动,来提升技术,培养人才,提升对未知世界的认知。从国家角度来讲,就是要提升国家的能力。
ㅤㅤ在张荣桥看来,对于科幻小说里经常提到火星移民,一定要科学看待。他认为,移民火星可以作为科学幻想,但是谈火星移民工程是不科学的。如果我们有改造火星的能力,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花点时间精力把我们的地球打理得更好?火星的环境跟地球相比差远了。连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都没有,温度跟地球相比更为恶劣,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难以保证。
[材料三]
ㅤㅤ相比于华为公司注册了几乎整本《山海经》:麒麟,鲲鹏,昇腾,凌霄等等,中国航天人也很浪漫:载人飞船叫“神舟”,气象卫星叫“风云”,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火星车叫“祝融”,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全球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叫“鸿雁”,把它们送往浩瀚星空的火箭叫“长征”……
ㅤㅤ有网友表示这些名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可能一头雾水,但中国人看了却如吃饭般平常,心领神会,不觉有它。让传说变成现实,化腐朽为神奇,延续先贤的智慧,这是中国人一听就懂的文化血脉,浪漫上千年。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探测器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B.火星车对火星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进行探测。
C.天问一号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形像图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D.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和巡视探测系列实拍影像,属于人类首次。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从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到着陆火星表面前后耗时7个月左右。
B.中国的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与个人没有什么关系。
C.张荣桥认为,谈火星移民工程是不科学的,要科学看待科幻小说里提到的火星移民,可以把.移民火星当作科学幻想。
D.“神舟”“风云”“北斗”……这些探测卫星的命名,具有国际视野,体现了中国人对广袤宇宙的浪漫想象。
(3)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说诸如火星探测等人类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有哪些意义。
(4)有网友认为张荣桥设计师在节目中的言论互相矛盾:一方面他认为,如果我们有改造火星的能力,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花点时间精力把我们的地球打理得更好;一方面他又认为,天问一号这些重大的、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活动,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你认为张荣桥设计师的言论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9.(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栗花香
疏泽民
ㅤㅤ①杏花落了,梨花谢了,桃花变成了青桃。时序进入五月,草木渐次葱茏,春天里的繁花渐次退场,而夏花尚未接力。朋友说,不妨到山里走一趟,那里有一种花,很可能你没见过。
ㅤㅤ②抵制不住诱惑,上了朋友的私家车。小车沿着蜿蜒的溪谷小道,向深山蛇行而去。随着山路的渐次抬高,车窗外的景致也由深绿幽暗变成嫩绿敞亮,隐隐约约地飘来阵阵暗香。
ㅤㅤ③小车开到半山腰的一处彩钢瓦搭建的民房前停下,那儿是朋友的园林生产基地。下了车,山野的草木清香夹杂着从未闻过的幽香扑面而来。这种幽香,不像槐花香得浓郁,不像枣花香得诱人,也不像秋天的金桂那样甜香。栗花香得清淡,深吸一口气,似乎没有多香;不经意地闻了,似有一种庄稼的清香。这或许就是农家管栗子树叫“铁杆庄稼”的原因吧?扬花时在玉米、稻子、荞麦的大田里,不都能闻到这透出一股青气的香味吗?朋友说:“栗花香得有些怪,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界,对栗花香有不同的感受。”环顾四周,没见着花,不知这香气来自何处。见我傻愣着,朋友说:“走,上山去看看。”
ㅤㅤ④山上是一大片果树林,栽种了板栗。板栗园里的香气更浓,犹如走进了糕点坊,清蒸的豆粉香将我包裹。朋友指着身边的板栗树说:“你看那一串串花穗,仔细闻闻,多香。”
ㅤㅤ⑤啊,那香味儿来自栗花!我感到意外。我吃过种植的板栗,也吃过山上的野毛栗,但还没有仔细打量过这种美味果实之花——栗花。其实这种栗花,在乡下不乏其踪,但因为不起眼,往往被忽视了。着实不起眼,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挂在枝头的毛毛虫,披着淡淡的黄绿色绒粉,在阳光下泛着幽光。
ㅤㅤ⑥凑近一闻,可不是嘛,那馥郁的香气就是从这儿溢出来的。单穗栗花藏在绿叶间,毫不起眼;千万穗栗花缀起来,一串串,一树树,就有了气势。那些穗状栗花,如檐下晾晒的豆角,又似窗前垂挂的千纸鹤,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花香的波纹一圈圈漾开,交叉,重叠,将整座山峦淹没,连我自己也概莫能外。沉浸在栗花的海洋里,被清新而质朴的栗香裹挟,感觉浑身上下都被香气洗了一遍,无比通透。
ㅤㅤ⑦这里是朋友承包的千亩山场,栗树园只是核桃、柑橘、枇杷等经济果林中的一项。朋友老家在这片山区,早年随外出务工人员跑到城里淘金,小赚了一笔后,又回到家乡投资创业,成立合作社,种植经济果林,带领山区群众共同致富。
ㅤㅤ⑧走进这片栗园,近距离感知栗花的素雅和香气的浓郁,深为栗花无形的气场所震撼:与百花无争,朴实低调,安静地坚守在山上。开花,结果,奉献人们可口的美食,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ㅤㅤ⑨山上一片片果园如版画拼图,实在太美,我掏出手机,边走边拍。一回头,发现朋友正在指导民修剪栗枝,他们如同栗花一样,默默无闻,淡泊无争。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另一种栗树,正在山上安静地生长。
ㅤㅤ⑩漫山栗花香,让人念念不忘。
(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文章第⑤开头写“我”因为来自栗花的香味而感到意外,请联系上下文,简要概括“我”觉得意外的原因。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下了车,山野的草木清香夹杂着从未闻过的幽香扑面而来。(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那些穗状栗花,如檐下晾晒的豆角,又似窗前垂挂的千纸鹤,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4)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第⑦段的作用。
