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必修2 期中综合检测卷01综合检测新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期中综合检测卷01综合检测新原卷版),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综合检测卷 0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中国将与各方携手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购物时提倡少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B.排放到空气中的、、均会形成酸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诗句,描绘我国古代精美的青瓷工艺品。玻璃、水泥和陶瓷均为硅酸盐制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制品B.制水泥的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C.硅酸盐制品的性质稳定、熔点较高D.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3.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决定用其原理,尝试利用铁粉、活性炭、无机盐等物质开发产品,小组提出的设想或对原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打算制成小包装用于糕点的脱氧剂B.利用反应放出热量的原理制成暖宝宝C.调整电池结构,可降低温度,可用于延长糕点保质期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HNO3易挥发,打开装有浓HNO3容器瓶的瓶塞,瓶口有白烟C.浓盐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浓HNO3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金属钝化5.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SO2能使H2S的水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SO2具有氧化性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SO2通入水中无明显现象,说明SO2不与水反应D.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6.在C(s)+CO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②增加碳的量③通入CO2④恒容下充入N2⑤恒压下充入N2上述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③ D.①②④7.反应N2(g)+3H2(g)2NH3(g)ΔH<0,若在恒压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相同时间内,生成N-H键的数目与断开H-H键的数目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之比c(N2)∶c(H2)∶c(NH3)=1∶3∶28.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指针指向M,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 MNPA锌铜稀硫酸溶液B铜铁稀盐酸溶液C银锌硝酸银溶液D锌铁硝酸铁溶液 9.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右图)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Zn+H2O-2e-=ZnO+2H+C.该电池放电时OH-向Zn电极移动D.若Zn电极消耗6.5 g,外电路转移0.1 mol e-10.以反应5H2C2O4+2+6H+=10CO2↑+2Mn2++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编号H2C2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温度/℃浓度/mol/L体积/mL浓度/mol/L体积/mL①0.102.00.0104.025②0.202.00.0104.025③0.202.00.0104.050 A.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 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5×10-4 mol·L-1·s-1B.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 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C.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11.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Δ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③Sn(s,灰)Sn(s,白) ΔH3=+2.1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灰锡与白锡互为同素异形体 B.锡在标准状况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反应①是放热反应 D.ΔH1>ΔH212.工业上,常用O2氧化HCl转化成Cl2,提高效益,减少污染。反应为:4HCl(g)+O2(g)2Cl2(g) +2H2O(g)。一定条件下,测得数据如下:t/ min02.04.06.08.010.012. 0c(Cl2)/10-3mol∙L-101.83.85.77.27.77.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条件不变时,14 min时v正(Cl2)=v逆(H2O)B.2.0~4.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6.0~8.0 min内的C.0~6.0 min内HCl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9 mol·L-1·min-1D.加入高效催化剂,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小于10.0 min13.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B.反应中共消耗Zn 97.5gC.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D.反应中共转移3mol电子14.保险粉(Na2S2O4),易被氧气氧化。利用如图装置,在锥形瓶中加入HCOONa、NaOH、CH3OH(溶剂)和水形成的混合液,通入SO2时发生反应生成保险粉和一种常见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保险粉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H2O+2SO2=S2O+CO2↑+3H+B.为避免产生的Na2S2O4被O2氧化,使硫酸与亚硫酸钠先反应,产生的SO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C.制备SO2气体所用的浓硫酸应该换为98%H2SO4D.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逸出的CO215.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则消耗铜的质量为A.0.32g B.4.8g C.1.92g D.0.96g16.绿水青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图流程。已知:NO+NO2+2OH-=2N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处理含废水时,发生的反应:D.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二.非选择题17.已知 A、B、C、D、E、F 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A和B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①A +H2O→B+C②F +C→D(白烟)③D + NaOH =E+F+H2O(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F___________。(2)D属于___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3)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这个反应_____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 ) 氧化还原反应;(4)工业生产C 的过程中有一步反应为 F 经催化氧化生成B 和H2O,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18.一氧化碳可用于制甲酸钠,也可以在冶金工业中作还原剂,还可以作气体燃料,如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的混合物)。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2)已知化学键的键能(E)数据如下表:化学键H-HC=OC≡O( CO)H-OE/(kJ/mol)4367501076463 由此计算生成1 mol CO2_________(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kJ。(3)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A.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C.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H2,同时生成1 mol CO(4)若该容器的容积为2L,加入0.2mol的CO和0.2mol的H2O(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中CO2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①反应到4 min时,H2O(g)的转化率=_____。②根据该图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反应达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________。【答案】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 吸收 66 CD 40% 0.006mol/(L·min) 30% 【详解】(1)升高温度、增大浓度、加入催化剂等方法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可以采用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加入催化剂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2)该反应ΔH=(1076+2×463−750×2−436)kJ/mol=+66kJ/mol,ΔH>0,反应吸收热量;(3) 根据化学反应:CO(g)+H2O(g)⇌CO2(g)+H2(g)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时,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恒温恒容条件下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则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B错误;C.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H2,同时生成1molCO,同时消耗1molCO,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答案选CD;(4)①根据图知,4min内Δc(CO2)=(0.04−0)mol/L=0.04mol/L,则消耗Δc(H2O)=Δc(CO2)=0.04mol/L,水的转化率=×100%=×100%=40%;②根据图知,10min时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10min内v(CO2)= =0.006 mol/(L·min),根据方程式知,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v(CO2)=0.006 mol/(L·min);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氢气的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浓度分数=×100%=30%。19.某实验小组同学为探究蔗糖与浓硫酸的“黑面包”反应,并检验产物中的H2O、CO2、S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前向蔗糖中加入少量水,整个反应过程中浓硫酸所体现的性质有_______。A、酸性B、吸水性C、难挥发性D、脱水性E、强氧化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黑面包”膨胀的原因为___________。(2)②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b管的作用是________,为实现实验目的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3)说明产物中有S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4)说明产物中有C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20.I.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Fe3+(aq)+Cu(s)=Cu2+(aq)+2Fe2+(aq)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2)Cu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3)石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4)当有1.6g铜溶解时,通过外电路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II.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其装置如图。则电极a是电池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电子从该极______(填“流入”或“流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21.将浓度均为的、、KI、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为,反应B为……(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总反应,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a.向酸化的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用量/ML实验序号溶液溶液溶液KI溶液(含淀粉)实验Ⅱ5 4 8 3 0 实验Ⅲ5 2 x y z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min,实验Ⅲ是40min。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溶液浓度均为)用量/ML实验序号溶液溶液溶液KI溶液(含淀粉)实验Ⅳ44930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期中综合检测卷03综合检测新原卷版),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期中综合检测卷03综合检测新解析版),共15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期中综合检测卷02综合检测新原卷版),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