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精品课时作业
展开1.2内环境的稳态人教版( 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 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CO2、神经递质等物质
B. 血浆的pH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C.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离不开体内细胞的参与
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 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所示;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作对照,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 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
C. 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 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 下列有关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的pH值在7.35~7.45之间
B. 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
C. 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D. 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
- 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②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
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
④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
⑤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A. ①②④⑤ B. ②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 2018年2月在韩国平昌举行的冬奥会上,运动员进行剧烈运动时,仍然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维持体温的稳定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B.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比赛的进行
C. 剧烈运动时,由于消耗大量能量,血糖含量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pH相对稳定
- 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
B. ②内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
C. ③内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
D. 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 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血液中的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 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 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 已知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现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分别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
A. 甲组小鼠的尿量增加 B. 乙组小鼠的体温升高
C. 乙组小鼠血浆pH减小 D. 甲组小鼠组织液中Na+增多
- 向新鲜血浆中滴加HCL和NaOH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 缺氧条件下,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增多,形成脑水肿;同时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堆积,继而水分聚集,脑细胞肿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缺氧条件下,各部位氧气浓度由高到低是血浆、神经细胞、组织液
B. 形成脑水肿时,水的扩散路径为神经细胞→组织液→血浆
C. 脑缺氧引起脑水肿时,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输入纯氧
D. 血管壁细胞和神经细胞都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B. 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C. 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 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相同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胺等物质,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 组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C. 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结合IgE的受体
D. 二次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
-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将会导致②中蛋白质减少,形成组织水肿
B. 从外界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C. ①中若Ca2+浓度过高,易引起肌肉抽搐
D.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 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逐滴滴加0.1 mol/L的HCI溶液和0.1 mol/L的NaOH溶液,同时用蒸馏水作对照,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 图中蒸馏水的曲线是错误的
C. 图2实验中HCI、NaOH溶液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 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 在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过程中,某同学以自来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代表自来水组的是①②⑤
B. 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
C. 起对照作用的是③
D. 图中的结果表明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最弱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
- 2022冬奥会即将在北京举办,在冬奥会的很多比赛项目中,冰雪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下图是运动员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末端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结构叫做_________。图甲中④虚线圈处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A和B两个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在兴奋状态下,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在图中结构4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丙中兴奋传递时,只能由1→6,单向传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碳酸氢钠是一种易溶于水、可使溶液呈弱碱性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给某小鼠静脉注射等渗的碳酸氢钠溶液,则由__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研究发现低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对水螅生长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可杀死所有水螅。
①腔肠动物水螅具有动物世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其对外界刺激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当池塘中的水溶液呈碱性时,水螅会迅速撤离,该行为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
②科学家为获得碳酸氢钠溶液对水生动物生活影响的理论依据,利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对水螅进行毒性(抑制生长或致死)实验:
a.在正式实验前需先做预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通过预实验可确定________。
b.正式实验时,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 图甲表示G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不同物质。图乙是人的体液的不同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代谢旺盛,需频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以满足其代谢需求。若图甲中的G细胞是肝细胞,则在以下物质中:①氧气、②葡萄糖、③尿素、④肝糖原,c可代表的物质有____(填序号)。若图甲中的G细胞胰腺组织细胞,饭后半小时,图示血管中(从左到右)血液里_________(激素)含量会增多;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物质哪种不可以进入血液_________。