(5)通读全文,请说说文章题目“栗花香”有哪些含义。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活板
沈括
ㅤㅤ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ㅤㅤ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ㅤㅤ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有布衣毕昇
②持就火炀之
③则第二板已具
④不若燔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睨之久而不去
C.无案牍之劳形
D.则以纸帖之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②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4)阅读文章,请简要说说活板印刷用胶泥做字模的原因。
11.(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室求贤访逐臣”中的“求”和“访”二字,用词精当,层层递进,意蕴丰富。
B.“可怜夜半虚前席”中的“虚”字只是轻轻一点,却使人们对文帝的重贤姿态即刻产生了怀疑。
C.“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点破主旨,直抒胸臆,怒斥文帝。
D.这首诗歌看似是讽刺汉文帝,实则讽刺的是唐朝皇帝,是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2)请简要赏析“可怜夜半虚前席”中“可怜”二字的表达效果。
四、作文。(50分)
12.(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ㅤㅤ手,或完美,或残缺,或纤细灵巧,或粗壮有力。手能传递真情,为你撑起一片天空,手能托起生命,给你生活的勇气和重生的力量。有人用这双手慰藉心灵的伤痛,有人用这双手营造幸福的生活……
ㅤㅤ请以“一双温暖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①文体不限;
②600字左右;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稠密(chóu) 迸溅(bèng)忏悔(chàn) 海市蜃楼(shèn)
B.赤裸(guǒ) 谦逊(xùn) 颤抖(chàn) 酣然入梦(hān)
C.校对(jiào) 简陋(lòu) 憎恶(zèng) 气冲斗牛(dǒu)
D.累赘(léi) 折损(sǔn) 竹篾(miè) 血气方刚(xiě)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正确。
B.有误,“赤裸”的“裸”应读作“luǒ”。
C.有误,“憎恶”的“憎”应读作“zēng”。
D.有误,“血气方刚”的“血”应读作“xuè”。
故选:A。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烧灼 堡垒 猥锁 目不窥园
B.吞噬 镶嵌 朦胧 巅沛流离
C.遗撼 轮廓 幼稚 姗姗来迟
D.峭壁 高粱 矜持 语无伦次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解答】A.有误,“猥锁”的“锁”应为“琐”。
B.有误,“巅沛流离”的“巅”应为“颠”。
C.有误,“遗撼”的“撼”应为“憾”。
D.正确。
故选:D。
【点评】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3.(2分)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天花、鼠疫、非典、埃博拉、新冠肺炎……人在疫病面前或许显得 渺小 (渺茫 细小 渺小)与脆弱,但恰恰是永不言败的精神,成就了人的伟大与崇高。
(2)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二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他说,中国反对某些国家出于维护海洋霸权的目的,在海上 耀武扬威 (不可一世 耀武扬威 飞扬跋扈)、拉帮结派,不断侵犯其他国家的正当和合法权益。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1)渺茫:由于没有把握而很难预料。
细小:很小。
渺小:藐小;微小。根据“人在疫病面前”的提示,选“渺小”恰当;
(2)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飞扬跋扈:意态举动放纵,不受约束。根据“维护海洋霸权”“拉帮结派”的提示,选“耀武扬威”恰当。
答案:
(1)渺小
(2)耀武扬威
【点评】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4.(6分)经典诗文默写。
(1)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3)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5)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7)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8)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9)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烟笼寒水月笼沙
(2)惟解漫天作雪飞
(3)政入万山围子里(重点字:政)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念天地之悠悠
(6)闻说鸡鸣见日升
(7)箫鼓追随春社近(重点字:箫)
(8)吟鞭东指即天涯
(9)谁家玉笛暗飞声
(10)濯清涟而不妖(重点字:濯)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3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ㅤㅤ①在困难面前,_____众人都放弃时你能再多坚持一秒,_____,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你的。②坚定的信念是获取成功的动力。③很多时候,成功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蹒跚到来。④因此,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不要半途而废,哪怕前行的道路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这样才不会在自己的人生里留下太多的遗憾。
(1)请在第①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第③句中加点的“蹒跚到来”按照短语结构类型划分是 偏正 短语。
(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下来。
【分析】(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联系上下文,可知“众人都放弃时你能再多坚持一秒”“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你的”是假设关系的复句,可以用“如要……那么……”
