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二)20202021学年新)解析版) 试卷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二)20202021学年新)解析版)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二)20202021学年新)解析版)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二)20202021学年新)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B.分散质直径大于1nm的分散系是胶体
    C.将植物油滴入水中,形成溶液
    D.悬浊液很稳定
    【答案】A。
    【解析】A、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A正确;
    B、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nm但小于l00nm的分散系为胶体,故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nm但小于l00nm,故B错误;
    C、植物油难溶于水,故滴入水中形成乳浊液,故C错误;
    D、悬浊液不稳定,静置分层,即悬浊液不稳定,故D错误。
    故选:A。
    2.2019年12月8日,湖南出现超级大雾,邵怀高速发生15辆车相继追尾,导致3人死亡,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答案】D。
    【解析】A.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的粒子直径<1nm的分散系,故A错误;
    B.大于100纳米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故B错误;
    C.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
    D.因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雾属于胶体,故D正确;
    故选:D。
    3.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
    C.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答案】B。
    【解析】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
    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故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氨气溶于水后得到的氨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氨水属于电解质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⑤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C
    ⑥可用渗析法分离Fe(OH)3胶体和KCl溶液.
    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①根据胶体的性质当带不同电荷的胶粒相遇时会发生聚沉,不同地方的泥土胶粒电荷不同,在入海口出聚沉形成沉淀,日积月累形成三角洲,故①正确;
    ②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②错误;
    ③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故③正确;
    ④雾是气溶胶,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故④正确;
    ⑤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溶液可能有CO32﹣(SO32﹣也会变浑浊),故⑤错误;
    ⑥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可用渗析法分离,故⑥正确;
    故选:C。
    5.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与水反应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水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C.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利用了电泳原理
    D.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
    【答案】D。
    【解析】A.明矾净水的原理是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与净水作用,故A正确;
    B.鸡蛋清水溶液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烟尘是气溶胶,胶粒在电场中发生定向移动,是利用了电泳原理,故C正确;
    D.江河中的泥沙属于胶体分散系,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聚沉性质有关,故D错误。
    故选: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于胶体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
    ②地震灾区重建使用的大量钢材是合金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使用的硅,化学性质稳定,除能跟氧气反应外,与酸、碱、盐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⑤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小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 至 6 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分散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⑥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
    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⑥
    【答案】C。
    【解析】①胶体不带电,胶粒微粒带电,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发生电泳现象,故①错误;
    ②震灾区重建使用的大量钢材是铁和碳等形成同种性质的混合物为合金,故②正确;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水溶液中能电离的全部电离,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是电解质,故③正确;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使用的硅,化学性质稳定,除能跟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氢氟酸、氢氧化钠等反应,故④错误;
    ⑤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小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 至 6 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分散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故⑤正确;
    ⑥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纳米之间,故⑥错误;
    正确的为②③⑤,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7.根据胶体的性质填空。
    (1)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说明该胶体粒子带 (填“正”或“负”)电荷。
    (2)强光通过氢氧化铁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 。
    (3)淀粉与食盐的混合液放在肠衣中,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瓶里,从而使淀粉与食盐分离,这种方法叫 。
    (4)“卤水点豆腐”、“黄河入海口处的沙洲”都与胶体的 性质有关。
    【答案】聚沉。
    【解析】(1)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这种现象为电泳,胶体粒子向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所以说明胶体离子带正电,
    故答案为:电泳;正;
    (2)当光通过氢氧化铁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3)肠衣为半透膜,半透膜只允许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通过,而生物大分子物质不能自由通过半透膜,淀粉为大分子,食盐为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故答案为:渗析;
    (4)卤水点豆腐”中卤水为电解质,“黄河入海口处的沙洲”海水中有大量电解质,都可以导致胶体聚沉,
    故答案为:聚沉。
    二、拓展提升
    8.(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所得液体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能全部透过滤纸
    C.有丁达尔效应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鉴别溶液和淀粉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
    (3)把少量的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成Fe(OH)3胶体,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至稀硫酸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BC;
    (2)用可见光照射后可观察是否有丁达尔效应,若有则为胶体;
    (3)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棕黄色;2Fe(OH)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1)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属于胶体分散系,由“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则该混合物属于胶体,所以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胶体的性质。
    A.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故A错误;
    B.胶体和溶液能通过滤纸,故B正确;
    C.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胶体不是悬浊液,故D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BC;
    (2)胶体和溶液的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备,可以据此来鉴别二者,
    故答案为:用可见光照射后可观察是否有丁达尔效应,若有则为胶体;
    (3)制备胶体的原理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向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胶体会发生聚沉,然后Fe(OH)3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又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OH)3+3H2SO4=Fe2(SO4)3+3H2O,
    故答案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棕黄色;2Fe(OH)3+3H2SO4=Fe2(SO4)3+3H2O。
    9.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硫酸应属于
    ①酸 ②化合物③含氧酸④电解质⑤能导电的纯净物⑥二元酸⑦混合物
    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⑥⑦D.②③⑤⑥⑦
    【答案】B。
    【解析】①硫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从性质分类属于酸,故①正确;
    ②硫酸由氢元素、硫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②正确;
    ③硫酸由氢元素、硫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含氧酸,故③正确;
    ④硫酸的水溶液能够导电,硫酸属于电解质,故④正确;
    ⑤硫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⑤错误;
    ⑥1ml硫酸可电离出2ml氢离子属于二元酸,故⑥正确;
    ⑦硫酸由氢元素、硫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⑦错误;
    故答案为:B。
    10.已知制备胶体的反应原理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
    Ⅰ、甲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Ⅱ、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Ⅲ、丙同学和乙同学一样,但是溶液出现红褐色后忘记停止,继续加热较长时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 ,其中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
    (2)Fe(OH)3胶体是不是电解质: (填“是”或“不是”)
    (3)丁同学检查实验结果发现 (填甲、乙或丙)的烧杯底部有沉淀
    (4)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部分胶体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的胶粒带 电荷。
    ②取部分胶体向其中逐滴滴加硫酸溶液,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这是因为 ;继续滴加,沉淀减少最终消失,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③欲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NaCl溶液的操作名称是 。
    【答案】(1)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通过胶体,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2)不是;
    (3)甲、丙;
    (4)①正;
    ②加电解质,胶体聚沉;2Fe(OH)3+3H2SO4=Fe2(SO4)3+6H2O;
    ③渗析。
    【解析】(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其中操作方法及现象是:用一束光通过胶体,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通过胶体,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2)Fe(OH)3胶体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故答案为:不是;
    (3)Ⅰ、甲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Ⅱ、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Ⅲ、丙同学和乙同学一样,但是溶液出现红褐色后忘记停止,继续加热较长时间,引发 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丁同学检查实验结果发现甲、丙的烧杯底部有沉淀,
    故答案为:甲、丙;
    (4)①Fe(OH)3胶粒带正电,通电时带正电荷的粒子向阴极移动,阴极附的颜色逐渐变深,
    故答案为:正;
    ②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继续滴加,沉淀减少最终消失,氢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OH)3+3H2SO4=Fe2(SO4)3+6H2O,
    故答案为:加电解质,胶体聚沉;2Fe(OH)3+3H2SO4=Fe2(SO4)3+6H2O;
    ③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利用渗析能提纯胶体,
    故答案为:渗析。

    相关试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