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精品同步练习题
展开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人教版( 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的病毒经灭活处理后,可用于细胞工程中介导动物细胞的融合
B. 适当增加机体内参与免疫的细胞数量与活性,可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抵御能力
C. 在某人的分泌物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推测该病毒的增殖不依赖于宿主细胞
D. 用高温高压处理病毒使其失去感染能力,原因之一是病毒的蛋白质发生了热变性
2. 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细胞A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细胞B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B. 移植的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①、②、⑥、⑦有关;预防接种主要与①、②、③、④、⑤、⑧有关
C. HIV通过攻击细胞C,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引发艾滋病
D. 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会发生⑦或⑧的过程,进而产生G或E,发挥特定的免疫效应
3. 如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
B. 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C. 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 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
4. 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爱。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
②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③接种后可以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
④二次接种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的免疫防卫功能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5.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 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 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 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6. 若T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被激活后,会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活这些分子有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
B. T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C. 阻断这些分子的作用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
D. 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识別相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
7. 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细胞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 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 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 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8. 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细胞对抗原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的作用
B. 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C. 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②③④和记忆细胞
D. 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的途径就是激活④产生抗体
9. 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吞噬细胞数目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
损害胸腺
影响特异性免疫
D
导致唾液中溶菌酶减少
影响第二道防线
A. A B. B C. C D. D
10. 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个方面,特异性免疫又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系统完善的结构和多方面功能,可以清除外来抗原和机体变异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对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体液免疫中,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
②浆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
③记忆B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以便产生更多的抗体参与免疫
④免疫功能过低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
⑤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效应
⑥切除胸腺的实验动物,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减弱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11.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有关T细胞“刹车”分子研究的两位科学家,该“刹车”分子是T细胞合成的蛋白质,能抑制T细胞的激活,从而避免T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健康细胞的损伤。研究者通过阻断“刹车”分子的作用,使细胞全力攻击癌细胞来进行癌症治疗。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只有T淋巴细胞才有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
B. 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癌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
C. 抑制“刹车”分子的合成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D. T细胞发现并攻击癌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12. 研究发现:免疫细胞释放的MIF分子能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GFR)的活性;EGFR的激活能够促进多种肿瘤的增长;癌细胞能释放降解MIF分子的酶MMP1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细胞通过释放MIF分子来实现相应的防卫功能
B. MIF分子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的活性,进而抑制肿瘤的增长
C. 癌细胞能释放酶MMP13,是其易扩散和转移的主要原因
D. 癌细胞被患者服用的抗癌药物杀死属于细胞凋亡
13. 图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图中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细胞吞噬细菌形成吞噬泡,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图中溶酶体释放水解酶不能将细菌消灭,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细菌等病原体经细胞①处理后,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
D. 图中细胞②可能是T细胞,也可能是少数种类的B细胞
14. 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细胞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控制管理免疫活动