(2)本题考查短语类型的理解。根据积累可知“蹒跚到来”是偏正短语。
(3)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不要半途而废”此句否定词误用,删掉“我们都不能不要半途而废”中的“不要”。
【解答】答案:
(1)示例:如要……那么……
(2)偏正
(3)示例:删掉“我们都不能不要半途而废”中的“不要”。
【点评】病句修改口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6.(2分)名著阅读。
ㅤㅤ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出现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ㅤㅤ上述情节选自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 《海底两万里》 (填书名),作品主要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赛尔跟着 尼摩 (填人名)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分析】《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尼摩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作者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凡尔纳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常识。上述情节选自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作品主要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赛尔跟着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答案:
《海底两万里》尼摩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7分)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校园,走向社会,与语文世界进行一次亲密接触。请你参加以“领略语文风采,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你将此次活动的主题,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开展本次活动首先要搜集资料,同学们准备走上街头,进行搜集。请结合第一小组的任务示例,写出其他两个小组的搜集任务。
第一小组:走上街头——店名、公司(企业)名、匾额
搜集任务:A.是否有新意B.新意在何处
第二小组:走上街头——广告语、标语
搜集任务: A.是否有同音字 B.是否简单易懂 C.是否符合表达规范
第三小组:走进商店和商场——促销文字与方式、服务用语、各类商标
搜集任务: A.促销的文字与方式 B.商标名的精妙与拙劣
(3)回到教室,活动将在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中拉开序幕,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100字以内)
(4)诗词也是语文世界的一部分,而《中国诗词大会》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此次活动中,班级诗词大会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快节奏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至少两条)
ㅤㅤ材料一: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人文素养的追求。《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让人们重拾一颗单纯的诗心,不求其他,只求安静地品一首诗词,享受片刻的宁静,《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人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阐释。
ㅤㅤ材料二: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把诗词与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结合,赢得了满堂喝彩,传统与现实的融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该节目既大力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按照要求进行书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要工整、规范。
(2)本题考查语文实践活动。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扣住“我的语文生活”的活动主题以及广告、标语、促销文字与方式、服务用语、各类商标的特点,然后参考第一小组的任务,明确搜集任务即可。言简意赅,表达清晰。
(3)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整个开场白要紧扣主题;篇幅简短,不可长篇大论;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鼓动性。语言通顺流畅即可。
(4)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让人们重拾一颗单纯的诗心,不求其他,只求安静地品一首诗词,享受片刻的宁静,《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人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阐释”可得:《中国诗词大会》抓住了中国人的诗词文化情结,精准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结合“《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把诗词与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结合,赢得了满堂喝彩,传统与现实的融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该节目既大力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可得:《中国诗词大会》将诗词与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将传统与现实巧妙融合,使诗词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解答】答案:
(1)领略语文风采,漫游语文世界
(2)示例:第二小组:A.是否有同音字 B.是否简单易懂 C.是否符合表达规范
第三小组:A.促销的文字与方式 B.商标名的精妙与拙劣
(3)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我们领略了生活中的语文风采,漫游了生活中的语文世界,探索了其中的奧秘,学习了语文知识,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归校园、回归课堂,一起领略校园和课堂中的语文风采吧!