(2)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反映。
(3)图乙中,D是___________,血红蛋白存在于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0.5%、0.7%、0.9%、1.1%、1.3%的NaCl溶液,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柠檬酸钠)。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预期结果
试管 | NaCl溶液/% | 红细胞形态 |
1 | 0.5 | ①体积变大,或涨破 |
2 | 0.7 | ②? |
3 | 0.9 | ③? |
4 | 1.1 | ④体积缩小 |
5 | 1.3 | ⑤体积缩小,皱缩 |
②、③处的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解答】
A.内环境含有各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神经递质等成分,A正确;
B.血浆的pH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B正确;
C.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离不开体内细胞的参与,C正确;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但是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上清液的成分为血浆,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错误;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血清属于血浆的范畴,因此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错误;
图2实验中,蒸馏水和上清液为自变量,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分别为无关变量和自变量,C错误;
分析图2可知,分别滴加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很小,而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大,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掌握人体血糖平衡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血浆PH调节等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正常人血浆的pH值相当恒定,在7.35~7.45之间,一种很好的缓冲溶液。A正确;
B.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错误;
C.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反,是一种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由胰脏胰岛α-细胞分泌,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血糖明显升高。C错误;
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多会得甲亢,幼年分泌过少会得呆小症。D错误。
故选A。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离子等含量有关,①错误;
②人体血浆中含有调节pH的多对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所以人体吃酸性食品不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②错误;
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③错误;
④严重腹泻、呕吐时,在失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的无机盐,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淡盐水,Na+必须补充,④错误;
⑤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内环境稳态就会被破坏,⑤正确。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涵盖知识点比较广,包括必修一的细胞的呼吸作用知识点,以及必修三的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等知识点,但是难度较低,属于对学生的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层面的考察。
【解答】
A.人体的体温调节主要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
B.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分解,无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所以血糖含量下降,胰岛素分泌会减少,C正确;
D.血液中含有缓冲对可以维持体液的pH值,D正确。
故选B。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A.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血浆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故A正确;
B.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会促进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B错误;
C.细胞内液中若产生乳酸,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不会使内环境的pH发生剧烈变化,故C错误;
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略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解答】
AD.甲小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因为该溶液与小鼠血浆渗透压相等,不会引起尿量改变,但内环境中的Na+增多,A错误,D正确;
BC.乙组小鼠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不会引起血浆pH减小;此时小鼠产热量与散热量维持动态平衡,体温不会升高,BC错误。
故选D。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pH值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解答】
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故滴加少量酸或碱,其pH值基本不变,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滴加了过量的酸或碱,则滴加过量碱时pH值会升高,滴加过量酸时pH值会降低。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顺着氧气运输方向,氧气浓度逐渐降低,因此缺氧条件下,各部位氧气浓度由高到低是血浆、组织液、神经细胞,A错误;形成脑水肿时,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增多,因此水的扩散路径为血浆→组织液,B错误;脑缺氧引起脑水肿时,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输入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高浓度氧气,二氧化碳能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C错误;血管壁细胞可与血浆和组织液交换物质,神经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因此血管壁细胞和神经细胞都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正确。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内环境的组成和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内环境与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及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综合性考查,分析题图甲可知,该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和相互关系,A为组织液,B是淋巴液,C是血浆,D是细胞内液;题图乙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该图中A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D是二氧化碳库。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氧气以扩散的形式由血浆运输到组织处,供组织细胞利用,因此C中氧气浓度最高,A错误;
B.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即图中的A和C,B错误;
C.人体过敏反应,毛细血管舒张,透性增加,组织液量增加,导致局部组织水肿,C正确;
D.乙图中的B是分解者,分解者不处在捕食链上,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A正确;组胺能增强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当过敏原初次接触机体时,产生的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说明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结合IgE的受体,C正确;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肥大细胞表面的IgE与之特异性结合,引起过敏反应,D正确。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内环境组成和理化性质,解题的关键分析图中各组成成分所代表的内容,难度不大。
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图中,根据②→③→①是单箭头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A是循环系统,B是泌尿系统。