B. 细胞Y还能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C. 细胞X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D. 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细胞Y能迅速分裂和分化
15. 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皮肤黏膜、胃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
B. 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其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
C. 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
D. 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属于第三道防线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
16. 成熟的B细胞可通过表面受体(BCR)结合抗原而致敏,辅助性T细胞识别致敏B细胞并发生相互作用。如图示意哺乳动物T-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如淋巴结)中相互激活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 既是B细胞的发源地,又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B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如受自身抗原刺激,会引起B细胞凋亡,这种凋亡的意义是 ______ 。
(2)免疫细胞通常仅识别抗原大分子上的一个特定部位(表位)。蛋白质类抗原免疫原性最强,T细胞和B细胞分别识别蛋白质抗原的T表位和B表位,通常B表位显露于外侧,由B细胞上的 ______ 特异性识别;而T表位隐藏在分子之内,因而需要 ______ 的摄取和处理,方能暴露。
(3)成熟B细胞通过 ______ 方式将抗原摄入细胞内并发育为致敏B细胞,被同一抗原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捕获并相互活化,活化的B细胞在特定的微环境中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其意义是 ______ 。
(4)据图分析,T-B细胞在图中所示的 ______ 特定微环境中相互激活,致敏B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的①、②细胞群分别是 ______ 。
17.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将60只兔随机分为6组,将A组经超低温处理的跟腱20条移植给C组,将B组经普通低温处理的跟腱20条移植给D组,将E组在常温下处理的跟腱20条移植给F组,一段时间后C、D、F组小鼠体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移植的跟腱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___,其中参与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细胞,其成熟部位是在____________。
(3)表格中吞噬细胞功能相对于原来有所减弱,表明____________免疫比原来减弱。淋巴细胞数目相对于原来也有所减少,表明______________免疫比原来减弱。
(4)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疫苗接种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科学家研发了多种新冠疫苗,其中重组腺病毒疫苗研发策略是:将新冠病毒的S 蛋白基因整合到腺病毒DNA中,形成表达S蛋白的重组腺病毒,注射到健康人体内,腺病毒可侵染人体细胞,达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
(1)与直接将S蛋白注射到体内作为疫苗相比,重组腺病毒疫苗的优点是可以引起人体产生 ______ 免疫,更有效清除病毒。
(2)为了构建重组腺病毒DNA,需要将S 蛋白基因插入腺病毒DNA中,由于腺病毒DNA分子较大,传统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处理效率较低,所以采取如图1 所示方法获得重组腺病毒DNA。
注:质粒1和质粒2的左臂和右臂之间的片段互换
将质粒1和质粒2共同导入受体细胞中,据图推测,最终重组线性DNA 分子上,X 所示的原件应该为 ______ 。
(3)生产疫苗的过程是将上述重组线性DNA分子(不编码病毒复制必需的E1蛋白)导入到293细胞系(该细胞系可表达人体细胞没有的E1蛋白),最终包装成完整的腺病毒。这种方式生产的疫苗由于重组腺病毒 ______ ,从而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
(4)为了检测疫苗的效果,科学家用不同方式给雪貂接种重组腺病毒疫苗后,感染新冠病毒,一段时间后检测新冠病毒含量,结果如图2,说明重组腺病毒疫苗 ______ ,且效果最好的免疫方式是 ______ 。
(5)作为年满18岁的学生,你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响应国家疫苗接种的政策(两方面)?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有的病毒经灭活处理后,可用于细胞工程中介导动物细胞的融合,如灭活的病毒,A正确;
B、适当增加机体内参与免疫的细胞数量与活性,可以参与免疫调节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尽可能杀死更多的病毒,可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抵御能力,B正确;
C、在某人的分泌物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病毒侵入细胞后大量繁殖,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不能说明该病毒的增殖不依赖于宿主细胞,C错误;
D、用高温高压处理病毒使其失去感染能力,原因之一是病毒的蛋白质在高温高压下,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肽链松散,发生了变性,D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由图可知,A是吞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记忆B细胞,E是浆细胞,F是记忆T细胞,G是效应T细胞。
⑨过程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⑩过程表示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解答】
A.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处理抗原和抗体的结合物;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识别和呈递抗原,A正确;
B.移植的器官发生排斥反应与细胞免疫有关;预防接种时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即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B正确;
C. HIV通过攻击细胞B(即T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引发艾滋病,C错误;
D.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会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D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析】A、根据图中分泌的抗体可知,过敏反应参与的是体液免疫,A错误;
B、细胞①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细胞②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错误;
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是B细胞分化出的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C错误;
D、由图可知,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则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D正确。
故选:D。
据图分析,细胞①是T细胞,细胞②是B细胞,细胞③是记忆B细胞,细胞④是浆细胞。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
2、疫苗相当于抗原,经注射进入人体,首先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然后呈递给T细胞,再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并在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后者可产生针对该种抗原的抗体。
3、体液免疫过程:
【解答】
①灭活病毒在人体细胞内失去增殖能力,保留抗原成分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安全可靠,①正确;
②接种后抗原不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②错误;
③接种后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体液免疫,③错误;