(4)①《中国诗词大会》抓住了中国人的诗词文化情结,精准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②《中国诗词大会》将诗词与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将传统与现实巧妙融合,使诗词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阅读。(46分)
8.(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天问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ㅤㅤ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进行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ㅤㅤ2021年6月11日,中国四家航天局举行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6月27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和巡视探测系列实拍影像。其中,祝融号火星车火星表面移动过程视频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材料二]
ㅤㅤ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做客《白•问》,对话白岩松。
ㅤㅤ张荣桥认为,就个人观点,去火星是为了提升人类自身的能力。人类必须通过这些重大的、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活动,来提升技术,培养人才,提升对未知世界的认知。从国家角度来讲,就是要提升国家的能力。
ㅤㅤ在张荣桥看来,对于科幻小说里经常提到火星移民,一定要科学看待。他认为,移民火星可以作为科学幻想,但是谈火星移民工程是不科学的。如果我们有改造火星的能力,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花点时间精力把我们的地球打理得更好?火星的环境跟地球相比差远了。连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都没有,温度跟地球相比更为恶劣,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难以保证。
[材料三]
ㅤㅤ相比于华为公司注册了几乎整本《山海经》:麒麟,鲲鹏,昇腾,凌霄等等,中国航天人也很浪漫:载人飞船叫“神舟”,气象卫星叫“风云”,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火星车叫“祝融”,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全球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叫“鸿雁”,把它们送往浩瀚星空的火箭叫“长征”……
ㅤㅤ有网友表示这些名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可能一头雾水,但中国人看了却如吃饭般平常,心领神会,不觉有它。让传说变成现实,化腐朽为神奇,延续先贤的智慧,这是中国人一听就懂的文化血脉,浪漫上千年。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天问一号探测器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B.火星车对火星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进行探测。
C.天问一号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形像图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D.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和巡视探测系列实拍影像,属于人类首次。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从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到着陆火星表面前后耗时7个月左右。
B.中国的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与个人没有什么关系。
C.张荣桥认为,谈火星移民工程是不科学的,要科学看待科幻小说里提到的火星移民,可以把.移民火星当作科学幻想。
D.“神舟”“风云”“北斗”……这些探测卫星的命名,具有国际视野,体现了中国人对广袤宇宙的浪漫想象。
(3)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说诸如火星探测等人类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有哪些意义。
(4)有网友认为张荣桥设计师在节目中的言论互相矛盾:一方面他认为,如果我们有改造火星的能力,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花点时间精力把我们的地球打理得更好;一方面他又认为,天问一号这些重大的、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活动,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你认为张荣桥设计师的言论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材料一指出天问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材料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做客《白•问》,指出火星探测的意义和火星移民是不科学的。材料三指出对于探测卫星的命名来源于《山海经》,中国人耳熟能详。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筛选。
