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29707/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 课件 21 次下载
- 12.2 内能 热传递 课件+练习(原卷+解析卷) 课件 19 次下载
-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课件+视频 课件 20 次下载
-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练习(原卷+解析卷) 课件 20 次下载
-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单元测试(基础过关)(原卷+解析卷) 课件 32 次下载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3 物质的比热容优质ppt课件
展开12.3 物质的比热容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炎热夏天的傍晚,有两个小朋友在海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海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快,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岸上散步凉快
划船到海中凉快
情景引入:观察、思考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这是为什么呢?
情景引入:进一步思考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
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的缘故。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教材引入
三、设计实验
教材引入
做一做
用不同物质比一比吧(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都是液体误差相对较小)!
看看不同种类的物质,吸收热量的性质是否相同。
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想一想烧开整壶水与半壶水,整壶水吸收的热量多还是半壶水吸收的热量多?将一壶水升高30°C与升高3°C,哪个需要的热量多?
除了物体的质量和变化的温度,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吸收的热量?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 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那是不是只要物质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
实验设计
想一想
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 1、为什么水和食用油的质量要相等? 2、在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是什么? 3、实验中如何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小组讨论: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谁的温度变化大?谁的温度变化小?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还是弱?
笔记:1、实验器材的作用: 温度计:寻找升高相同温度的加热时间。 相同的加热器:将比较热量,转化为比较加热时间。2、实验结论: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升高温度和种类有关。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公式:c=Q/m△t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物理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二、比热容
设质量为m,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为△t,研究表明对于同种物质,Q/m△t的值十相等的;对于不同物质,上述比值一般不等。
Q吸=cm(t-t0)
区分:
升高了10℃
升高到10℃
Δt = 10℃
t = 10℃
公式推导: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1)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2)每种物质都有它的比热容,水与冰的比热容是否相同?(3)分析比热容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
①大部分物质的比热容不同。②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比热容不同。③上述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④通常液体比热容比固体的大。
笔记:1、比热容:吸收热量/(质量×升高温度)2、符号:c;单位:J/(kg · ℃)3、物理意义: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比沙子慢。
三、比热容知识的应用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热容的应用
讨论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为何用热水供暖?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升高相同温度时,吸热多,用水作冷却剂效果好。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降低相同温度时, 放出的热量多,用热水取暖效果好。
为什么同一纬度的海滨城市和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会如此大?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沙石比热容小,海水与沙石比较,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 白天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 海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 夜晚放热, 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海滨24℃-28℃
沙漠5℃-38℃
不考虑经济成本,谈一谈暖气用水好,还是用油好?
例1.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吐鲁番夏天最高温度大多在四十多摄氏度,居中国之首,而火焰山又是吐鲁番最热的地方,其表面温度最高曾达到八十多摄氏度。但一到晚上气温一下子就降到二十多摄氏度,空调都不用开 。
例2.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例3.昆明,又名春城,是云南省的首府。昆明的周边,现在滇池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总面积300平方千米,湖岸线长163.2千米,最大水深10.4米,平均水深4.4米。那里的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与滇池密切相关。你知道其中的缘故吗?
4.2×103
2.1×104
2.1×105
Q吸=cm(t-t0)
Q放=cm(t0-t)
Q=cmΔt
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 J 5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 J 5kg的水,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为 J
5kg的水,温度降低10℃,放出的热量为 J
2.1×105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四、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例.一个质量为250g的钢件,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这个钢件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
Q放 = cm(t0-t1) =0.46×103 J/(kg·℃)×0.25 kg×(560 ℃-20 ℃) =6.21×104 J
钢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
解:
热量的计算
笔记:1、吸收/放出热量计算公式 Q = cm△t2、升温时:△t=末温t-初温t0 降温时:△t=初温t0-末温t3、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传递热量时: Q吸=Q放
运用公式时应注意的问题:(1)物体吸热升温时,Δt=t-t0; 物体放热降温时,Δt=t0-t。(2)运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物理量的一一对应,且统一各个物理量的单位。(3)比热容的单位不可去掉分母的括号而写成“J/kg·℃”。(4)“升高”“升高了”不同于“升高到”。“升高”和“升高了”是温度的变化量,即Δt;“升高到”是末温,即t。
热量计算的相关问题
热平衡(1)概念: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若放出的热量没有损失,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称为“达到热平衡”.(2)热平衡方程:Q吸 = Q放.
热量和热平衡
(1)如果某物体的比热容为c,质量为m,温度变化为Δt,则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cmΔt. (2)此公式适用于物体温度改变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对物态变化的过程不适用.
热量和热平衡问题的计算
(3)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Q吸=cmΔt升=cm(t-t0);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Q放=cmΔt降=cm(t0-t),Δt为物体温度的变化值,即物体高温值和低温值之差.(4)在热传递过程中,当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热传递而没有热量的损失时,根据热平衡,则有Q吸=Q放.
热量和热平衡问题的计算
例1.某温泉度假村利用地热水作为房间洗浴用水,请计算:质量为100kg的地热水,温度从7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解:地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 = c水m(t0-t) = 4.2×103J/(kg·℃)×100kg×(70℃-20℃) = 2.1×107J.
例2.使20 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供给的,需要多少克5℃的水?[冰的比热容2.1×103 J/(kg·℃)]
解:m冰=20 g=20×10-3 kg,Δt冰=0℃-(-10℃)=10℃,冰吸收的热量Q吸=c冰m冰Δt冰=2.1×103 J/(kg·℃)×20×10-3 kg×10℃=420 J;由题知,冰升高温度吸收的热量由水降温放热提供,即Q吸=Q放=c水m水Δt水,Δt水=5℃-0℃=5℃,需要水的质量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C.物体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
课堂练习
3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D
35
3、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 时要向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是因为水的( ) A.密度大 B.比热容大 C.温度高 D.热膨胀大
B
4、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2:1,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升高温度之比为( )A.4:1B.1:1C.1:2D.1:4
B
5、铅块的质量是铜块质量的六倍,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1:3,如果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温度之比是( )A.1:6B.2:1C.6:1D.1:2
D
6、质量相同的A、B两金属块,把它们都加热到100℃,然后分别投入装有质量相同、初温都为0℃的C、D两杯水中,测量的结果:金属块A使C杯的水温升高了10℃,金属块B使D杯的水温升高了20℃.设两金属块比热容为cA和cB,则cA与cB的比值为( )A.4:9 B.9:4C.19:9D.9:19
A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
什么是比热容?
热量的计算:(1)升温吸热:Q吸=cm(t-t0).(2)降温放热:Q放=cm(t0-t).
课堂小结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备作业解析版docx、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备作业原卷版docx、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备课件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23汽化与液化备作业解析版docx、123汽化与液化备作业原卷版docx、123汽化与液化备课件_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13功课件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pptx、113功练习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解析版docx、113功练习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