④第一次接种后通过特异性免疫,在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并可长时间保留;二次接种时记忆细胞快速做出反应,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的免疫防卫功能,④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解析】A、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细胞质基质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
B、据图示可知,③由神经系统产生、⑤由免疫系统产生、⑧由内分泌系统产生,则它们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B正确;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C错误;
D、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D错误。
故选:B。
据图分析:人体问题的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实现的。无机环境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使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最终使内环境做出反应,同时此过程的神经递质可以进入内环境作用于内分泌腺或免疫器官;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也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做出适当的反应。这些活动共同协调使内环境维持稳态,以利于生命活动。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及反射弧的结构;识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水盐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了人体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从题干信息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的场所,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A、T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被激活后,会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有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A正确;
B、T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正确;
C、阻断这些分子的作用,T细胞活性就不会受到抑制,因而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C正确;
D、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不能直接识别相应的抗原,D错误;
故选:D。
7.【答案】C
【解析】图中a为T细胞,b为B细胞,c和d分别为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图中能识别抗原的有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可由B细胞(b)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在抗原的刺激下,①②过程才能发生;c、d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核DNA是相同的,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功能的不同。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和识图分析能力。
【解答】
A.由图可知,①是吞噬细胞,对抗原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的作用,A正确;
B.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起作用,B错误;
C.②是B细胞,③是效应T细胞,④是浆细胞,③④都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增殖分化能力,C错误;
D.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的途径就是直接注射抗体,并不能激活④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抵御病原体攻击的三道防线,解题要点是识记免疫调节中的相关知识,并能针对性分析判断人体的三道防线。
【解答】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损害呼吸道黏膜,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
B.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B正确;
C.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即参与特异性免疫,C正确;
D.唾液中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D错误。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类型和过程以及免疫功能异常,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解答关键是记住和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类型和过程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知识。
【解答】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①错误;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因此浆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②正确;记忆B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但不能产生抗体,③错误;免疫功能过强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④错误;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效应,⑤正确;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实验动物,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减弱,⑥正确。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只有T淋巴细胞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表达,其它细胞该基因不表达,A错误;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癌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B错误;
C.促进“刹车”分子的合成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C错误;
D.T细胞发现并攻击癌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正确。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
【解答】
A、EGFR的激活能够促进多种肿瘤的增长,而因MIF分子能抑制EGFR分子的活性,所以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实现相应的防卫功能,A正确;
B、MIF分子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的活性,B错误;
C、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减少,致使细胞间彼此的粘着性下降,故而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C错误;
D、癌细胞被患者服用的抗癌药物杀死属于细胞坏死,D错误。
故选A。
【分析】
1、细胞癌变的外因:是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内因:原癌基因和抑制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无限分裂增殖:永生不死细胞;
2)形态结构变化:扁平→球形;
3)细胞物质改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粘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
本题属于信息题,要求考生能够提取有效解题信息,同时考查了癌细胞的特征和癌变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吞噬细胞的作用,意在强化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据图分析: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或少数种类的B细胞,图示表明吞噬细胞以胞吞作用吞噬病原体后与溶酶体结合,经处理后呈递抗原给T细胞.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A、细胞①为吞噬细胞,将病菌吞噬处理,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错误;