ABC.正确;
D.有误,结合材料一第三段“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看陆和巡机探测系列手拍影像。“其中,祝融号火星车火星表面移动过程视频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可知,有关键词“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选项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辨析。
A.有误,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品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逸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和第三段“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可知,“7个月左右”错误;
B.有误,结合材料一第三段“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可知,“与个人没有什么关系”错误;
C.正确;
D.有误,结合材料三第二段“让传说变成现实,化腐朽为神奇,延续先贤的智慧,这是中国人一听就懂的文化血脉,浪漫上千年”可知,“神舟”“风云”“祝融”都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命名,“具有国际视野的命名”错误。
故选:C。
(3)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中“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可提炼出“可以为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从材料二中“张荣桥认为,就个人观点,去火星是为了提升人类自身的能力。人类必须通过这些重大的、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活动,来提升技术,培养人才,提升对未知世界的认知。从国家角度来讲,就是要提升国家的能力”,可提炼出“可以提升对未知世界的认知和提升国家的能力”。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材料二第四段“移民火星可以作为科学幻想,但是谈火星移民工程是不科学的”可知,张荣桥所说“如果我们有改造火星的能力,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花点时间精力把我们的地球打理得更好?”是针对现实客观情况的科学考量,是说火星移民的不科学,因为“火星的环境跟地球相比差远了,连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都没有,温度跟地球相比更为恶劣,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难以保证”,是站在客观现实的角度来谈的:结合材料二第二段“去火星是为了提升人类自身的能力”可知,他认为“人类必须通过这些重大的、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活动”的原因是“提升我们人类的自身知识,从国家角度来讲,就是要提升国家的能力”,这是从人类未来的发展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角度来谈的。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答案:
(1)D
(2)C
(3)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②可以提升技术,培养人才,提升对未知世界的认知;③能提升国家的能力。
(4)不矛盾,张荣桥设计师的言论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说的,前者是指火星移民工程,是针对现实客观情况的科学考量;后者是指去火星科学探索,是从人类未来的发展和未知世界探索的角度着眼,两者的出发点不同,所以张荣桥设计师的言论不矛盾。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9.(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栗花香
疏泽民
ㅤㅤ①杏花落了,梨花谢了,桃花变成了青桃。时序进入五月,草木渐次葱茏,春天里的繁花渐次退场,而夏花尚未接力。朋友说,不妨到山里走一趟,那里有一种花,很可能你没见过。
ㅤㅤ②抵制不住诱惑,上了朋友的私家车。小车沿着蜿蜒的溪谷小道,向深山蛇行而去。随着山路的渐次抬高,车窗外的景致也由深绿幽暗变成嫩绿敞亮,隐隐约约地飘来阵阵暗香。
ㅤㅤ③小车开到半山腰的一处彩钢瓦搭建的民房前停下,那儿是朋友的园林生产基地。下了车,山野的草木清香夹杂着从未闻过的幽香扑面而来。这种幽香,不像槐花香得浓郁,不像枣花香得诱人,也不像秋天的金桂那样甜香。栗花香得清淡,深吸一口气,似乎没有多香;不经意地闻了,似有一种庄稼的清香。这或许就是农家管栗子树叫“铁杆庄稼”的原因吧?扬花时在玉米、稻子、荞麦的大田里,不都能闻到这透出一股青气的香味吗?朋友说:“栗花香得有些怪,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界,对栗花香有不同的感受。”环顾四周,没见着花,不知这香气来自何处。见我傻愣着,朋友说:“走,上山去看看。”
ㅤㅤ④山上是一大片果树林,栽种了板栗。板栗园里的香气更浓,犹如走进了糕点坊,清蒸的豆粉香将我包裹。朋友指着身边的板栗树说:“你看那一串串花穗,仔细闻闻,多香。”