【解答】
A.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将会导致血浆①渗透压降低,组织液②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
B.K+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B正确;
C.①血浆中若Ca2+浓度过低,易引起肌肉抽搐,C错误;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位于沉淀物中,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位于上清液中,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浆蛋白,A错误;
蒸馏水中不含酸碱缓冲物质,不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故滴加NaOH溶液后,pH迅速增大,滴加HCI溶液后,pH迅速降低,所以蒸馏水的曲线是正确的,B错误;
图2实验中HCl、NaOH溶液及滴数为自变量,而其浓度是无关变量,C错误;
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
15.【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自来水组和缓冲液组都起对照作用,分析题图可知,图中代表自来水组的是②⑤,代表缓冲液组的应该是①④,A、C错误;
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B正确;
图中结果表明,在加入等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的情况下,与自来水组和缓冲液组相比,血浆组的溶液pH变化最小,说明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最强,D错误。
16.【答案】(1)突触小体;0;1
(2)协助扩散;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
(3)电信号→化学信号
(4)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5)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间传递的相关知识,识记反射弧的组成、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静息电位,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动作电位,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负内正;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分析题图: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其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图乙是传出神经在静息状态和动作状态膜两侧的电位情况的放大;图丙是突触结构图,其中①是突触小体、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⑥是突触后膜。
【解答】
(1)图甲中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末端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结构叫做突触小体。图甲中④虚线圈处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由于突触存在,兴奋不能传到到A所在的神经纤维,所以A偏转0次,兴奋能传到B的一个电极,因此B偏转1次。
(2)图乙中,在兴奋状态下,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
(3)图丙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在图中结构4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4))图丙中兴奋传递时,只能由1→6,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前膜释放到间隙,作用于后膜,引起后膜兴奋或者抑制。
(5)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相对稳定。
故答案为:
(1)突触小体;0;1 ;
(2)协助扩散;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 ;
(3)电信号→化学信号 ;
(4)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5)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相对稳定。
17.【答案】(1)垂体;不变;注射等渗的碳酸氢钠溶液,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
(2)①不属于;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水螅没有中枢神经系统
②a.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全致死(碳酸氢钠)浓度和最小抑制生长(碳酸氢钠)浓度的大致范围
b.重复实验、每组中加入多只水螅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解答】
(1)由于注射等渗的碳酸氢钠溶液,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所以若给某小鼠静脉注射等渗的碳酸氢钠溶液,则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不变。
(2)①腔肠动物水螅具有动物世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其对外界刺激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当池塘中的水溶液呈碱性时,水螅会迅速撤离,该行为不属于,原因是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水螅没有中枢神经系统。
②实验:a.在正式实验前需先做预实验的原因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预实验可确定全致死(碳酸氢钠)浓度和最小抑制生长(碳酸氢钠)浓度的大致范围。
b.正式实验时,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进行的实验操作是重复实验、每组中加入多只水螅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垂体;不变;注射等渗的碳酸氢钠溶液,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
(2)①不属于;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水螅没有中枢神经系统
②a.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全致死(碳酸氢钠)浓度和最小抑制生长(碳酸氢钠)浓度的大致范围
b.重复实验、每组中加入多只水螅等
18.【答案】(1)②③;胰岛素;胰蛋白酶
(2)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3)淋巴;E
(4)红细胞的形态变化;体积变大;维持正常形态(或体积不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图中的结构名称。
分析甲图:图甲表示G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不同物质。
分析乙图:图乙是人的体液的不同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型,其中A为血浆,B为组织液,C和E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
【解答】
(1)若图甲中的G细胞是肝细胞,则c表示肝细胞能产生并分泌到血浆中的物质,如②葡萄糖(肝糖原水解产生葡萄糖)、③尿素(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而①氧气是进入肝细胞参与有氧呼吸,④肝糖原不能出肝细胞;若图甲中的G细胞胰腺组织细胞,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含量会增多;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高血糖素,胰蛋白酶产生后分泌进入小肠中,不能进入血液,而胰高血糖素属于激素,分泌后可以进入血液。
(2)内环境的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因此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两方面来反映。
(3)图乙中,D是淋巴;血红蛋白存在于E红细胞内。
(4)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患者输液治疗时要用质量分数0.9%为的NaCl溶液的原因,自变量是NaCl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红细胞的形态变化。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对照原则和给出的不完善的实验步骤可知:步骤④应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⑤预期结果:0.7%的NaCl溶液为低渗溶液,小于红细胞的细胞质浓度,红细胞吸水膨胀,所以②体积变大;0.9%为的NaCl溶液为等渗溶液,与红细胞的细胞质浓度相等,水分子进出红细胞处于动态平衡,因此③维持正常形态(体积不变)。
【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1.2《内环境稳态》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1.2《内环境稳态》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12《内环境稳态》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12《内环境稳态》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当堂检测题,共8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习题,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内环境的稳态》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内环境的稳态》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