B、溶酶体释放水解酶不能将细菌消灭,没有特异性,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
C、等病原体经细胞①处理后,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C正确;
D、细胞②可能是T细胞,也可能是少数种类的B细胞,D正确。
故选:A。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A.题图中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免疫活动,A错误;
B.浆细胞只能产生抗体,不能产生细胞因子,B错误;
C.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细胞X是B细胞,细胞Y是浆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正确;
D.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分裂和分化,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分裂和分化,D错误。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皮肤黏膜、胃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A正确;
B.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其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B正确;
C.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在第二、三道防线中起作用,C错误;
D.有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属于第三道防线,D正确。
故选C。
16.【答案】(1)骨髓;清除自身反应性 B细胞,产生自身耐受
(2) BCR(膜受体或膜型抗体);吞噬细胞(抗原呈递细胞)
(3) 胞吞;增加(丰富)抗体的多样性
(4)生发中心;记忆 B细胞和浆细胞
【解析】
【解答】
(1)B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B细胞的成熟也发生在骨髓中,因此骨髓既是B细胞的发源地,又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免疫器官;B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受到自身抗原刺激,可引起B细胞凋亡,从而清除了自身的反应性B细胞,产生自身耐受,使得机不会针对自身的物质和结构体发生体液免疫,防止产生自身免疫病。
(2)成熟的B细胞表面的受体(BCR或膜受体)具有识别作用,可以直接识别暴露的抗原;隐藏在分子内的抗原需通过吞噬细胞(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进行细胞内消化,才能暴露。
(3)由题可得B细胞摄入的抗原是大分子,因此是通过胞吞的方式摄入的;经抗原刺激而发育成的致敏B细胞被同一抗原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捕获并相互活化,活化的B细胞在特定的微环境中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从而产生多种抗体,丰富了抗体的多样性,为选择高亲和力的抗体创造了条件。
(4)由题可知T-B细胞在发生中心的致敏环境中相互激活,致敏B细胞增殖分化可产生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②细胞群内质网丰富,故为浆细胞,①为记忆B细胞。
故答案为:
(1)骨髓;清除自身反应性 B细胞,产生自身耐受
(2) BCR(膜受体或膜型抗体);吞噬细胞(抗原呈递细胞)
(3) 胞吞;增加(丰富)抗体的多样性
(4)生发中心;记忆 B细胞和浆细胞
【分析】
1、B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B细胞的成熟也发生在骨髓中
2、依题所述,接受抗原刺激后的成熟B细胞被辅助性T细胞结合后活化,可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可分泌抗体。
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识记体液免疫的过程,并结合题目中所给信息解答问题,难度中等。
17.【答案】(1)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2)抗原;胸腺
(3)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特异性
(4)防卫、监控和清除
(5)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1)由题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2)被移植的跟腱对于受体来说属于异物,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原,其中参与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细胞,其成熟部位是在胸腺。
(3)吞噬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表格中吞噬细胞功能相对于原来有所减弱,表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比原来减弱。淋巴细胞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参与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数目相对于原来也有所减少,表明特异性免疫比原来减弱。
(4)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监控和清除。
(5)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18.【答案】(1)细胞
(2)Kan 抗性基因
(3)(不编码E1 蛋白从而)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复制
(4)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复制 滴鼻和口服
(5)主动申请疫苗接种、鼓励符合接种条件的家人一同申请接种疫苗
【解析】解:(1)根据题意可知,腺病毒可侵入人体细胞,达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故可知重组腺病毒疫苗可以以引起人体的细胞免疫,更有效地清除病毒;
(2)根据题图可知,获得重组线性DNA分子是通过质粒1与质粒2的左臂和右臂之间的片段互换实现的,故可知质粒2的左臂与右臂之间含S基因的片段代替了质粒1左臂与右臂之间的Amp抗性基因,故对应重组线性DNA分子中的X为Kan抗性基因。
(3)根据题意可知,重组线性DNA分子中不含病毒复制必需的E1蛋白,人体细胞中也不含有E1蛋白,而作为载体的293细胞系中能够表达E1蛋白,故将这样获得的重组腺病毒疫苗,能够在载体中进行复制,诱导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无法在人体的宿主细胞内复制,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
(4)分析题图可知,通过滴鼻和口服、肌肉注射两种方式接种重组腺病毒疫苗的雪貂对比对照组,均能够使雪貂产生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题图中显示,滴鼻和口服组的新冠病毒相对含量始终最低,说明该免疫方式效果最好。
(5)作为年满18岁的学生,我们应该主动申请接种疫苗、鼓励符合接种条件的家人一同申请接种疫苗,以响应国家疫苗接种的政策。
故答案为:
(1)细胞
(2)Kan 抗性基因
(3)(不编码E1 蛋白从而)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复制
(4)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复制 滴鼻和口服
(5)主动申请疫苗接种、鼓励符合接种条件的家人一同申请接种疫苗
DNA疫苗是指将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插入到适宜的质粒中得到的重组DNA分子,将DNA疫苗接种到人体内可表达产生相应的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注意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题干中的信息回答,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溶菌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人教版 (2019)第4章 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第4章 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时训练,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溶菌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达标测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部位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