ㅤㅤ⑤啊,那香味儿来自栗花!我感到意外。我吃过种植的板栗,也吃过山上的野毛栗,但还没有仔细打量过这种美味果实之花——栗花。其实这种栗花,在乡下不乏其踪,但因为不起眼,往往被忽视了。着实不起眼,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挂在枝头的毛毛虫,披着淡淡的黄绿色绒粉,在阳光下泛着幽光。
ㅤㅤ⑥凑近一闻,可不是嘛,那馥郁的香气就是从这儿溢出来的。单穗栗花藏在绿叶间,毫不起眼;千万穗栗花缀起来,一串串,一树树,就有了气势。那些穗状栗花,如檐下晾晒的豆角,又似窗前垂挂的千纸鹤,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花香的波纹一圈圈漾开,交叉,重叠,将整座山峦淹没,连我自己也概莫能外。沉浸在栗花的海洋里,被清新而质朴的栗香裹挟,感觉浑身上下都被香气洗了一遍,无比通透。
ㅤㅤ⑦这里是朋友承包的千亩山场,栗树园只是核桃、柑橘、枇杷等经济果林中的一项。朋友老家在这片山区,早年随外出务工人员跑到城里淘金,小赚了一笔后,又回到家乡投资创业,成立合作社,种植经济果林,带领山区群众共同致富。
ㅤㅤ⑧走进这片栗园,近距离感知栗花的素雅和香气的浓郁,深为栗花无形的气场所震撼:与百花无争,朴实低调,安静地坚守在山上。开花,结果,奉献人们可口的美食,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ㅤㅤ⑨山上一片片果园如版画拼图,实在太美,我掏出手机,边走边拍。一回头,发现朋友正在指导民修剪栗枝,他们如同栗花一样,默默无闻,淡泊无争。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另一种栗树,正在山上安静地生长。
ㅤㅤ⑩漫山栗花香,让人念念不忘。
(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文章第⑤开头写“我”因为来自栗花的香味而感到意外,请联系上下文,简要概括“我”觉得意外的原因。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下了车,山野的草木清香夹杂着从未闻过的幽香扑面而来。(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那些穗状栗花,如檐下晾晒的豆角,又似窗前垂挂的千纸鹤,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4)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第⑦段的作用。
(5)通读全文,请说说文章题目“栗花香”有哪些含义。
【分析】本文记叙了朋友带“我”去园林基地,看到了香气馥郁的板栗花。文章表达了对板栗花默默无闻、香气四溢的喜爱;对朋友回乡创业、乐于奉献、乐于脱贫致富的精神的赞美;对勤劳致富的山民默默无闻、淡泊无争精神的赞美。
【解答】(1)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作用。划线句写朋友说山里有一种“我”可能没见过的花,让“我”去看看。这与前句“草木渐次葱茂,春天里的繁花渐次退场,而夏花尚未接力”对照,突出此花的独特,开放的时间就与众不同,引人深思。再结合“抵制不住诱惑,上了朋友的私家车”可知,此句还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因为此花很特殊,“我”便跟随朋友去园林看看,为写朋友带“我”去园林基地的情节作铺垫。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由“板栗园里的香气更浓,犹如走进了糕点坊,清蒸的豆粉香将我包裹。朋友指着身边的板栗树说:‘你看那一串串花穗,仔细闻闻,多香’”可知,“我”走进板栗园,闻到浓浓的香气,感觉是清蒸的豆粉香,朋友却说是板栗花穗的香味,令“我”意外。由“我吃过种植的板栗,也吃过山上的野毛栗,但还没有仔细打量过这种美味果实之花一栗花”可知,令“我”意外的是“我”从没有仔细打量过如此美味果实之花,竟然如此清香。由“其实这种栗花,在乡下不乏其踪,但因为不起眼,往往被忽视了”可知,平时那么不起眼的板栗花,想不到这么。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①由“小车开到半山腰的处彩钢瓦搭建的民房前停下……既含有青草香味,又含有蒸熟的绿豆糕散发出来的香气”可知,此句写“我”随朋友来到园林基地闻到浓郁的清香。“扑面而来是指嘲着你的方向过来”,这里写“草木清香夹杂着从未闻过的幽香”,突出香气之浓,如同扑在脸上,令“我”十分惊讶。
②此句用比喻修辞,本体是“穗状栗花”,喻体分别是“豆角”“千纸鹤”,用胜活中常见的事物来描述板栗花,生动形象地体现板栗花盛开时的绚烂景象。结合“沉浸在栗花的海洋里,被清新而质朴的栗香裏挟,感觉浑身上下都被香气洗了一遍,无比通透”可知,这里也写出了作者闻着板栗花香的独特感受,及以及对板栗花的无比喜爱。
(4)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朋友老家在这片山区,早年随外出务工人员跑到城里淘金,小赚了一笔后,又回到家乡投资创业,成立合作社,种植经济果林带领山区群众共同致富”交代了朋友回乡创业,成立合作社,帮助乡亲脱贫致富的经历,突出他带动同村人创业,乐于奉献,想方设法脱贫致富的时代精神。在记叙顺序上,属于插叙,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所以不能删去。另外,在行文结构上,此段记叙,为“他们如同栗花一样,默默无闻,淡泊无争”作铺垫,使议论抒情水到,渠成,彰显文章主旨。
(5)本题考查题目含义理解。结合“栗花香得清淡,深吸一口气”分析,表层含义是指板栗所开的花很香,沁人心脾。深层含义指朋友回乡创业,乐于奉献、乐于脱贫致富的精神;也指勤劳致富的山民,默默无闻、淡泊无争的精神。
答案:
(1)在春华落尽的时节,朋友却说有一种花“我”没有见过,从侧面突出了此花的与众不同,引发读者思考,同时也引起下文,为写朋友带“我”去园林基地的情节作铺垫。
(2)①“我”想不到如此香气馥郁的花竟然是板栗花;②“我”吃过板栗,却没有仔细打量过如此美味果实之花;③板栗花因为不起眼,往往被忽视了。
(3)①“扑面而来”的意思是“朝着你的方向过来”,写幽香冲面而来,表现了幽香之浓烈,突出了作者的惊讶之情。
