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2课时,共48张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304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2课时,共48张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304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2课时,共48张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3042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2课时,共48张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3042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2课时,共48张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3042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2课时,共48张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3042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2课时,共48张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3042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2课时,共48张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30424/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PT课件整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2课时,共48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课件(2课时,共48张PPT),共48页。
“责任”1.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 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2. 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 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代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的这句名言,是千百年来人们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现在,一起来学习第九课,通过三首古诗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9 古诗三首五语下统编课时目标:1.会认“仞、岳”2个生字,会写“仞、岳”等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从军行标题中加“歌”“吟”“行”等多为乐府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从诗题来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诗人在秋天黎明时出门迎凉的感想。)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代表作有《示儿》《书愤》《游山西村》等。从军行 [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rènyuè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摩遗 借助注释或生活经验,大致了解这两首诗诗意,并将自己的理解与同桌交流。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前两句诗,诗人用几个词语描绘出一幅边塞风光图,你在这幅图中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的画面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荒凉、孤寂、压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金甲】战衣,金属制成的铠甲。 【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少数民 族政权。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突出了戍边的时间长,战斗频繁。 《从军行》通过对边塞战事场景的描绘,表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苦和将士壮志报国的崇高精神。反映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大家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很长。 【五千仞岳】指华山。“五千仞”形容它很高。长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高高的华山高耸接入青天。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滚滚黄河东流入海;华山巍然屹立,直耸入云。)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宋朝老百姓。 【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长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高高的华山高耸接入青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种痛苦、失望的心情仅仅是写遗民的吗?跟诗人有没有关系?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南宋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诗人在秋日黎明时分走出篱门,想到北方中原地区尚为金人所统治,心中无限感慨。他以遗民的视角写他们南望,实际上是借遗民之口表达自己失望而尚未绝望的心情,强烈地反映出诗人盼望尽快收复失去的大好河山、统一祖国的愿望。大家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诗人的情感。课时目标:1.会认“蓟、涕”等4个生字,会写“涕、巫”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在听闻叛乱被平定的消息,知道自己可以还乡的时候写下的一首诗。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代表诗作有《登高》《江南逢李龟年》《望岳》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jìtìxiānɡchánɡ涕结合注释,和同桌一起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吧。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池岸指诗人所在的蜀地。 【蓟北】水中的波纹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今在河北省北部。 在身在蜀地时,忽然听闻蓟北被收复的消息,不禁泪洒衣衫。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卷】胡乱地卷起。【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回头看到妻儿也一扫愁容,随手卷起书本,内心欣喜若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春天。 在白天便放声高歌、开怀畅饮,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立即。 【便】就。我想立即乘船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而下到襄阳,去往洛阳方向。 想到自己终于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家乡了,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喜欲狂) 从诗中找一找表现诗人“喜欲狂”的诗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已经“还乡”了吗?这句诗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诗人还没有还乡,这句诗是说正好和春天作伴一起返乡,表达了作者愉快、轻松的心情。)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巴峡”到“巫峡”再到“襄阳”最后到“洛阳”实际距离并不近,读诗时为什么觉得这些地方仿佛离得很近呢?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即从”“便下”等词让人感觉很迅疾,仿佛距离并不远,从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悦与急切。) 诗歌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想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再次齐读古诗,尝试和同桌互相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