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动物的行为》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325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动物的行为》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325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动物的行为》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325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综合与测试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综合与测试学案,共9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动物的行为》学案学习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举例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例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等;说出研究动物行为的两种主要方法并举例说明何为实验法。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各种资料,列表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尝试从一个情境中找出值得研究的动物行为问题,并设计方案解决问题。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及建立过程的学习,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认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意识; 体验动物行为学者对一个具体问题的研究过程。知识点:★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2、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3、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时间,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也叫本能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由遗传因素决定,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先天性行为适应相对简单的环境。2)后天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4、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懂得举例和分辨)1)取食行为:动物要生存,要不断从外界获取食物,动物的食性不同,取食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动物还具有初步加工食物和贮食的习性。2)领域行为:动物通常使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占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即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可取食、繁殖、抚育后代等。如狗走路撒尿和狐狸散发难闻的气味等。3)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因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而相互攻击和争斗。它的特点是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的伤害。4)防御行为:动物通过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假死、断尾、释放臭气、喷洒墨汁等来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5)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后代的抚育等。如失去雏鸟的亲鸟给池塘里的金鱼喂食。6)节律行为: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也有许多周期性的、有节律的行为称为节律行为。日节律(公鸡报晓,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晚活动)月节律(灵长类雌性动物的月经周期)年节律(动物的迁徙、繁殖,鸟类换羽,兽类换毛等)。7)社群行为:一起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甚至有的有等级制度。各成员之间有信息交流,利用声音、形体姿态、动作及气味传递信息。★5、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常常是两种方法综合使用。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 6、研究动物行为的实验案例7、观察法与实验法的联系与区别练习: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蜜蜂采蜜 B公鸡报晓 C母鸡孵卵 D小狗作算术题解析:选D。学习行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这是判断学习行为的重要依据,。其他几项都是先天行为。 用性引诱剂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 )A取食行为 B学习行为 C迁徙行为 D昆虫之间的通讯选D:昆虫利用性外激素引诱同类前来交尾,性外激素的气味是昆虫之间的语言用于通讯。 对下列动物的表现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鸟类飞行属于动物行为 B动物吼叫属于动物行为C金龟子假死不属于动物行为 D动物的注目凝视属于动物行为解析:选C。动物的行为指动物的动作,包括移动、身体局部运动静止不动等。因此假死属于动物的行为。 生活在海底的比目鱼,能够随周围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和图案,这种行为对比目鱼来说属于 ( )A.节律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社群行为解析 比目鱼能随周围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和图案,有利于保护自己,不被敌害发现,属于防御行为,C符合题意。
答案 C 下列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与错误次数51284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解析】选C。本题主要结合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现象、预期实验结果的能力。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与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甲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甲最低等。6.如图所示的投篮动作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A.收缩→舒张、舒张→舒张 B.舒张→舒张、收缩→收缩C.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D.舒张→收缩、收缩→舒张6.【答案】C【解答】投篮过程中,先进行屈肘动作,再进行伸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所以,投篮动作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发生的变化分别是收缩→舒张、舒张→收缩。故选:C。7.如图是人的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接,由①、④两部分组成B.②把①与④连接起来C.③内有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D.脱臼就是①从④内滑脱出来的现象7.【答案】A【解答】解:A、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A不正确。B、由于关节囊把关节头与关节窝牢牢地连接起来,使关节具有牢固的特性,B正确。C、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可增强关节活动时的灵活性,C正确。D、脱臼就是由于不正确的活动,导致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内滑脱出来的现象,D正确。故选:A。8.(2019秋•五峰县期末)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动物运动结构特点与其运动方式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蝗虫:胸部着生有翅,适于飞行B.鹰:有锋利爪,适于飞行C.袋鼠:后肢肌肉发达,利于跳跃D.鸭:趾间有蹼,善于游泳8.【答案】B【解答】解:A、蝗虫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A正确;B、鹰有锋利爪,适于捕食,与飞行无关,B错误;C、袋鼠的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C正确;D、鸭趾间有蹼,适于水中游泳,D正确。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7 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2 动物的行为优秀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第二学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 动物的行为优质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第一学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精品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1遗传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