②运用比喻修辞,将“穗状板栗花”比作“檐下晾晒的豆角”和“窗前垂挂的千纸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板栗花盛开时的绚烂,抒发了作者对板栗花的喜爱之情。
(4)内容上:写朋友回乡创业,成立合作社,帮助乡亲脱贫致富的经历,表现了朋友乐于奉献,乐于帮助乡亲脱贫致富的崇高品质;结构上:为下文议论抒情,凸显文章主旨作铺垫。
(5)表层含义是指板栗所开的花很香,沁人心脾;深层含义是指潜心扶贫事业的朋友所具有的崇高品质,也指勤劳致富的山民默默无闻、淡泊无争的精神。
【点评】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表达了……。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活板
沈括
ㅤㅤ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ㅤㅤ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ㅤㅤ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有布衣毕昇 平民
②持就火炀之 烘烤
③则第二板已具 准备好
④不若燔土 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A.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睨之久而不去
C.无案牍之劳形
D.则以纸帖之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②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4)阅读文章,请简要说说活板印刷用胶泥做字模的原因。
【分析】参考译文: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重要书籍都是版印出来的。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模,(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着。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满字模,排满了就成为一版,(再)把它靠近火边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通常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松脂等物)弄脏。
毕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到现在依然被珍藏着。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①句意为:有个平民叫毕昇。布衣:平民。
②句意为:把它靠近火边烤。炀:烘烤。
③句意为:那一块已经准备好。具:准备好。
④句意为: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印。燔:烧。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之”的意义和用法。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A.句意为: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着。之:代词,它;
B.句意为: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之:代词,他;
C.句意为:没有官府的公文来劳累身体。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句意为: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之:代词,它。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词:镕,熔化;以,用;砥,磨刀石。句意为: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②重点词:拂,摸;落,脱落;殊,一点。句意为: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松脂等物)弄脏。
(4)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根据“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两句即可提炼出答案。
答案:
(1)①平民;②烘烤;③准备好;④烧。
(2)C
(3)①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②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松脂等物)弄脏。
(4)①刻字方便;②不易变形;③便于取用。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11.(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宣室求贤访逐臣”中的“求”和“访”二字,用词精当,层层递进,意蕴丰富。
B.“可怜夜半虚前席”中的“虚”字只是轻轻一点,却使人们对文帝的重贤姿态即刻产生了怀疑。
C.“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点破主旨,直抒胸臆,怒斥文帝。
D.这首诗歌看似是讽刺汉文帝,实则讽刺的是唐朝皇帝,是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2)请简要赏析“可怜夜半虚前席”中“可怜”二字的表达效果。
【分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赏析。
