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实验题
展开
这是一份青海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实验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请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10实验题
一.实验题(共13小题)
1.(2022•青海)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现象不明显。为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选取以下三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学生实验]
方案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一
测定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
室温时,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得到温度变化图像。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 反应(填写“吸热”或“放热”)。
图中 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填写字母)。
二
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剂检测
反应前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显 色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
然后逐步加入稀
盐酸至过量。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
三
用pH试纸检测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混合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①若试纸变蓝色
pH 7,溶液呈碱性(填“>”“=”或“<”)。
②若试纸不变色
pH=7,溶液呈中性。
③若试纸变红色
pH<7,溶液呈 性。
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填写序号)。
2.(2021•西宁)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3)若选用AC装置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药品;②停止加热;③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将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⑥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4)若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序号)。
①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某物质反应
②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且难溶于水
③能与水反应
3.(2021•西宁)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1)实验一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2)实验二中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三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C.水具有酸性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4.(2021•青海)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如图装置: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
(2)利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收集较纯净氧气选用的装置是 。
(3)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上述药品中选择 ,气体发生装置选择 ,气体收集装置选择 。
(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收集装置可以选择D的原因是 。
5.(2020•西宁)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停止加热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中,原因是 。
(2)用BC组成的装置能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填化学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气体的验满方法是 。
(3)将制得的CO2通入F装置中可观察到试管中澄清石灰水 ;烧杯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6.(2020•青海)请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择装置 (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但在该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是 。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气体应选用装置 (填序号);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
7.(2020•青海)陈东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也可能呈 。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继续验证】可以设计多种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呈
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方案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
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
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
溶液呈中性
8.(2019•青海)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
(3)装置C与D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和C对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 。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则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9.(2019•西宁)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f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方法为 。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
(4)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 ②把导管移出水面;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线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④熄灭酒精灯; 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以上步骤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10.(2019•西宁)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1)请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b→c→a→b→d
B.a→c→b→a→d
C.a→b→c→b→d
D.b→a→c→a→d
11.(2018•西宁)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实验一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2)实验二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 g,某同学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这样会使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 6%(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实验三是电解水的实验,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12.(2018•西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以用E装置来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
(4)适合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13.(2018•青海)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
(1)若将装置A和C相连接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
(2)若将装置B和D相连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观察到试管中石蕊溶液 ;写出烧杯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题(共13小题)
1.(2022•青海)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现象不明显。为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选取以下三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学生实验]
方案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一
测定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
室温时,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得到温度变化图像。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 放热 反应(填写“吸热”或“放热”)。
图中 B 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填写字母)。
二
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剂检测
反应前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显 红 色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然后逐步加入稀
盐酸至过量。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
三
用pH试纸检测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混合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①若试纸变蓝色
pH > 7,溶液呈碱性(填“>”“=”或“<”)。
②若试纸不变色
pH=7,溶液呈中性。
③若试纸变红色
pH<7,溶液呈 酸 性。
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② ( 填写序号)。
【解答】解:一:由图像可知,加入稀盐酸后温度升高,则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温度应该是最高的,即图中B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二: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三:根据实验分析:溶液呈碱性,说明溶液pH>7;pH<7,说明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现象为试纸不变色。
故答案为:
一:放热;B;
二:红;为NaOH+HCl=NaCl+H2O;
三:>;酸;②。
2.(2021•西宁)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BD (填序号)。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
(3)若选用AC装置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药品;②停止加热;③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将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⑥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④⑤①⑥③② (填序号)。
(4)若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①② (填序号)。
①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某物质反应
②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且难溶于水
③能与水反应
【解答】解:(1)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选D。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3)若选用AC装置制取氧气,主要操作步骤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药品、收集气体、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停止加热。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④⑤①⑥③②。
(4)C为排水法收集装置,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不能用排空法收集,说明密度与空气接近,或者与空气中的某些组分可以发生反应,故选①②;
故答案为:
(1)CaCO3+2HCl=CaCl2+H2O+CO2↑;BD;
(2)2KMnO4K2MnO4+MnO2+O2↑;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3)④⑤①⑥③②;
(4)①②。
3.(2021•西宁)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1)实验一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
(2)实验二中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2Cu+CO2↑ 。
(3)实验三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 (填序号)。
A.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C.水具有酸性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解答】解:(1)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2)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
(3)由图中实验可知,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色,水不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色,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酸,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
故答案为:
(1)较多固体;
(2)C+2CuO2Cu+CO2↑;
(3)AD。
4.(2021•青海)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如图装置: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b 集气瓶 。
(2)利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若收集较纯净氧气选用的装置是 E 。
(3)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上述药品中选择 石灰石和稀盐酸 ,气体发生装置选择 B ,气体收集装置选择 C 。
(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收集装置可以选择D的原因是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
【解答】解:(1)a为加热用的酒精灯;b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酒精灯;集气瓶。
(2)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空气不易混入水中,故选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因此选项E为收集装置;
故答案为:A;2KClO32KCl+3O2↑;E。
