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 第六章 章末测试新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315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2 第六章 章末测试新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315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2 第六章 章末测试新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315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2 第六章 章末测试新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第六章 章末测试新原卷版),共9页。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B.物质燃烧可看作是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C.氮气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化学键,故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2.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下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 )A.为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为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而加入MnO2D.降温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3.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B.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C.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LED灯将不会发光4.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5.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中,然后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且均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则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6.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O2,加入MnO2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C.2SO2+O22SO3反应中,SO2不能全部转化为SO3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CO2,用碳酸钙粉末比用块状碳酸钙反应要快8.根据下面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H2O(g)A.2 mol H2(g)与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吸收能量为490 kJ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C.1 mol H2(g)与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l)释放能量为245 kJD.2 mol H2O(g)的能量比2 mol H2(g)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低9.纽扣电池可作计算器、电子表等的电源。有一种纽扣电池,其电极分别为Zn和Ag2O,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关于该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B.Zn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极发生还原反应C.使用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Zn是负极D.使用时溶液中电流的方向是由Ag2O极流向Zn极10.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11.甲:在试管中加入1 g粉末状大理石,加入4 mol·L-1盐酸20 mL(过量);乙:在试管中加入2 g颗粒状大理石,加入4 mol·L-1盐酸20 mL(过量);下列CO2生成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V(CO2)同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12.下列可以证明2HI(g)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④v(H2)=v(I2)=0.5v(HI)⑤c(HI)∶c(H2)∶c(I2)=2∶1∶1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⑧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A.②③④⑤⑥ B.②⑥⑦⑧⑨C.①②⑥⑧ D.②⑥⑨13.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经2 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③平衡时物质A与B的转化率相等④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2 mol·L-1A.①②③ B.①③C.②④ D.①④14.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引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A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缩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工业制硫酸过程中,在SO3的吸收阶段,吸收塔里要装填瓷环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使SO3的吸收速率增大C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N2(g)+3H2(g),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速率减慢D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15.对于放热反应Zn+H2SO4===ZnSO4+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B.1 mol Zn的能量大于1 mol H2的能量C.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锌作正极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 Zn溶解时,正极放出的气体一定为11.2 L16.混合动力汽车配有电动、汽油双引擎。在减速时,自动捕捉减少的动能;在高速行驶时,启用双引擎,动力更强劲。下列有关混合动力汽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速制动时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B.高速行驶时电池电能转化为汽车部分动力C.通过发电机电动机互变循环减少汽车油耗D.双动力汽车工作时不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17.氢氧燃料电池常用于航天飞船,由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冷凝后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其电极反应如下: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当得到1.8 kg饮用水时,电池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1.8 mol B.3.6 mol C.100 mol D.200 mol18.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C(g)+2D(s)。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2 min后,加压会使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变慢C.反应过程中A和B的转化率之比为3∶1D.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3 mol·L-1·min-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19.(12分)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1)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改铁片为铁粉B.改稀硫酸为98%的浓硫酸C.升高温度D.减小压强(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为________(填“正”或“负”)极。铜片上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该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电路中电子由________(填“正”或“负”,下同)极向________极移动。 20.(10分) 将Fe片和石墨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稀H2SO4中,一组插入FeCl3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1)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A.石墨、石墨 B.石墨、Fe片 C.Fe片、Fe片 D.Fe片、石墨(2)写出插入稀H2SO4中形成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同)。(3)写出插入FeCl3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4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4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时间/min12345氢气体积/mL (标准状况)100240464576620 ①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______min(填“0~1”“1~2”“2~3”“3~4”或“4~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求3~4 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2)另一学生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反应过快难以测量氢气体积,他事先在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A.蒸馏水 B.KCl溶液 C.KNO3溶液 D.CuSO4溶液(3)某温度下在4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填字母)。A.Y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B.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D.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E.生成1 mol Y的同时消耗2 mol Z③2 min内Y的转化率为________。22.(10分)分别按下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F.乙溶液中SO向铜片方向移动(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____。(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铜电极: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当电路中转移0.25 mol电子时,消耗负极材料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Zn的相对原子质量6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五章 章末测试新原卷版),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五章 章末测试新新原卷版),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七章 章末测试新原卷版),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