ABD.正确;
C.有误,“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问”与“不问”的对照,讽刺文帝不能识贤,任贤。诗人借此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所以选项中“怒斥文帝”表述不正确。
故选:C。
(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可怜夜半虚前席”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写出了文帝求贤、重贤,然而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再结合“不问苍生问鬼神”可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所以这里的“怜”写出了诗人对文帝的“求贤、重贤”行为的讽刺,也表达了对贾谊的怀才不遇的惋惜感慨。
答案:
(1)C
(2)“可怜”即可惜,用在这里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含义深刻,比“可叹”“可悲”等词语更耐人寻味,既写出了诗人对汉文帝的“求贤”“重贤”行为的讽刺,也表达了对贾谊的怀才不遇的惋惜感慨之情。
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点评】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四、作文。(50分)
12.(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ㅤㅤ手,或完美,或残缺,或纤细灵巧,或粗壮有力。手能传递真情,为你撑起一片天空,手能托起生命,给你生活的勇气和重生的力量。有人用这双手慰藉心灵的伤痛,有人用这双手营造幸福的生活……
ㅤㅤ请以“一双温暖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①文体不限;
②600字左右;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难度不大。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温暖”,一个是“手”。“温暖”指的是我们心灵的一种感觉,一种春日艳阳般暖洋洋的感觉。“手”的选材范围非常广泛,根据提示可知,可以写父母师长的手,也可以写同学朋友的手,甚至可以写陌生人的手。那“一双温暖的手”不仅温暖了我们的身体,还带给了我们关爱、帮助、鼓励。写作时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描述母亲那双温暖的手为“我”涂抹冻疮膏的情景,表现母爱的伟大;可以写考试失利时,老师那双温暖的手带给“我”莫大的信心与勇气;还可以写自己遇到挫折时时,陌生人那双温暖的手带给“我”无尽的感动。总之,人间的真、善、美皆可入题。我们还可以关注弱势群体,如农民脱贫问题、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写出温暖的手对他们的帮助与扶持,展现社会的和谐与美好,深化文章的主题。
【解答】
一双温暖的手
流年,静水般流淌。岁月,不停地吟唱。回忆里,有一双手,粗糙又苍老,它总是牵起另一双年轻的手,紧紧地,不放。当它不再有力,我会牵起那一双手,紧紧地,一起去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总有一些回忆,总有一段时间,美好得岁月也冲刷不掉。热牛奶般黏稠温和的阳光下,倾听花儿轻轻的呓语,裙袂在飘扬。童年,心中有个最美的天堂——老屋与小院。陈旧的屋檐上,荒草轻轻摇曳着,屋檐下,总会有个慈祥的老人向远处凝望。顺着她的目光,花草中碎花裙摆的姑娘。老人的笑从来都那么轻柔而温和,掺杂着阳光淡淡的香,高高盘起的发髻,几缕银丝在阳光中闪耀。女孩的笑,一直是天真而欢快的,有浅浅的花香萦绕,蜂蝶草木,是她心中曼妙的歌谣。女孩轻快的脚步在蹦跳,打着美好的节奏。石子路上一块凸起的石块将女孩绊倒,屋檐下老人的微笑僵在脸上,快步跑去,牵起女孩的手,扶她到屋中坐下。雪白的纱布轻轻地在膝头缠绕,老人眸中的疼惜满得要从眼角流下,女孩小小的手在那双沧桑而粗糙的手中,呆得好安稳,老人手心里的余温似乎可以渗透到灵魂深处般温暖。这是我童年的故事啊,我叫那老人外婆,一个能牵起我的手、给我爱与暖的外婆。
岁月无情,如今已然物是人非,外婆不再那样慈祥、笑眯眯地喂我一口米饭,似乎只晓得我是个叫做外孙女儿的女孩,她总会给我一个若有若无的浅笑,她不再牵起我的手,搂着我的肩,给我讲童话。夹菜时,她的手会不住地发抖;走路时,苍老的背弓着,矮了大半截似的;别人和她说话,她只是用痴痴的笑来回应。
苍老的屋檐下,同样的春光正好,同样的鸟语花香,只是多了一个女孩搀着一位老人在沐浴阳光。她们走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老人的腿脚不好,磕磕绊绊的总会摔倒。女孩会紧紧地牵着老人的手,不放。她能感觉到老人手心暖暖的温度,似乎可以渗透到灵魂深处般温暖。老人粗糙的手本是无力的,却又用力地牵着女孩的手,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拾起从前的什么呢?或许吧。心中酸涩的感觉渐渐涌向眼眶,这是我现在的故事啊,我叫那老人外婆,一个只会叫我外孙女儿却牵我手的外婆。
外婆,我会紧紧牵住你的手,不放,带你去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我会带着你一点一点拾起从前﹣﹣那段无比美好的时光。
【点评】文章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两样牵手,幼年时,是外婆握住孙女;长大后,是孙女握住外婆,对比两种不同内容的牵手,让人心生唏嘘——为时光的无情,更为此感动不已——为回馈的亲情。当美好的感情通过这般美好的方式流泻在纸上的时候,我们的心也被浸润了,留下的是深深的温暖。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