(3)实验室利用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主要组分为碳酸钙,可以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故选B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为收集装置;
故答案为:石灰石和稀盐酸;B;C。
(4)D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说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故答案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5.(2020•西宁)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停止加热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中,原因是 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合理即可) 。
(2)用BC组成的装置能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O2(或CO2) (填化学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或CaCO3+2HCl=CaCl2+CO2↑+H2O) ,该气体的验满方法是 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或把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
(3)将制得的CO2通入F装置中可观察到试管中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烧杯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 。
【解答】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停止加热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中,原因是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合理即可);
(2)装置B属于固、液常温型,装置C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所以可用装置BC制取O2或CO2;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也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验满方法是:把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3)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所以将制得的CO2通入F装置中可观察到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
(1)2KMnO4K2MnO4+MnO2+O2↑;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合理即可);
(2)O2(或CO2);2H2O22H2O+O2↑(或CaCO3+2HCl=CaCl2+CO2↑+H2O);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或把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3)变浑浊;密度比空气大。
6.(2020•青海)请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集气瓶 。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可选择装置 A (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但在该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是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收集气体应选用装置 D (填序号);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密度比空气大 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1)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集气瓶。
故填: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可选择装置A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但在该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A;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
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D;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
7.(2020•青海)陈东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酸性 ,也可能呈 中性 。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继续验证】可以设计多种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呈 酸性
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中性
方案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 铁粉
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
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若 无明显变化
溶液呈中性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有剩余,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故可假设可能呈酸性或中性;故答案为:酸性;中性;
【实验验证】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实验结论是显碱性,则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或中性;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继续验证】方案1:氯化钠与氧化铜不反应,而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显酸性;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证明溶液中不含氯化氢,呈中性;故答案为: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显酸性;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证明溶液中不含氯化氢,呈中性;
方案2:氯化钠与铁不反应,而盐酸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所以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铁粉,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显酸性;若无明显变化,则证明溶液中不含氯化氢,呈中性;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呈 酸性
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中性
方案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 铁粉
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
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若 无明显变化
溶液呈中性
8.(2019•青海)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酒精灯 ② 集气瓶 。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AD或AE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a (填“a”或“b”)通入。
(3)装置C与D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是 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装置B和C对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 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则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
【解答】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反应条件是加热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AD或AE;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通入;
(3)用装置C与D组合制取气体,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或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B和C对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反应需要加热,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
故答案为:
(1)酒精灯;集气瓶;
(2)2KClO32KCl+3O2↑;AD或AE;a;
(3)氧气(或二氧化碳);2H2O2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4)A。
9.(2019•西宁)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f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用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方法为 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AC或AE 。
(4)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 ②把导管移出水面;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线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④熄灭酒精灯; 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以上步骤正确顺序为 ⑤①③②④ (填序号)。
【解答】解:(1)仪器f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用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方法为: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是分解反应;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可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C装置收集,又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可选用E装置收集;
(4)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线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②把导管移出水面; ④熄灭酒精灯。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3)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AC或AE;
(4)⑤①③②④。
10.(2019•西宁)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1)请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O+CuOCu+CO2 。
(2)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C 。
A.b→c→a→b→d
B.a→c→b→a→d
C.a→b→c→b→d
D.b→a→c→a→d
【解答】解:(1)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Cu+CO2;
(2)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首先通过装置a氢氧化钠溶液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避免造成对反应后生成气体中CO2检验的影响;再通过装置b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然后通入装置c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再通过b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进而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因反应后的气体中还含有未完全反应的有毒气体CO,最后通过燃着的酒精灯燃烧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所以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b→c→b→d。
故答案为:(1)CO+CuOCu+CO2;(2)C。
11.(2018•西宁)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实验一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2)实验二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 3 g,某同学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这样会使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 大于 6%(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实验三是电解水的实验,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解答】解:
(1)实验一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需NaCl的质量为:50g×6%=3g,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所量取的水偏少,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3%;
(3)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
(1)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3; 大于;
(3)氢元素和氧元素。
12.(2018•西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CE或CF (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用E装置来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满 。
(4)适合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密度小于空气,无毒,不与空气反应 。
【解答】解:(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①2KMnO4K2MnO4+MnO2+O2↑;②CE或CF;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满;故答案为: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满;
(4)适合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密度小于空气,无毒,不与空气反应;故答案为:密度小于空气,无毒,不与空气反应;
13.(2018•青海)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
(1)若将装置A和C相连接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
(2)若将装置B和D相连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观察到试管中石蕊溶液 变红色 ;写出烧杯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解答】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2)装置B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可试管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溶液变红色;
烧杯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变红色;CO2+Ca(OH)2=CaCO3↓+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9实验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实验题,共6页。
这是一份青海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选择题(中档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