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知识点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325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知识点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325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知识点
展开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第15章 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2、动物在水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3、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1)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身体贴近地面)(2)行走:如猫、狗、大象、马。(能行走就能奔跑)。(3)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4、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包括鸟类(翼)、昆虫(翅)、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鸟类在飞行时常常是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交替进行。5、强调: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②动物的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如:蛙在水中用蹼游泳,在陆地上用发达的后肢跳跃,★6、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7、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8、骨的结构: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1.骨膜: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2.骨质 2.1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2.2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3.骨髓 3.1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3.2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强调: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人体有206块骨。9、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10、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长粗与修复: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11、骨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1)无机盐主要是钙盐,使骨有一定的硬度。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2)有机物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一定的韧性。12、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变化: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的特性儿童少年期多于1/3少于2/3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成年期约占1/3约占2/3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期少于1/3多于2/3弹性小,易骨折13、 ①不活动的骨连结:颅骨的连结等骨连结的类型 骨连接 ②半活动的骨连结:椎骨的连结等(椎间盘有弹性,减缓对脑的震荡) ③可活动的骨连结:也称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14、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分泌滑液。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15、关节的特性:灵活性: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和摩擦 B.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牢固性:A.关节头与关节窝的凹凸结构 B.关节囊包绕关节 C.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内有韧带加固16、全身的骨骼肌有600多块,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1)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舒张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2)骨骼肌的功能:参与运动、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呼吸和排便、表达情感、维持体温等。★17、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的。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记住特例:(1)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手臂提重物: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18、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